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9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16764.3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工艺效能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能够反映污泥脱水工艺效能的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因子的基准值;检测污泥脱水的评价因子的实际测量值,通过标准化公式计算得到各评价因子的标准化数值;根据标准化的数值得到标准化矩阵;计算标准化数值的权重,计算评价因子的熵值、差异系数,根据差异系数得到各评价因子的权重;根据各评价因子权重的大小排序确定污泥脱水工艺效能的影响因素排序。本发明提供的污泥脱水工艺效能评价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污泥脱水中由于主观影响而导致的评价结果不可信的问题,为污泥脱水性能改善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10065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11835.0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膜拖曳发电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微生物膜拖曳发电装置包括:衬底;微生物膜,微生物膜在衬底表面;电极,电极设置在微生物膜两端;微生物膜拖曳发电装置底面与水平面呈0‑80°夹角。本发明的微生物拖曳发电装置,在其表面两端连接电极后移动液滴即可发电,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本发明的微生物膜拖曳发电装置可应用于书写发电,在该微生物膜拖曳发电装置表面进行毛笔书写,最大可产生2.9伏的电压,相较之前的拖曳发电装置,本发明的产电性能实现了数量级以上的提升,具有实际应用的技术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0249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1911302100.9
申请日:2019-12-1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测污泥脱水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若干份污泥样品,分别进行预处理,测定每个污泥样品的总固体浓度TS和挥发性总固体浓度VS,将所有的污泥样品的TS通过浓缩或稀释的方法调整至相同值,得到目标污泥样品;S2:测定每个步骤S1的目标污泥样品的毛细脱水时间CST和机械脱水后泥饼的含水率Wc;S3:分别将目标污泥样品的CST、Wc和污泥的VS数值进行数学拟合并得到VS&CST以及VS&Wc的数学拟合经验公式;S4:采集待测污泥样品,采用步骤S1相同的预处理方法处理所述待测样品污泥并测定其挥发性总固体浓度VS,将VS代入步骤S3得到的数学拟合经验公式,得到拟合的毛细脱水时间CST和含水率Wc。该方法简单,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72522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633091.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堆肥过程中氧化亚氮排放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该复合菌剂包含居海杆状菌(Marivirga tractuosa)、栖牙普雷沃菌(Prevotella denticola)和瘤胃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 ruminis)。本发明中的三株菌协同作用,能够更高效的将温室气体氧化亚氮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对氧化氧氮的减排最高达到了402μg/kg。通过这些菌剂的添加,来有效控制堆肥过程氧化亚氮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4231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192811.2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重耐药嗜温鞘氨醇杆菌噬菌体及其应用,该噬菌体拉丁名为Sphingobacterium thalpophilum phage,被命名为PW84,噬菌体PW84被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9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11149;该噬菌体对嗜温鞘氨醇杆菌有强烈的特异性裂解作用,可由其宿主菌共培养进行大量繁殖获得;该噬菌体在环境中有较强的生存适应性,一定滴度的该噬菌体在4≤pH≤12、4≤T≤80℃条件下依然保持一定活性;本方案噬菌体可以应用于如污水、农田、土壤等自然环境以及实验室、养殖场等室内环境中嗜温鞘氨醇杆菌的感染,有效杀灭和防控多重耐药嗜温鞘氨醇杆菌的增殖与传播,相比抗生素疗法,具有安全高效且低成本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4085826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27225.4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的光电产甲烷生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光电产甲烷生物催化剂依次包括:微生物核心,所述微生物为产甲烷菌;双金属中间层,所述双金属中间层包覆在微生物核心表面;纳米半导体外壳,所述半导体外壳通过静电吸附设置于双金属中间层远离微生物核心的一侧。该三明治结构的光电产甲烷生物催化剂能够以普遍存在的太阳光为驱动力,克服了传统生物光电系统存在的界面电子传递效率低、光电子转化效率不足、量子效率低等缺点,其最大量子效率达到了13.0%以上。此外,所制备的三明治结构的光电产甲烷生物催化剂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502238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20374.3
申请日:2021-06-0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活性固氮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电活性固氮菌剂中含有电活性固氮菌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NIF‑1。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NIF‑1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GDMCC No.61427。本发明中的电活性固氮菌剂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固氮酶活及土壤中的总氮含量,从而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而且本发明中的电活性固氮菌剂,制备方法简单,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稻田土壤,具有广泛的农业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83742.4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活性菌全细胞湿气发电装置及其应用。该电活性菌全细胞湿气发电装置包括:顶部电极、底部电极以及电活性菌全细胞生物膜,所述电活性菌全细胞生物膜一侧表面与所述顶部电极贴合连接,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底部电极贴合连接。该装置能够持续的利用空气湿气产生0~0.4伏的开路电压和0~0.3微安的负载电流(外接电阻为500千欧),具有无污染、清洁、可持续、发电条件几乎不受限等特点,可应用于电器供电或大型发电设备,具有较高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也具有实际应用的技术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767264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0391886.5
申请日:2018-04-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H01M4/86 , H01M8/0258 , H01M8/16 , C12N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烷驱动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阳极可直接将甲烷通过阳极内部微孔传递至阳极表面的微生物膜,从而大幅提升甲烷生物可利用性和产电性能。通过本方法制备的气体扩散布阳极具有气体传质和电流传输的双重功能:一是作为气体分散装置促进甲烷传质及直接供给微生物;二是作为电极和产电微生物膜生长的载体。由本气体扩散布阳极构建的电池的最大电压可达0.63V,最大电流密度为1019.2mA/m2,是普通碳布阳极的149.9倍,其最大功率密度可达419.5mW/m2。
-
公开(公告)号:CN10816070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0047438.3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土壤中硝酸盐还原的方法,本发明研究显示电压处理之后从阴极到阳极产生了一个电势梯度,使得硝酸盐还原微生物富集,并显著了加强了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和反硝化的过程,终产物为NH4+和N2。在电压处理下以N2O、N2以及铵根的形式增加的氮含量和以硝酸盐损失的氮含量是相当的。这些结果证实了电势可以通过反硝化以及DNRA加强了土壤中的硝酸盐还原过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针对性以及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以增强作物根部下的微生物硝酸盐还原,从而减少硝酸盐淋失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