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312512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732408.1

    申请日:2018-0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电联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包括热网一级供热回路,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三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一级加热热网水出口与第二换热器的二次加热热网水入口连通,第二换热器的二次加热热网水出口与第三换热器的第一进水口连通,第三换热器的第一出水口与第一换热器的一级加热热网回水入口连通;以及汽轮机和压缩机,汽轮机的乏汽出口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乏汽进汽口以及压缩机的乏汽进汽口连通,压缩机的乏汽出汽口与第二换热器的乏汽进汽口连通。该汽轮机排汽余热提质供热系统可以实现任何电负荷条件下汽轮机的全部排汽余热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兼具梯级供热效率高和运行灵活性高的双重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弃能问题的冷热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572801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20014292.3

    申请日:2017-0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涉及一种采用电动热泵和蓄能系统,提高可再生能源年利用小时数,为用户进行供热/供冷的集中供热系统。由于风能或太阳能具有随机性的特点,当城市电网输送能力饱和时,往往不能满足可再生能源上网发电的需求,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风力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弃能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可再生能源发电年利用小时数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增设电动热泵(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或土壤源热泵)和蓄能系统进行集中供热,满足用户冬天供热和夏天供冷的需求,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提升其年利用小时数,同时增大热网集中供热能力,降低供热或供冷的能耗成本。该发明适用于风能或太阳能较为富裕且有供热需求的地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748020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541984.9

    申请日:2016-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的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的空冷高背压供热系统。该供热系统由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组成的空冷机组,空冷机组的排汽管通过排汽阀连通空冷岛和供热凝汽器,热网的出水管同时连接供热凝汽器的进水管和电动热泵的高温水进水管。本实用新型以高背压供热机组为基础,利用电动热泵提取电厂辅机循环水系统中的热量,将辅机循环水供热系统耦合到高背压供热系统之中,在不改变机组侧运行参数的前提下,达到提高现有的空冷高背压机组的供热能力、提升供热量和供电量比例调节的灵活性、实现热电厂深度电负荷调峰、回收利用辅机循环水余热、节能降耗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