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42388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810034568.X
申请日:2008-03-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速单载波频域均衡超宽带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本发明中无需任何信道统计特性信息和复杂矩阵运算,仅涉及了傅立叶变换和简单的乘法运算。接收端首先使用复数值的频域恒模导频信号进行频域最小二乘信道估计;然后,基于得到的最小二乘信道估计矢量构造新的数据矢量进行背景噪声功率估计;再将最小二乘信道估计矢量进行逆傅立叶变换,由频域变换到时域,再送入时域滤波器进行去噪,采用的判决阈值仅与背景噪声的功率有关;最后将去噪后的信道冲激响应估计矢量通过傅立叶变换得到最终的信道频响估计矢量。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在保持估计方法低复杂度特点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信道估计的精度,甚至可以逼近最小均方误差信道估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730254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310554.0
申请日:2009-11-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无线网络技术领域的无线电网络吞吐量的频谱感知优化方法,包括:根据主用户提供的信道服务信息,次用户分别制定各个无线网络通信信道的效用函数;每个次用户单独维护各自的协议栈结构并进行信道优化处理操作,生成感知决定通知并更新协议栈结构;当更新协议栈结构中的信道编号所对应的信道未被主用户占用则次用户将以CSMA标准竞争方式接入所选择的信道,并开始数据传输和通信。本发明利用了认知无线电网络次用户的自私性,以较低的通信代价分布式地达到一种最优的稳定频谱感知状态,即达到Nash均衡的同时最大化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吞吐量。本发明适用于具有自私性的认知无线电网络次用户情形。
-
公开(公告)号:CN100558062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610030906.3
申请日:2006-09-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虚拟骨干网的分布式构造方法,为有效减小骨干网的规模,简化路由协议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分两个阶段实现分布式的基于最小连通支配集的虚拟骨干网。在第一个阶段,通过分簇算法构建最大独立集,将整个节点集合划分为簇首以及普通节点两个集合;在第二个阶段,寻找网关节点将簇首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通支配集,通过去除骨干网中所有的三角形回路,有效减少骨干网中节点的数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线性的时间复杂性、消息复杂性和简单易实现的特点,所生成的虚拟骨干网由少数经过构造算法挑选出来的节点组成,不仅能够承担路由功能,而且能够实现网络的流量控制和连接性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972175A
公开(公告)日:2007-05-30
申请号:CN200610117276.3
申请日:2006-10-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降低空时网格码译码复杂度的码字设计方法和解调方法。属于无线通信中空时编码技术领域。所述码字设计方法为:向发射的信号引入时间和空间上的固定关联性,使得一旦完成对先前信号的判决,就可以由编码网格推知后续的部分信号,在发射天线数为2或3时,均设计了两种码字。在接收端解调时,将先前时刻已判决的信号作为反馈,推知当前时刻的部分信号,并在当前信号中加以抵消,用于对剩余信号的检测。这样做可以不使用最大似然序列估计,而仅需要对若干个信号独立地进行最大似然解调。本发明在保证频谱利用率不变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空时网格码的译码复杂度,而且还具备误帧率性能不受信道相关性影响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917460A
公开(公告)日:2007-02-21
申请号:CN200610030906.3
申请日:2006-09-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虚拟骨干网的分布式构造方法,为有效减小骨干网的规模,简化路由协议的复杂性,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分两个阶段实现分布式的基于最小连通支配集的虚拟骨干网。在第一个阶段,通过分簇算法构建最大独立集,将整个节点集合划分为簇首以及普通节点两个集合;在第二个阶段,寻找网关节点将簇首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通支配集,通过去除骨干网中所有的三角形回路,有效减少骨干网中节点的数目。本发明的方法具有线性的时间复杂性、消息复杂性和简单易实现的特点,所生成的虚拟骨干网由少数经过构造算法挑选出来的节点组成,不仅能够承担路由功能,而且能够实现网络的流量控制和连接性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604517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68040.6
申请日:2004-11-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四天线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的通用设计方法,首先将四个天线待发射的调制信号作为一组数据,用一个发射数据矢量表示,然后根据发射数据矢量中的任何一个元素所对应的信号不能同时在多个天线上发送,而且在任何一个天线上仅发送一次的两个条件,用发射数据矢量中的四个元素构建四维矩阵,再从中寻找所有满足准正交条件的矩阵,即所有传输率为1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最后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找到一个误码率性能最优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作为无线通讯中的一种编码。本发明设计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与现有典型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具有相同的译码复杂度和相似的误码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052533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310526255.7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个小区无线多入单出系统的波束成形实现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每个基站基于其他小区内部的信号干扰噪声比条件设计优化目标中的惩罚项,在最小化本基站发送功率的同时限制本小区的波束成形矩阵,使其在其他小区的信号干扰噪声比限制条件的内部;在解决每个基站的分布式问题时,基站仅把本小区内用户的信号干扰噪声比要求作为限制条件;同时,基站使用最优化中的内点法,将其他小区内用户的信号干扰噪声比要求转化成问题的目标函数内的一个惩罚项。本发明面对实际通信系统中对可用性的需求,能够以分布式方式实现整个系统的发送波束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846297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10093496.5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8/0221 , H04W24/06 , H04W28/0236 , H04W2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D2D无线供电通信网络中功率与时间联合分配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D2D无线供电通信网络;步骤2:基于D2D无线供电通信网络,计算D2D发送节点吸收的能量、D2D接收节点的信干噪比和D2D用户的可达数据传输速率;步骤3:基于D2D用户的数据传输需求,导出D2D用户发送功率与信息传输时间耦合方程;步骤4:基于耦合方程及D2D用户的能量约束和时间约束,联合迭代计算D2D用户发送功率与信息传输时间。本发明中的方法允许多对D2D用户同时进行通信,提升了时间资源的利用率,并给出了联合计算D2D用户发送功率与传输时间的方法,为D2D无线供电通信网络中基于并发传输模型的资源分配提供了指导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796990B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510133650.8
申请日:2015-03-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4W7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7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异构网络中基于功率控制的D2D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根据最优功率分配方案,分别计算D2D发送端、宏蜂窝用户、飞蜂窝用户的最优发送功率;确定D2D对的最优复用频谱数;分别计算出这个D2D对复用每个宏蜂窝用户CUE频谱资源时的根据从小到大排序,选出前Nf个频段,为此D2D对复用;对多对D2D对重复以上步骤,动态更新资源分配策略。本发明联合优化了宏蜂窝用户、飞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发送功率,并得到了最优发送功率的闭式解;其次,本发明为每个D2D用户定义了一个最优频谱资源复用数,提高了整个网络的频谱利用率,且在提升D2D吞吐量的同时节省了系统的总功耗,符合绿色通信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77082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705638.4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36/0055 , H04W36/06 , H04W36/08 , H04W3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频异构网络中基于波束选择和基站切换的中断处理方法,包括:初始化,用户选择距离最近的小小区基站作为当前的服务基站;根据最邻近原则确定当前服务基站的邻近基站集作为可选的备用基站;对用户和当前服务基站进行波束训练确定当前波束对和备用波束对集;判断当前通信链路是否发生中断;如果即将发生中断,进行中断处理。判断切换备用波束对后通信链路是否恢复;如果通信链路未恢复,继续切换下一对备用波束对;如果切换所有的备用波束对后通信链路仍未恢复,那么切换到下一个备用基站,并重新进行波束训练。本发明能够处理可能出现的由行人或车辆的遮挡效应引起的链路中断,有效降低中断概率,保证链路通信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