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2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730502.9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桥AC‑DC和DC‑AC变换器,属于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拓扑领域;本发明基于传统的四管Buck‑Boost电路,对电路拓扑进行创新;使用两相四管Buck‑Boost电路实现AC‑DC和DC‑AC变换。AC‑DC模式下本发明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以及所有开关管的全域软开关;DC‑AC模式下本发明可实现所有开关管的全域软开关。相较于传统无桥AC‑DC变换器,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实现全域软开关、在输入电压过零时无法较好实现PFC的问题,拓宽了变换器的适用范围。相较于传统DC‑AC变换器,本发明实现了所有开关管的全域软开关。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20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14727.7
申请日:2022-01-30
IPC: H02M3/158 , H03K17/687 , H02M1/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开关电容电路SC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能够自由切换多种降压比例。该SC,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电源端,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以及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电路的第四端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第一开关电路的第五端所述第三开关电路的第一端、第四开关电路的第一端以及第四电容的第一端;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电路的第三端连接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三开关电路的第二端,第三开关电路的第三端连接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开关电路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电路的第三端连接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连接地。
-
公开(公告)号:CN110429600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1910722799.8
申请日:2019-08-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电压比例微分反馈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采用逆变器侧电感电流控制和电容电压锁相的并网逆变器存在的问题,包括并网电流易受电网电压背景谐波影响和弱电网下系统可能会不稳定两个方面,提出一种电容电压比例微分反馈的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加入电容电压比例微分反馈,保证了并网逆变器系统在弱电网下稳定的同时,具有对电网电压背景谐波的强抗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07247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28129.7
申请日:2021-06-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EA变频交流电气系统的兼容性约束方法,该方法从MEA变频交流电气系统电能质量的角度出发,首先判断整流型负载输入端口的谐波电流含量,在其满足接入标准的前提下,建立系统的等值电路,再根据等值电路推导MEA变频交流主母线各阶次谐波电压的表达式。然后依据变频交流母线电压最大畸变频谱约束MEA变频交流主母线中权重系数最大的谐波电压的幅值,而谐波电压的幅值取决于整流型负载直流侧输出电流的大小,因此可以求得整流型负载直流侧输出电流的最大值,进而得到整流型负载输出功率的最大值。该方法可以定量分析MEA变频交流电气系统在特定工况下,兼容任意整流型负载的功率边界,为MEA变频交流电气系统的兼容性评估提供参考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464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78636.8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的共模电压对消方法,包括:在输入电源线中加入两个绕组,使之与共模电压采样绕组相耦合并产生用以抵消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的共模电压的补偿电压。本发明能够基于电压对共模电压进行抵消,其主要思想是抵消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的共模电压,从而抑制其共模传导干扰;另外,该方法在抑制共模传导干扰的同时,还能够拓展变换器的软开关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32204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144251.5
申请日:2018-02-11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滞环电流控制的包络线跟踪电源,由多电平变换器、AB类线性放大器和滞环电流控制电路组成。AB类线性放大器采用电压闭环控制,保证输出电压精度,同时线性放大器的输出给负载供电。多电平变换器由电平产生单元及电平选通单元组成。电平产生单元产生多路独立的电平,滞环电流控制电路通过电平选通单元选择适当的电平输出,电平选通单元的输出通过电感给负载供电,本发明采用滞环电流控制的多电平变换器可以动态的调节电感电流的变化率拟合负载电流变化率,避免因为两者电流变化率差值较大,造成开关变换器的开关频率大幅的增加,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8975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02773.X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M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LLC谐振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的共模电压对消方法及电路,所述对消方法为:通过抵消LLC谐振变换器的共模电压,实现抑制其共模传导干扰;所述抵消LLC谐振变换器的共模电压是在输入电源线上加入两个绕组;所述两个绕组与变压器相耦合。本发明提出了使用共模电压对消方法实现对共模传导的抑制,通过抵消LLC谐振变换器的共模电压,从而抑制其共模传导干扰;本发明通过在输入电源线上加入两个绕组,并将其与变压器相耦合,实现了抵消LLC谐振变换器的共模电压;本发明实现简单,不需要增加补偿电容,因此避免了补偿电容容差引入的一致性问题,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171558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417229.9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H02M3/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频谐振变换器的多频滞环控制系统及其方法,A/D采样模块a对主功率电路的输入电压进行采样,并转换为数字反馈信号Vinf送入工作模式判断单元;A/D采样模块b对主功率电路的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进行采样,并转换为数字反馈信号Vof和Iof。其中,Vof输出给滞环状态判断单元并产生滞环状态信号VH。然后将Vinf,Iof和VH共同送入工作模式判断单元,产生工作模式信号Vm。驱动选择单元根据工作模式信号Vm选择最优的一组频率和占空比,由PWM产生单元产生所需开关频率和占空比,送入驱动单元控制主功率电路中开关管的通断。本发明实现方法简单,可根据电路工作状态自适应调整驱动信号,能够在全输入电压和全负载范围内提高变换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23862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405276.8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F1/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电流特性的输出功率获取方法,属于光伏阵列输出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该方法基于光伏阵列各组成模块的峰值点电流与短路电流之间近似比例关系的普遍规律,反复执行三个搜索峰值点位置的步骤,即能够搜寻出输出功率全局各峰值点中的最大功率点,并使电路工作于该功率点,实现最大输出功率的获取,能够快速准确跟踪多峰特性下的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的最大输出功率点。该方法能准确地跟踪到全局最大功率点,且比常规的全局搜索法有更快的跟踪速度,提高了跟踪效率。同时该算法不需额外增加传感器数量和其他辅助电路,具有简洁、高效和鲁棒性强的特点,实现简单,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693819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179397.6
申请日:2012-06-04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聚磁的轨道式非接触变压器及原边绕组排布方法,该变压器包括原边绕组、原边磁芯、副边绕组、副边磁芯,原边绕组沿两侧轨道排布,并形成闭合绕组,原边绕组在一侧轨道与另一侧轨道之间交替向前排布,至末端再按同样方式折回始端形成闭合绕组。此种绕组布置方式,相邻两个基本单元内的电流流向相反,因此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磁场在有效磁感应区内存在闭合路径。所述副边采用沿轨道长度方向错位布置的多个副边绕组经整流后相串/并联的形式,消除由于感应区域内磁通方向不同而造成的感应盲区。通过此种结构,具有聚磁以及漏感小的特性。非常有利于提高轨道式非接触供电系统的效率,适用于大多数非接触式电能传输场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