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装式自适应冷热联供超级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6114777U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20629067.7

    申请日:2021-03-29

    Abstract: 为了实现热源与热汇的大范围温差的高效换热,显著提升传热效率,并根据热源及热汇的温度流量需求自动改变运行方式以实现大范围变工况下高效换热,该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拼装式自适应冷热联供超级热泵机组。该机组的热源与热汇采用一级或者多级拼装方式实现热源及热汇的大温差换热过程,相比现有技术,采用了基于热源热汇温度流量信号自动改变运行方法的模式在各种换热工况下均可实现高换热效率,进而显著的降低了运行成本,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性。

    一种高效超级热泵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4371067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3127498.8

    申请日:2020-1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效超级热泵换热装置;该换热装置由热汇入口、热汇出口、热源出口、热源入口、A换热器、B换热器、C换热器、D换热器、A压缩装置、B压缩装置、A转轴、B转轴、A通道开关、B通道开关、A阀门、B阀门、C阀门、D阀门、A驱动装置、B驱动装置、A循环工质和B循环工质构成,本发明根据热源和热汇的温度自行调节运行方式,以6种运行方式实现不同热源及热汇温度要求下低不可逆损失灵活高效换热,实现热源与热汇的大温差换热。

    高压气体冷热水机组
    1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012099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971340.3

    申请日:2019-11-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气体冷热水机组,该机组由变功装置、四级压气机、再生装置、冷凝装置、吸收装置、蒸发冷凝装置、增压泵、蒸发装置、节流装置、工质换热器组成,再生装置与变功装置、压气机C和工质换热器相连,压气机C与再生装置和冷凝装置相连,压气机D与吸收装置和蒸发冷凝装置相连,压气机B与蒸发冷凝装置和压气机A相连,压气机A与压气机B和蒸发装置相连,蒸发装置与压气机A和节流装置B相连,采用了新型构造的机组可同时满足两种制热温度不同的制热需求,由于采用变功装置、多级压气机和蒸发冷凝合一流程,相比现有制热或者制冷技术显著提升了性能系数。

    两级压缩式热质解耦换热器

    公开(公告)号:CN210486625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1400708.0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的一种两级压缩式热质解耦换热器,该热质解耦换热器由两个相变换热器、吸收塔、冷却器、加热器、解吸器、两级压缩机、三级循环泵、节流阀、填料、热水管路、冷水管路、热管以及连接管路构成;该热质解耦换热器采用热管换热方式,建立两级压缩和热质解耦的换热器流程,以此显著减小换热器与冷源和热源的换热过程不可逆损失,实现“大温差”下热量的高效传递;实现了低温物体和高温物体的高效换热,可以从土壤、地下水、空气或者工业废热等低温物体提取热量,获得高温的水、蒸汽或化工介质,由于系统效率的显著提升因此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耦合热泵型热力站
    1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85842U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20507610.9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耦合热泵型热力站,通过耦合热泵和热管换热器实现降低一次网热水回水温度之目的。耦合性热泵热力站可在运行过程中改变二次网冷水被加热的方式,并且配备运行调节装置,在并联模式下课在整个采暖季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一次网热水和二次网冷水入口温度自动改变二次网冷水的流量分配实现系统高效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耦合热泵换热器
    1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425613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0789729.X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耦合热泵换热器,将两级压缩过程、稀释-再生过程以及热管换热器耦合实现该换热过程。该高效换热器可以根据换热的参数要求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成分组成循环工质。同时,两级压缩机可以采用汽轮机或者电机驱动,相比现有换热方式而言,可实现在“热侧与冷侧温差大”和“热侧出口温度高”的极限工况下高效工作,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高温热管热泵蓄热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0399080U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21257415.1

    申请日:2019-08-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温热管热泵蓄热供热系统,所述供热系统包括:高温热管换热单元、中温热管换热单元、低温热管换热单元、预热器和工质控制器;水管依次通过增压泵和阀门连接高温热管换热单元的入口,高温热管换热单元通过阀门连接中温热管换热单元,中温热管换热单元通过阀门连接低温热管换热单元,低温热管换热单元的入口连接预热器,工质控制器通过线路连接高温热管换热单元、中温热管换热单元和低温热管换热单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低损换热器
    12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41983U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20237281.0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 损换热器,该系统包括板式吸收器、引射器、热管溶液换热器、板式再生器、集成换热器、压缩机、蒸发器、板式换热器和管路配件,采用引射器实现浓溶液吸收制冷剂蒸汽变成稀溶液的过程,采用集成换热器同时实现制冷剂蒸汽冷凝、氟利昂蒸汽冷凝、液态制冷剂蒸发的过程,并采用板式吸收器和板式再生器完成溶液的吸收和再生过程,此外采用压缩机将氟利昂循环与集成换热器进行深度耦合。进而该换热器同时实现了制冷剂冷凝、氟利昂冷凝和制冷剂蒸发的一体化换热过程,将热水出口温度降低到远低于冷水入口温度的水平,显著的降低了热水和冷水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损失并提升换热效率,同时减小热泵设备体积。(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超低温空气制取高温热水自动变负荷空气源热泵

    公开(公告)号:CN210220297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237250.5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超低温空气制取高温热水自动变负荷空气源热泵,属于电动热泵应用范畴。配备有变工质充注量和变工质配比的两级汽液分离器和储液罐,其可以工作在超低温空气(-40℃以下)制取高温热水(80℃以上)满足供热及工艺生产用热水的需求,该热泵采用高压级氟利昂循环、低压级氟利昂循环和工质分离及充注循环,该热泵采用混合工质,可以根据不同的室外温度改变循环工质的流量以及改变混合工质的配比,该热泵解决了严寒地区的空气源热泵应用性能过低的难题,并且具有较好的运行能耗。(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超高温非共沸工质热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9371561U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21454821.2

    申请日:2018-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超高温非共沸工质热泵机组,将电动热泵的冷凝器和吸收式热泵的蒸发器再生器“三器合一”,同时实现氟利昂冷凝、溶液再生和制冷剂蒸发过程。同时在电动热泵中使用新型非共沸工质HD-01,该新型非共沸工质冷凝温度可达130℃以上。该超高温非共沸热泵机组可以用于回收50℃以下的工业余热,并将被加热介质加热到180℃以上。跟目前的电动热泵技术或者吸收式热泵技术相比较而言,在相同的余热资源温度下可以实现被加热介质更高的出口温度和温升,并具有一定的经济性优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