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P-HARQ协议设计与传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317611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75422.8

    申请日:2017-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TP-HARQ协议设计与传输方法及系统,将HARQ机制引入至LTP协议中,建立关于ARQ与HARQ传输机制的传输次数期望、吞吐量,以及能量消耗的数学模型,给出OSTBC-MIMO系统莱斯衰落下的LTP协议时延性能公式,最后讨论LTP协议的性能影响因素,以及能量消耗关于信噪比和信息传输速率的最值问题,为实现空间信息网络链路的高吞吐量、低时延、低能耗提供参考,提高传输性能。该方案基于OSTBC-MIMO系统,结合HARQ技术的重传机制,能更有效的保护MIMO信道条件恶化情况下的数据传输,以提高LTP协议传输效率。

    一种基于率兼容卷积LDPC码的编码协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85306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823072.5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率兼容卷积LDPC码的编码协作方法,属于编解码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编码步骤:源用户对源信息进行编码;信道编码步骤:源用户对编码后的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将码字C构造成两部分分码字C1和分码字C2;编码协作步骤:源用户将分码字C1广播给协作用户和基站,协作用户对分码字C1译码,根据译码结果进行编码协作传输,然后将协作后的信息发送给基站;基站译码步骤:基站判断协作传输模式,对接收到的信息处理后进行信道译码。本发明采用卷积LDPC码的率兼容算法构造分码字,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编码协作,在慢衰落和快衰落场景下均能显著提升系统性能,能够普适对抗信道中的快衰落和慢衰落,应用场景广泛。

    一种面向深空通信的跨层联合文件传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683065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53816.5

    申请日:2015-02-0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深空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面向深空通信的跨层联合文件传输方法,在图像的传输过程中采用了CS算法来对图像进行压缩,使得其可以与底层的Spinal编码进行联合优化后再进行传输;跨层联合传输机制指的是将应用层的CS图像压缩、传输层的CS纠删以及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的Spinal编码进行联合优化并结合LTP协议进行传输机制的设计,发端发送完一定数据后,无需等待反馈,通过Markov预测和反馈信息来决定下一时刻要发送的符号数。发端收到反馈后,暂停发送数据,处理反馈,针对出错的编码块追加发送符号数,与之前发送的符号数一起进行译码。保证一定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系统的有效性。

    基于簇位置集的压缩感知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68228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84988.6

    申请日:2014-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簇位置集的压缩感知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该压缩感知超宽带信道估计方法包括信道簇信息获取步骤、信道冲击响应估计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信道估计方法由两个阶段组成,前一阶段估计信道的簇结构化特征并给出反馈信息,后一阶段将前一阶段估计出来的簇位置集作为信道冲击响应重构算法中的先验约束,两个阶段充分利用了信道的准静态特性(即在一段时间内,信道的变化十分缓慢,可近似认为没有变化)和结构化特征。本发明的估计方法是基于贝叶斯压缩感知框架,无需知道信道的稀疏程度,且重构算法融入了信道的簇位置结构特征,实现起来复杂度不高且估计性能相对传统方法有一定的提升。

    基于压缩采样的脉冲超宽带信号到达时间估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4926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010260588.6

    申请日:201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压缩采样的脉冲超宽带信号到达时间估计方法,包括脉冲超宽带信号压缩采样接收系统,所述脉冲超宽带信号压缩采样接收系统包括对所述脉冲超宽带信号分多个通道进行采样的多通道并行采样单元,分别向所述多通道采样单元的各通道发送测量波形的测量波形发生器,接收经过所述多通道采样单元采样的测量值的数字后端处理组件,各通道分别根据所述测量波形发生器产生的测量波形对所述脉冲超宽带信号进行线性投影,包括如下步骤:确定投影区间、获得采样序列、获得到达时间的估计。本发明从低速率的压缩采样序列中获得高精度TOA估计。

    面向移动容迟网络的分布式中继纠删编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9719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2948.1

    申请日:2013-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移动容迟网络的分布式中继纠删编码方法,基于两信源、单中继、单目的节点的Y型拓扑。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的两信源单中继的IRD-DLT中继译码转发方案:两个源节点使用WRSD分布进行编码、中继采用转发与随机网络编码相结合,有效适应移动容迟网络链路易中断的特点。基于此,利用中继的缓存信息设计了DRD-DLT方案,将IRD-DLT所需的信源编码冗余降低了约50%。最后,为降低目的节点所需的译码冗余,引入了SSGE译码算法,获得了译码复杂度与译码性能的折衷,使得目的节点译码冗余开销降低了约50%。

    一种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共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64982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010516246.6

    申请日:2010-10-2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认知无线电领域,提供了一种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共享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为授权用户、认知用户建立独立的队列;将持有的频谱分成同构的N个独立频点;将所有的独立频点分配给授权用户或者认知用户使用,对于每个信道在任一时刻只分配给一个授权用户或认知用户独享;当授权用户或认知用户完成本次服务时,回收信道,以进行下次信道分配,其中,N的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预设及修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中心式的控制方案,摆脱了其他方案对网络拓扑结构、认知用户节点密度等问题的依赖。同时,解决现有的频谱共享方法中认知用户的服务质量较差的问题。

    一种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共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964982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516246.6

    申请日:2010-10-22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认知无线电领域,提供了一种认知无线电的频谱共享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为授权用户、认知用户建立独立的队列;将持有的频谱分成同构的N个独立频点;将所有的独立频点分配给授权用户或者认知用户使用,对于每个信道在任一时刻只分配给一个授权用户或认知用户独享;当授权用户或认知用户完成本次服务时,回收信道,以进行下次信道分配,其中,N的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预设及修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中心式的控制方案,摆脱了其他方案对网络拓扑结构、认知用户节点密度等问题的依赖。同时,解决现有的频谱共享方法中认知用户的服务质量较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