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04881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069173.4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2F3/3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半导体驱动假单胞菌的水体脱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假单胞菌菌液中合成或加入纳米半导体,构建假单胞菌‑纳米半导体杂化体系;S2,将假单胞菌‑纳米半导体杂化体系离心或过滤,取固体转接至无电子供体培养基中,加入牺牲试剂和含有硝酸盐的污水;在光照条件下进行脱氮反应。该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725229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633091.4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堆肥过程中氧化亚氮排放的复合菌剂及其应用。该复合菌剂包含居海杆状菌(Marivirga tractuosa)、栖牙普雷沃菌(Prevotella denticola)和瘤胃脱硫肠状菌(Desulfotomaculum ruminis)。本发明中的三株菌协同作用,能够更高效的将温室气体氧化亚氮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对氧化氧氮的减排最高达到了402μg/kg。通过这些菌剂的添加,来有效控制堆肥过程氧化亚氮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1620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36719.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监测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包括阳极室和阴极室,所述阳极室中安装阳极,所述阴极室中安装阴极,所述阳极室和阴极室之间用质子交换膜隔开,所述阳极和阴极之间通过导线串联外接电阻。使用该微生物燃料电池能够实现快速直观的观测微生物之间的直接种间电子传递,操作简单,直观性强。
-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1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69670.X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H01M8/16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电化学领域,具体为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作为甲烷驱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的产电装置及其产电方法,该产电装置包括阳极室和阴极室,阳极室以可导电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作为电极材料,中空纤维膜组件通过连接气体钢瓶持续向微生物燃料电池提供气体底物甲烷作为电子供体,阴极室以碳粘作为电极材料;本发明适用于所有以气体作为底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系统,改进的中空纤维膜组件不仅可以导电同时提高了气体底物的传质效率,从而提高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效率;本发明将纤维膜反应器与微生物电化学系统集成在一起,促进了以气体甲烷为底物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能源的回收利用,同时也降低了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479099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68045.9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状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的高通量仿生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聚丙烯腈超滤膜进行预处理;2)制备氮化碳粉末;3)制备层状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分散液;4)制备膜改性液;5)膜改性液在预处理过的聚丙烯腈超滤膜上的共沉积反应。本发明的纳滤膜表面具有由层状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片构建的二维纳米通道,其亲水性优异,水渗透通量大,溶质截留率高,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膜结构稳定,可以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物料分离与提纯等领域。
-
-
公开(公告)号:CN108821821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989811.7
申请日:2018-08-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场辅助的好氧堆肥装置与方法,该好氧堆肥装置包括堆肥反应器、磁场发生器和曝气头,磁场发生器设置在堆肥反应器外部,曝气头设置在堆肥反应器底部。该好氧堆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有机固体废弃物和辅料混合均匀,再加水混合均匀,得到堆肥原料;2)将堆肥原料加入如上所述的好氧堆肥装置中,施加磁场,连续曝气,进行堆肥。本发明可以促进堆体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快速提高堆肥温度,缩短堆肥周期的同时提高堆肥的腐熟度。本发明从源头上减少了堆肥过程中氧化亚氮的产生,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也提高了堆肥产品的氮素含量,提高了堆肥产品的肥力,且操作简捷、可操作性高、适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44003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516587.X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少氧化亚氮和氨气排放的堆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有机固体废弃物为堆肥原料;2)进行超高温堆肥;其中,超高温指堆肥温度达到80℃以上。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堆肥过程中氧化亚氮和氨气的排放量,尤其是氧化亚氮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同时还能提高堆肥产品中氮素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处理成本低,有利于大规模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365404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914587.6
申请日:2016-10-20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C02F11/04 ,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赤泥促进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的方法。赤泥能促进污泥厌氧消化过程有机质水解,甲烷生成,其促产甲烷性能显著优于导电性铁氧化物。赤泥的原料成本低,容易获得,有效克服了污泥强化预处理工艺所造成的额外能量消耗和成本投入增加的缺点。本发明通过 “以废治废”的理念,有效降低赤泥和污泥的环境成本,为污泥与赤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条新思路,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效益,具有大规模工业化运用的技术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