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孔洞密封塞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14698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87406.1

    申请日:2016-0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5/013 H02G15/0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孔洞密封塞及其生产方法,包括两组互相交叉重叠组装构成的封堵模块,两组封堵模块均为半圆形柱体,对接装配后即可构成用于封堵的柱体结构。封堵模块中包含不同规格互相套接的子环。当电缆安装人员需要将某种规格的电缆进行封堵时,只需找到该电缆规格所对应的子环,并将该子环向内一侧的连接部割开即可。各子环间的半圆形的环状薄层连接结构非常利于快速割开。而互相交叠套接在一起的各个子环只需相隔的子环的一端进行连接即可,在封堵时,由于连接部的存在可实现子环间紧密的连接。采用本发明装置,在施工时仅需割开一端的连接部即可,不需割开两端更不需割开整个密封塞的侧面结构,操作简单方便。

    多馈线辐射式配电网接入多个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区段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9103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58774.2

    申请日:2015-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22 H02H7/28 G01R31/086 H02H7/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馈线辐射式配电网接入多个分布式电源的故障区段诊断方法,应用于配电网在接入分布式电源后的故障区段判断。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和远动执行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电流元件和方向元件的信息,远动执行模块控制馈线断路器开断,逻辑判断模块包括初始定位模块、分布式电源区段判断模块和分布式电源后段判断模块。本方法结合原保护接线实际情况,不需要在原有配电网的每个保护装置上加入方向元件,也不需要重新整定保护装置上的定值,而是直接通过判断配电网中馈线出口处电流变化量、分布式电源所接方向元件、每个保护电流比较环节输出,经过所述功能模块实现故障区段的定位,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一种绝缘硬梯尾部固定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5239918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83236.4

    申请日:2015-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绝缘硬梯尾部固定夹具,包括绝缘梯管固定器、第一角钢卡紧装置和第二角钢卡紧装置,绝缘梯管固定器用于固定绝缘硬梯的方形梯管,并由螺杆螺母紧固,绝缘梯管固定器通过转向接头与第一角钢卡紧装置连接,第二角钢卡紧装置套设在第一角钢卡紧装置上,第一角钢卡紧装置和第二角钢卡紧装置同时卡紧高压电塔上的角钢的两直角边,使绝缘硬梯搭设在高压电塔上。本发明夹具体积小,重量轻,增强安全性的同时,也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进一步改善沿绝缘硬梯进入带电部位作业的舒适性、安全性。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基于电网监控系统的单站端电网故障诊断和辅助决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8647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51970.2

    申请日:2015-10-10

    Inventor: 谭文忠 陈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监控系统的单站端电网故障诊断和辅助决策方法,包括建立专家数据库;将事故信息分为反映变电设备运行状况的开关量信息和事故期间过程数据的连续变化信息;对开关量信息以状态元素描述和进行逻辑与运算,并确定故障元件;对连续变化信息进行多源信息融合;将融合结果与预想事故集进行匹配并辨识故障类型;依据专家数据库确定事故发生的性质,并进行事故处置辅助决策;将所有数据和结果在监控系统实时显示和跟踪。本发明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现有的电网智能监控系统对电网单站端故障进行辅助决策,避免监控人员人为处理海量监控数据以及监控人员处理经验不足,能够快速准确对电网单站端故障作出决策,杜绝事故的发生。

    基于种群聚集程度的粒子群算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955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25037.0

    申请日:2015-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种群聚集程度的粒子群算法,包括以下步骤:初始化;对种群进行更新;判断迭代次数是否大于预设迭代次数,并执行相应步骤;判断更新迭代次数是否大于预设停滞次数,并执行相应步骤;计算每个粒子的粒子聚集程度和种群最优位置的粒子聚集程度,以获取每个粒子与种群最优位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每个粒子的适应度选取与种群规模数目相符的多个粒子构成当前种群;迭代寻优并更新直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本发明实施例的粒子群算法可以根据寻优过程的进展和粒子聚集程度,对不同粒子采取不同进化策略,以降低陷入局部极值点的可能性,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有效避免了早熟收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