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辅助共沉淀法合成近球形钡铁氧体超细粉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3472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37627.7

    申请日:2013-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声辅助共沉淀法合成近球形钡铁氧体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以可溶性钡盐与铁盐为原料,按照钡铁摩尔比配制混合盐溶液,再选择适当的沉淀剂,在外加超声作用下,滴加入沉淀剂,使其充分反应,最后通过离心、干燥,获得前驱体,将前驱体研磨后置于坩埚中,放入马弗炉中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即可获得近球形钡铁氧体超细粉体。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提高了前驱体中钡铁离子的混合均匀性,降低了合成温度,控制了所合成颗粒形貌趋于等性的近球形形态,颗粒尺寸分布相对集中,所得的钡铁氧体颗粒可作为高质量的微波吸收介质。

    基于二氧化硅介孔材料原位复合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75780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392505.8

    申请日:2012-10-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吴德峰 印立 张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硅介孔材料原位复合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将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1,3-丙二醇作为悬浮介质与二氧化硅介孔材料混合,形成稳定的悬浮体系,添加催化剂进行酯化反应后再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即可得到二氧化硅介孔材料原位复合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复合材料。这种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将二氧化硅介孔材料与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复合为制备高性能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改性材料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2355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79312.9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可降解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在聚乳酸电纺纤维膜中引入聚己内酯组分以增强纤维和需要改性的聚己内酯基体的界面粘结,同时利用聚乳酸和聚己内酯熔点上较大的差异,利用层叠的方式将以聚乳酸为主体的纤维以固态的方式和熔融态的聚己内酯复合,从而在保持聚己内酯生物相容和生物可降解性能的同时增强其力学强度,以满足不同组织工程领域及其它材料应用领域的需求。

    采用单源分子前驱体制备高品质硫化锡纳米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76825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57478.6

    申请日:2010-11-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单源分子前驱体制备高品质硫化锡纳米片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将结晶四氯化锡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粉末加无水乙醇溶解,将前者放入后者中,搅拌、抽滤,在60℃干燥得到单源分子前驱体Sn-(DDTC)4并将放入高压釜中,加入2.5%-10%醋酸水溶液作为溶剂,置于电烘箱中在180℃下加热24小时,冷却,抽滤,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在60℃干燥后即得到黄色硫化锡粉末。本发明解决了元素直接反应法、化学沉淀法各自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有价格适中、低毒和易得的单源分子前驱体,制备程序得到简化,易于得到符合化学计量比、组成均匀的纯相纳米材料,产品的结晶程度高,产品为纳米片状的纯六方相硫化锡等效果。

    一种生物可降解复合纤维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9071B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1010288044.0

    申请日:2010-09-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生物可降解复合纤维的生产方法,涉及复合纤维生产技术领域,以三氯甲烷和二甲亚砜作为复配溶剂,将聚己内酯和聚乳酸溶于所述复配溶剂中,经超声分散后制成透明均一的纺丝液,再将所述纺丝液引入静电纺丝装置中,经喷射制成直径为200~1100nm的微/纳米纤维。本发明利用一种简便、直接、成本低廉,制备的聚己内酯/聚乳酸微/纳米纤维在力学性能、降解速率等方面存在良好的互补性,将它们复合是获得降解速率和力学性能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生物材料的有效方法。

    一种基于生物相容高分子的超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3485B

    公开(公告)日:2011-07-27

    申请号:CN200910031676.6

    申请日:2009-06-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吴德峰 张洁 张明

    Abstract: 一种基于生物相容高分子的超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超多孔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己内酯加入到密炼机中,在90℃的温度、40-60rpm转子转速下熔融共混6-8min,出料,模压成型;然后在40-45℃水浴中用冰醋酸恒温溶解聚己内酯4h,并间歇震荡,取出并于40℃下烘干,得到生物相容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超多孔材料;所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和聚己内酯的投料质量比为3-6∶4-7。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且无污染的情况下就能制备得到相互贯穿,孔隙率大的开孔材料,能得到一系列孔径,满足不同组织需要。

    双连续的生物高分子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45651B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810243491.7

    申请日:2008-12-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吴德峰 张洁 张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连续的生物高分子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按如下原料组分和质量份数:聚己内酯60-70份,聚乳酸30-40份,甲基双(2-羟乙基)氢化牛脂基氯化铵改性的有机蒙脱土1-6份,加入到密炼机中,在150-190℃的温度、40-60rpm的转子转速下熔融共混8-10min,得到双连续的生物高分子三元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简便易行且成本低廉的方法制得双连续的生物高分子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塑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及组织可吸收性,满足环境发展的要求,不仅在塑料的通用领域,而且在生物医学工程方面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回收胶粉制备磁性橡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5868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29337.1

    申请日:2010-07-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702

    Abstract: 一种回收胶粉制备磁性橡胶的方法,属于功能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以钡和铁的可溶性盐为原料,以氨水和碳酸铵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六角铁酸钡纳米颗粒;通过机械混合,将六角铁酸钡纳米粉体与废胶粉混合;将混合后的粉料在微波场下辐照,实现废胶粉半脱硫和断键活化;通过平板硫化,得到硫化橡胶,再经外加脉冲强磁场充磁,制成磁性橡胶。本发明所制备的磁性橡胶具有良好的无机磁性颗粒与橡胶相容性,较好的力学性能与磁性能等特点,解决了废胶粉再生利用中脱硫活化与无机-有机材料复合过程的界面相容性等问题,从而实现了利用废弃橡胶制备电磁功能材料的目的。

    采用单源分子前驱体制备高品质硫化铟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34712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64166.3

    申请日:2009-12-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单源分子前驱体制备高品质硫化铟铜的方法。本发明是将氯化铜和氯化铟粉末混合,配成溶液,将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粉末配成溶液,将前者在搅拌下缓慢加入后者,沉淀物抽虑,干燥,将所得物放入高压釜中,加入乙醇作为溶剂,将高压釜密封后置于电烘箱中,加热后自然冷却,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干燥后即得到黑色硫化铟铜粉末。本发明解决了气相法和液相法存在的设备昂贵、工艺操作复杂、产率低,以及多源前驱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有较大差别所导致产品的组成内外不均匀,形成核-壳结构等缺陷。本发明原材料便宜、易得,无有毒气体H2S和真空环境,工艺简单,具有海胆状形貌的、结晶程度高的纯四方相硫化铟铜。

    高导电性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8815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710023889.5

    申请日:2007-06-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性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30-200目的天然鳞片石墨加入到质量比为4∶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经水洗、干燥处理后,在马弗炉中加热处理,温度为900-1100℃,得到膨胀倍数在200倍以上的膨胀石墨;将聚酰胺树脂90~99质量份加入到一定量的溶剂中,待聚酰胺树脂完全溶解后向其中加入上述膨胀石墨1~10质量份,超声2h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然后在强烈搅拌下加入沉淀剂使混合物沉淀,再将沉淀物抽滤、干燥,制备出高导电性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先进,制得的复合材料,有较低的渗滤阈值,较高的电导率,有望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