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00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1047221.X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四川省智慧城乡大数据应用研究会
IPC: H04L9/32 , H04L9/40 , H04L9/00 , H04L67/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零知识证明和跨链的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区块链访问控制技术领域,基于零知识证明和跨链的访问控制方法包括:S1.访问主体和访问客体身份注册;S2.成员域身份注册;S3.访问主体访问预处理;S4.验证访问主体访问权限;S5.返回访问权限验证结果。本发明将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与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相结合,通过将访问控制过程中涉及属性或访问策略等具有隐私性的数据转变成简洁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中的待证明陈述,利用零知识证明算法过程中不泄漏任何隐私数据的特点来防止隐私数据的泄漏。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跨域访问的数据安全,抵御中间人攻击和共谋攻击等多种威胁攻击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32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23419.4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8/22 , G06F18/10 , G06N3/047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对抗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局部内在维度的对抗样本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预处理;样本划分;量子态制备;计算待测样本LID估计值;训练二分类检测器;二分类检测器评估与优化;本申请旨在解决基于局部内在维度的对抗样本检测算法高时间复杂度问题,充分利用量子计算并行优势,一次性计算待测样本与所有样本间的相似度,避免了经典算法中的冗余计算;并结合量子相位估计算法QPE和量子Grover搜索算法计算出待测样本的局部内在维度;最后以局部内在维度LID值作为检测器的评判依据,检测区分出对抗样本。相较于经典方法计算局部内在维度,提出的检测算法更高效,降低了时间复杂度,实现了指数级加速。
-
公开(公告)号:CN1164680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360748.3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N3/043 , G06N3/084 , G06N3/088 , G06N10/20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计算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的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模型包括:量子模糊单元,包括量子隶属函数层和模糊规则层,用于计算隶属度并生成量子模糊特征值;量子神经网络单元,包括量子反向传播层和量子神经网络层,量子神经网络层用于提取量子神经网络的特征值,量子方向传播层用于利用量子模糊梯度计算算法计算出梯度,对量子神经网络层的参数进行更新;融合单元,用于对量子模糊特征值和量子神经网络特征值进行融合。与已有模型相比,该模型在处理大数据不确定性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准确率,不仅能利用量子计算的量子指数级存储和并行计算加速的优势,还能有效地发挥模糊逻辑处理数据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13920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469641.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异构身份联盟风险评估系统、方法及终端,身份认证中心、受评估节点、风险评估节点、联盟链、云服务器。本发明利用密文策略属性加密保障了隐私数据的安全存储,同时确保数据拥有者对风险评估数据的控制权,并结合网络分片思想和聚合签名技术,提出一种两级共识机制GABFT,先利用一致性哈希算法对网络节点分组,组内及组间采用结合聚合签名的PBFT达成共识,该共识机制在提高风险评估结果处理效率、降低通信开销的同时,支持了节点的动态变化,相比较PBFT,GABFT可以将节点达成共识所需要的通信次数由平方级降至线性级,吞吐量提升约2‑3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66606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62634.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域细粒度属性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以区块链和基于属性访问控制方法作为基础,任务状态属性引入属性访问控制模型中,可以根据任务的状态、所需条件等信息来动态的分配请求者的权限,并且利用主体节点属性、环境属性等来计算主体节点信任值的方法,能够帮助客体节点判断主体节点能否访问自己的资源,还能够实时更新主体节点的综合信任值,再通过主体节点的综合信任值来动态的分配请求者的权限,请求者只会拥有访问资源的最小的权限,达到了基于属性细粒度访问控制,使得恶意请求者没有能够利用的额外权限,降低了跨域访问控制的计算开销和空间开销,同时还可以很好地抵御越权攻击、伪造冒充式攻击和共谋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14791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447314.0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采用了双链的模型来减少主区块链系统的数据存储量,主链存储少量主要数据并通过数据监督接口对副链进行监管,副链中存储大量的数据副本以及非交易类数据,模型将副链存储模型划分为两层,包括存储层和处理层,处理层中运用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来减少副链数据冗余。相比传统的全复制存储模式,本发明的主链上存储的数据量大大减少,天然地提高了存储空间使用率以及存储模型地可扩展性;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主要根据结构或非结构化数据所生成的哈希指纹来进行指纹管理,利用重复比率删除算法来删除部分重复数据,因此,副链上的存储冗余量也随之减少,以此减轻区块链作为分布式账本时的存储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890732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197177.1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保密通信方法及其安全事件的追溯方法,本发明引入了随机数加密,应用一次一密的思想,通过随机数的改变来更新保密通信中的会话密钥,降低了量子密钥的消耗。结合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两方机构的保密通信系统中关于量子密钥生成、分发、使用、销毁、更新的全生命周期无法有效记录、管理和追溯的问题。将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通信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实现了量子密钥在两方机构保密通信系统中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能对安全事件进行追溯追责,确保了量子密钥在生成、分发、存储、使用、备份、更新和销毁过程中更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70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74114.6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四川元匠科技有限公司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贝叶斯的股价预测方法,包括:确定股价预测因素和因素之间的依赖关系;建立量子贝叶斯决策模型;对待预测股价进行预测;其中,所述建立量子贝叶斯决策模型包括:将所述因素量子化,将训练数据集中的训练样本量子化,其中因素作为变量;引入辅助量子比特,存储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值,将依赖关系值存储在辅助量子比特的概率幅中;使用训练数据集进行结构学习;使用训练数据集进行参数学习。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分析影响股价波动的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更加全面的表示出股价变化的原因;通过概率推理的方式,直接对股票的绝对价格进行预测;发挥量子计算优势,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计算成本高,贝叶斯决策规模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6392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810142666.9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21/60 , G06F21/62 , G06F16/2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库隐私查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顺序重排更好用户隐私性的量子数据库隐私查询方法,数据库拥有者Bob给用户Alice发送一个量子序列;对每一个收到的粒子,Alice以概率η选择用Z基测量所述粒子,或者以概率1‑η选择用X基测量所述粒子;Alice重新排列这些粒子的顺序然后再把重新排列的这些粒子发送给Bob;同时,Alice告诉Bob重排顺序之后的各位置上的粒子所选用的测量基和测量结果;等。本发明提出的量子数据库隐私查询协议,可以获得比欺骗敏感更好的用户隐私性能,在没有波长滤波器和带辅助监控探测器的光子数分发器的情况下也能抵御木马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128220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21363.0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量子密钥和区块链的可移动存储介质管理方法,包括:授信端与管理端完成量子密钥及其索引值的分发;参与端通过授信端的身份验证后,获得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和授信凭证;参与端向管理端发起可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申请,并发送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和授信凭证;管理端根据第一量子密钥索引值查找对应的第一量子密钥,利用授信凭证和第一量子密钥初始化可移动存储介质,并交付参与端。本发明将量子密钥技术以及区块链技术与涉密可移动存储介质的使用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涉密单位的可移动存储介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避免了可移动存储介质的非法使用问题,为保密信息的管理和责任划分、追溯提供了可靠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