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束赋形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283597B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310607975.6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波束赋形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隙所要服务用户的位置信息,并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用户的总吞吐量相对于下倾角组合的吞吐量函数,并采用DIRECT算法估算使吞吐量函数取最大值的下倾角组合,之后根据计算得到的下倾角组合调整两个波束的下倾角。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一种3D波束赋形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283596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310603604.0

    申请日:2013-1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波束赋形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隙需要服务的各个用户的位置信息,根据获取到的位置信息确定各个用户的总吞吐量相对于波束角向量αβ的函数使用迭代算法确定使最大的波束角向量αβM;根据获取到的波束角向量αβM调整各个接入点发送的波束的波束角。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波束指向用户的方式,本发明能够较为有效的抑制波束对其他用户的干扰,使系统的总吞吐量最大。

    一种基于移动目标DOA的零陷扩展3D‑MIMO波束赋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151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56742.6

    申请日:2017-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目标DOA的零陷扩展3D‑MIMO波束赋形方法,属于干扰抑制领域。首先在现有3D‑MIMO波束赋形的基础上,针对通信的基站与某移动终端,在xy平面上构造M×N个阵元的天线阵;并分别计算每个阵因子的权值;确定目标移动终端与干扰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DOA信息;然后根据DOA信息重新调整每个阵因子的权值;最后通过对期望方向和非期望方向周围的角度区域施加约束,在非期望方向上进行零陷扩展,同时在期望方向上无失真。解决了用户移动性场景下零陷宽度较窄时干扰抑制能力下降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从而有效抑制位置变化的干扰,并使期望信号得到较好的接近无失真相应,有效提高了频谱效率以满足更高的速率要求。

    基于人工气泡的跨水气界面波导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4054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353858.X

    申请日:2017-05-1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人工气泡的跨水气界面波导生成方法,主要应用在高频电磁波(百兆级频率)在浅海面穿越海水到达海面接收机过程中的跨水气界面上行链路传输。本发明在水下采用气泡发生装置与天线相集成的波导装置,利用气泡波导发生单元产生水下气泡层,信号发射单元发射的信号通过水下气泡层向水上传播,本发明利用气泡改变海水特定空间等效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继而改变电磁波传输环境,实现百兆级频率的高频电磁波在气泡波导中传输,并在跨海水界面后信号还有足够能量完成空、天基的信号传输。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隐蔽性高、绿色环保,填补了跨水气界面传输的技术空白,使得高频电磁波能够打破衰减壁垒,真正运用到水下通信领域中。

    传输模式选择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03001732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110276761.6

    申请日:2011-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模式选择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信道估计获得自适应传输周期内子帧上的信道矩阵;利用获得的信道矩阵计算子帧内各个成员载波在不同传输模式下的平均信道容量和平均误符号率;根据计算出的平均信道容量和平均误符号率为各个成员载波选择满足系统传输速率和系统误符号率要求的传输模式组合。本发明在随机信道的前提下遍历计算各个成员载波的平均信道容量和平均误符号率,同时综合考虑系统对传输速率和误符号率的要求,从而在保证用户数据正确传输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用户的吞吐量,最大化了移动终端的频谱效率。

    多小区联合上行协同调度方法和基站

    公开(公告)号:CN102790739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110129787.8

    申请日:2011-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小区联合上行协同调度方法和基站。其中,该方法包括将所有PRB分为三份互不重叠的子信道;根据子信道的个数将每个基站的资源调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每个小区簇中各小区基站i从其所服务的所有用户中随机选取用户以分配给基站i第一阶段对应的子信道中的各物理资源块;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中,每个小区簇中各小区基站i根据相邻六个小区在前一调度阶段中已分配的用户在基站i中待分配物理资源块上产生的干扰确定基站i相应阶段对应的子信道中各物理资源块的用户集合,将基站i中待分配物理资源块随机分配给所确定的用户集合中的用户。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边缘区域用户的吞吐量。

    物理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10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85899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110065933.5

    申请日:2011-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每个小区的协作用户集合,并计算协作用户集合中每个用户在本小区可用物理资源块上的信号泄露噪声比;根据每个用户在本小区可用物理资源块上的信号泄露噪声比确定每个用户优先使用的物理资源块;根据每个用户优先使用的物理资源块确定每个协作区域优先使用的物理资源块,其中,每个协作区域由三个两两相邻的小区构成;优先为每个协作区域中的用户分配每个协作区域优先使用的物理资源块;在所述每个协作区域优先使用的物理资源块分配完毕后,为每个协作区域中的用户分配每个协作区域中非优先使用的物理资源块。本发明可以减小对相邻小区的干扰泄露,最大系统整体的吞吐量。

    基于恒包络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单天线双流数据收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97642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133191.8

    申请日:2016-03-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7/2602 H04L27/2621 H04L27/263 H04L27/2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恒包络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单天线双流数据收发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发送端通过将相位调制后的第二路信号作乘以?j处理,再与相位调制后的第一路信号进行相加构造复用信号,j为虚数单位;在接收端对接收信号分别取实部和虚部得到两路信号,再将两路信号做泰勒级数展开,进行联合解调,对解调后的信号依次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共轭序列反变换和正交幅度调制(QAM)符号反映射,得到最终信号。本发明实现了两路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提高了频谱效率,使得系统频谱效率相比于传统CE?OFDM技术提高1倍,并且最大功率峰值与均值比(PAPR)为3dB。

    一种共信道干扰的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6818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187643.7

    申请日:2013-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信道干扰的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利用下行信道估计获取信道信息,并将所述信道信息发送给服务基站和相邻基站;S2:发送端根据所述信道信息计算权重因子,并根据权重因子计算预编码矩阵,并将预编码信息发送给接收端;S3:接收端根据所述预编码信息计算接收矩阵。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信道干扰的抑制方法,通过在预编码设计中加入权重因子,对边缘用户进行保护,并且利用收发联合设计对单用户的多个数据流进行分离,在获得与传统算法相近的系统容量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有效的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一种共信道干扰的抑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681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187998.6

    申请日:2013-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信道干扰的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基站到用户的信道矩阵和相邻小区基站到用户的信道矩阵,并计算小区间干扰加噪声的协方差矩阵;S2:对小区间干扰加噪声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变换,并计算用户的接收矩阵,所述接收矩阵用于用户在接收基站发送的信号之前对接收信号进行处理;S3:根据所述接收矩阵计算第二预处理矩阵。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共信道干扰的抑制方法,防止了基站对相邻小区用户弱干扰的放大,并且缓解了系统误码性能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