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7469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51116.9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38/10 , C04B28/04 , C04B111/40 , C04B11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声混凝土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硅酸盐水泥、标准砂聚氨酯改性多孔轻骨料水、发泡剂和泡沫铝粗骨料,将水泥和水倒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形成胶结物质,慢搅;将聚氨酯改性多孔轻骨料与标准砂混合均匀,倒入搅拌机中,慢搅30s;将称量好的发泡剂快搅后加入搅拌机中,与混合物共同快搅;加入称量好的泡沫铝立方体粗骨料,拌和均匀;将均匀混合物倒入模具后,刮去多余泥浆;让未固化的胶结物质固化形成吸声混凝土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安全无污染,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202940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48204.6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D179/04 , C09D5/00 , C09D7/63 , C08G7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多巴胺混凝土疏水涂层材料及制备方法,采用多巴胺盐酸盐和含有巯基小分子化合物溶解在Tris-HCl缓冲溶液和乙醇混合液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本发明工艺简单,原料易得,条件温和,而且过程可控,通过在混凝土表面喷涂刷涂或浸泡,使其渗入混凝土内部形成憎水防护层,可作为提升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之一。
-
公开(公告)号:CN111458251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24401.0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基材料冻融损伤的控制方法,属于水泥基材料技术领域,通过控制气泡间距,使引入的气泡空间能够容纳所有被排出的液态水,保证排出部分水结冰后冰的体积Vexp小于引入气泡的体积Vvoid,即Vexp<Vvoid,此时气泡完全消除由于水结冰所引起的压力,材料可经历无数次冻融循环。本发明通过对引入气泡的有效性分析得出,在引气含量一定的条件下,引入气泡直径越小,单位体积元中气泡个越数多,促使气泡间距系数越小,越有利于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冻耐久性,气泡可完全消除由于水结冰所引起的压力,材料可经历无数次冻融循环;该方法使冻融损伤控制由传统的经验确定转为理论计算,方法更为精确,可以解决严寒地区水泥基材料的冻融损伤破坏难题。
-
-
公开(公告)号:CN10913379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19850.8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111/00155 , C04B2201/50 , C04B18/08 , C04B14/06 , C04B2103/302 , C04B16/0641 , C04B24/3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喷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908‑956份、粉煤灰52‑98份、石英砂446‑452份、减水剂6‑10份、纤维16‑20份、增稠剂1‑2份、水382‑402份。本发明制备方法及工艺简单易行,采用水泥胶砂行星式搅拌机即可制备出易喷射、高韧性等性能优异的可喷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其次,本发明在各种外加剂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实现在喷射和施工过程中对于可喷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不同流变性要求。此外,有机纤维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材料的韧性,增强了其抗裂性,有效控制了后期开裂风险。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施工工艺高效、工作与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在工程实际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8567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55015.5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4/06 , C04B11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绿色UHPC及其制备方法,该UHPC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700-750份、超细粉煤灰340-380份、硅灰100-150份、高吸水性树脂(SAP)4-8份、风积砂940-980份、钢纤维230-250份、聚羧酸减水剂56-64份、水180-200份。UHPC由于其本身孔隙率极低这一特征,导致在水化以及硬化过程中收缩值非常大。本发明采用风积砂作为UHPC细骨料,为了降低收缩,在制备过程中掺入高吸水性树脂(SAP),结果表明,掺入SAP后,UHPC力学性能差异不大,并且56d干燥收缩值得以降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8567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24644.4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750-810份、矿渣720-780份、硅灰120-180份、膨胀剂18-28份、风积砂430-530份、PE纤维18-22份、聚羧酸减水剂22-28份、水220-235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利用风积砂替换传统河砂,并结合PE纤维制备出环境友好型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产品不仅抗压强度与采用河砂作为细集料的ECC相当,而且可以保证其高延性与高韧性,使风积砂实现“变废为宝”。此外,本发明利用逆流原理或横向流原理,采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大大改善了PE纤维在搅拌过程中的分散效果,可以显著提高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55831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55234.3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04 , C04B20/0068 , C04B2201/50 , C04B2201/52 , D02G3/04 , D02G3/16 , D02G3/18 , D02G3/328 , D10B2101/12 , C04B18/08 , C04B18/146 , C04B2103/0068 , C04B14/06 , C04B2103/302 , C04B16/06 , C04B14/386 , C04B14/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合成双螺旋纤维制备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550-610份、粉煤灰270-310份、硅灰80-110份、膨胀剂27-32份、细骨料960-1200份、双螺旋纤维110-240份、聚羧酸减水剂45-55份、水140-160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原料中包括了负泊松比双螺旋纤维制备,以及掺加一定量的双螺旋纤维制备混凝土,掺入双螺旋纤维(满足一定掺量比例)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的非结构性裂缝,使双螺旋纤维混凝土比传统纤维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增强效果。此外,本发明利用逆流原理或横向流原理,采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对于原料的混合,尤其是对于钢纤维,具有意想不到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8285307A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810087725.7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杂纤维增强超高强度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该混凝土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制成:普通硅酸盐水泥430-520份、粉煤灰200-270份、硅灰60-90份、膨胀剂20-26份、细骨料620-710份、粗骨料680-760份、微丝钢纤维75-100份、微丝端勾型钢纤维90-120份、聚羧酸减水剂15-20份、水150-160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原料中包括了混杂纤维,不同长径比的纤维混杂(满足一定掺量比例)不但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与韧性,还能有效控制混凝土的非结构性裂缝,使混杂纤维混凝土比传统纤维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增强增韧效果。此外,本发明利用逆流原理或横向流原理,采用旋转式混合搅拌机,对于原料的混合,尤其是对于钢纤维,具有意想不到的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最终产品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7512242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20740891.4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5D7/14 , B05D7/16 , B05D5/00 , C23C4/134 , C23C4/11 , E04B1/64 , E04C5/01 , C04B20/12 , C04B14/4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筋的防护涂层结构,从钢筋基体表面向外依次涂覆粘结层、纳米复合陶瓷涂层、封闭涂层、面漆层,其中,封闭涂层渗入在纳米复合陶瓷涂层中,所述中间粘结层厚度为70‑80μm,所述纳米复合陶瓷涂层厚度为200‑300μm,所述面漆层厚度为40‑60μm。本实用新型的多层防护涂层结构,不仅增加了钢筋‑涂层‑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能力,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增加了工程服役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