基于环形腔衰落的环形芯光纤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3364370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77333.4

    申请日:2013-07-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环形腔衰落的环形芯光纤传感器。一段具有大直径环形芯光纤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具有高分光比的1×2光纤耦合器分光比高的一端相连,两个1×2光纤耦合器具有1个端口的一侧彼此互联,进而形成环形腔,脉冲光源和探测器分别与两个1×2光纤耦合器的分光比低的一端相连。环形芯光纤传感部分纤芯距离外界很近,有强的倏逝场,可以通过测量衰荡时间来测得外界液体或气体折射率等环境的变化。该传感器能将光源波动起伏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测量装置结构简单,轻便,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在溶液或气体浓度,温度等传感方面都将有广泛的应用。

    光学微手及其光指力的动力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93735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197583.3

    申请日:2010-06-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光学微手及其光指力的动力控制方法。将普通标准单模光纤一端与光纤光源连接,普通标准单模光纤另一端通过熔融拉锥的方式与中空三芯保偏光纤连接,中空三芯保偏光纤的另一端经精细研磨制备成锥体结构,中空三芯保偏光纤的外壁和内壁均设置金属电极,并电极分别引出连接至高压电源两极,三芯保偏光纤内壁的金属电极连接高压电源,三芯保偏光纤外壁的金属电极接地,通过调节电源电压来调节光波导纤芯的折射率,改变光波导纤芯中传输光束的相位,进而改变其出射光场分布,最终实现光阱力的动力学控制。本发明减少了对待捕获微粒的伤害;极大的提高了光纤光学微手系统的显微操作的主观能动性和操控灵活性。

    基于光镊技术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毛细管玻璃微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01382620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137356.4

    申请日:2008-10-17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光镊技术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毛细管玻璃微电极。固定电极置于与普通光纤耦合连接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侧抛毛细管内并设置于电极主体内,活动电极置于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拉锥后的毛细管内并固定在电极主体的前端并与固定电极对接,固定电极与活动电极的对接处之间的电极主体上设置有吸吮管,与普通光纤耦合连接的具有环形波导结构的侧抛毛细管的侧壁上通过毛细管光纤与普通光纤耦合连接装置连接普通光纤跳线。本发明是通过带有环形波导层的玻璃毛细管,实现了光镊技术与膜片钳技术的有机结合与集成,扩大并增强了光镊技术与膜片钳技术的功能,将两种高精度的生物微操纵仪器设备集于一体,扩展了系统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

    一种干涉型集成式光信号调制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69084B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0810137255.7

    申请日:2008-10-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干涉型集成式光信号调制器及其制作方法。它包括两段标准单模光纤和带有两对微电极的极化双芯光纤,两段标准单模光纤利用融拉耦合方法耦合在带有两对微电极的极化双芯光纤的两端构成Mach-Zehnder干涉仪结构,从单模光纤输入的光在第一个耦合部平均分配到极化双芯光纤构成的Mach-Zehnder干涉仪的两个臂中,两对微电极采用差动调制方式对两臂中的光进行相位调制,两束光在第二个耦合部中干涉并由单模光纤输出,两束光的相位差使得输出光强被调制。本发明具有简单的结构,光路之间能够保证相对稳定,能够有效地避免振动、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大提高全光纤电光调制器的性能。

    悬挂芯光纤的耦合连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52894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59127.X

    申请日:2010-04-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悬挂芯光纤的耦合连接方法。将悬挂芯光纤与单芯光纤各自一端的涂覆层剥离、剥离后清洗并切割使光纤端面平整,通过光纤焊接机在剥离处进行焊接,在两段光纤熔点处进行加热实行熔融拉锥,同时进行光功率监测,当锥体腰部拉细到光功率监测值达到预定耦合光功率时停止拉锥形成锥体耦合区,在锥体耦合区外套有石英保护套管,并将石英保护套管两端与标准光纤和悬挂芯光纤之间密封。本发明简单易于操作、造价低、光学性能稳定、结构紧凑、耦合光功率高、可在线监控,便于光纤集成及传感应用,为悬挂芯光纤器件直接嵌入标准单模光纤通信链路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技术。

    单芯光纤与多芯光纤耦合器及其融接拉锥耦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6066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10151033.1

    申请日:2006-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芯光纤与多芯光纤耦合器及其融接拉锥耦合方法,它是将一根单芯光纤和一根多芯光纤的一端的涂敷层剥离,再通过光纤焊接机在剥离处进行直接融接,并在焊点处加热实施熔融拉锥,并进行光功率监测,当锥体腰部拉细到锥体对光功率进行分配达到的预定分光比时停止拉锥。该方法的技术特征在于将单芯光纤与多芯光纤熔融焊接后,在焊点处实施熔融拉锥,从而形成一个锥形的光能量分配区,实现光功率的分配。该方法可将单芯光纤中的光功率耦合分配到多芯光纤的每个纤芯中,或将多芯光纤中的光波耦合到单芯光纤中,实现分光与合光的功能。

    集成为单根光纤的迈克尔逊干涉仪

    公开(公告)号:CN100406841C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610010422.2

    申请日:2006-08-22

    Abstract: 一种集成为单根光纤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其特征是光源输入和光信号输出共光路部分和两个干涉臂集成在一根光纤中。它是将通常的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部分换成一段单芯光纤和一段双芯光纤熔接拉锥后形成的组合集成光纤而构成的。其优点在于:1.集成于一根光纤中的干涉仪具有极大的稳定性,避免了各个可动部件之间由于装配、固定和调整带来的变化和不一致;2.由于将分光、合光器微缩集成于一根光纤中,极大的缩小了干涉仪的体积,使得系统更简化紧凑;3.由于处于双芯光纤中的两干涉臂的光程差很小,因而对光源的相干性要求不高;4.两个干涉臂由于处于同一根光纤中,环境温度导致的影响近似相同,因而能够实现两臂光程的自动补偿。

    小芯径超高数值孔径锥体光纤光镊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18300A

    公开(公告)日:2008-02-06

    申请号:CN200710072626.3

    申请日:2007-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芯径超高数值孔径锥体光纤光镊及其制作方法。它是一种采用小芯径超高数值孔径的光纤加工,其光纤端被研磨成锥体形状且锥尖角度在30°~120°之间并通过热融扩散数值孔径匹配技术连接的小芯径超高数值孔径锥体光纤光镊。由于该光纤尖端的大数值孔径而形成的发散光场可形成较大的光场梯度力势阱,因而可以克服粒子的自重,实现对微小粒子的单光纤三维俘获,对俘获粒子进行固定、搬运以及传递等操作。本发明所提供的小芯径超高数值孔径锥体光纤光镊可用于活体生物细胞的俘获或微小粒子的搬运与组装。

    集成为单根光纤的迈克尔逊干涉仪

    公开(公告)号:CN1908577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10422.2

    申请日:2006-08-22

    Abstract: 一种集成为单根光纤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其特征是光源输入和光信号输出共光路部分和两个干涉臂集成在一根光纤中。它是将通常的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光路部分换成一段单芯光纤和一段双芯光纤熔接拉锥后形成的组合集成光纤而构成的。其优点在于:1.集成于一根光纤中的干涉仪具有极大的稳定性,避免了各个可动部件之间由于装配、固定和调整带来的变化和不一致;2.由于将分光、合光器微缩集成于一根光纤中,极大的缩小了干涉仪的体积,使得系统更简化紧凑;3.由于处于双芯光纤中的两干涉臂的光程差很小,因而对光源的相干性要求不高;4.两个干涉臂由于处于同一根光纤中,环境温度导致的影响近似相同,因而能够实现两臂光程的自动补偿。

    一种柔性结构调制型光栅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542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1333442.9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结构调制型光栅的制作装置,包括包层溶液微流泵、芯液微流泵、包层溶液流通管道、芯液流通管道、溶液凝固池,芯液流通管道设置于包层溶液流通管道内并与包层溶液流通管道同轴设置,芯液流通管道的顶端与芯液微流泵连通,芯液流通管道的底端设置有芯液喷头,包层溶液流通管道的顶端与包层溶液微流泵连通,包层溶液流通管道的底端设置有包层溶液喷头,溶液凝固池设置于包层溶液喷头和芯液喷头的下方,溶液凝固池设置于位移调节台上。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柔性结构调制型光栅的制作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使得柔性光栅生长的周期和长度受控,保证光栅具备良好的生物界面兼容性与较高的抗剪切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