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
    1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5020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180072095.2

    申请日:2011-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即使由于过度充电等而电池内部的温度上升时也能够将电池发生不良情况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性优异的二次电池。在该二次电池中,隔离件(70)具有层叠结构,该层叠结构具备至少2个多孔层(76A)、(72)、(76B),其中1个层形成在该多孔层中分散有导电材料(74)而成的多孔导电层(72)。

    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和电极片

    公开(公告)号:CN106356503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453046.8

    申请日:2016-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和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形成含有多个造粒粒子的造粒体的工序(S10),通过将所述造粒体成型为片状,形成电极混合材料层的工序(S20),以及将所述电极混合材料层配置在电极集电箔上的工序(S30),形成所述造粒体的工序(S10)包含:形成至少含有电极活性物质和粘结剂的造粒粒子的工序(S01),以及在所述造粒粒子的表面上附着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工序(S02)。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1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3498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0080.X

    申请日:2015-04-15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100)包括正极池外壳(10)。正极包括正极集电体(32)和正极活性物质层(34)。分隔部包括分隔部基底(52)和耐热层(54)。分隔部基底具有与正极活性物质层相对的相对表面。耐热层构成相对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且含有耐热填料和粘合剂。正极活性物质层具有邻接区域(X)。耐热层具有至少与邻接区域的端部相对的相对区域(Y)。邻接区域的端部与正极集电体露出部(33)邻接。相对区域至少含有羧甲基纤维素的钙盐。(30)、负极(40)、分隔部(50)、非水电解溶液和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