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5478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333408.4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波导的差分低噪声放大器,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放大器件以及第二功率分配器;第一功率分配器包括:第一SIW、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位于第一SIW的上层金属板,第三输出端口位于第一SIW的下层金属板;第二功率分配器包括:第二SIW、第四输入端口、第五输入端口和第六输出端口;第四输入端口位于第二SIW的上层金属板,第五输入端口位于第二SIW的下层金属板;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第四输入端口、以及第五输入端口,均与放大器件串联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差分低噪声放大器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基于介质集成波导的差分低噪声放大器的体积可以大大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027075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282489.5
申请日:2016-04-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共时双频接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双频射频信号产生装置、第一混频器、第二混频器、第一移相器、第二移相器、第一滤波装置、第二滤波装置、四端口环形器和双频本振信号产生装置,其中,第一混频器和第二混频器用于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进行混频;第一移相器和第二移相器用于将输入信号的相位改变一个角度;第一滤波装置和第二滤波装置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滤得所需要频率的信号;四端口环形器用于将两个输入的信号相加和相减,进行信号的分离;双频射频信号产生装置用于产生双频射频信号;双频本振信号产生装置用于产生双频本振信号。应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降低共时双频接收系统的成本和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602707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289033.1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体共时双频系统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在所述的单体共时双频系统中,为两路源信号分别对应设置一个本振信号,在发射时,通过从预设的多个发射功率关系表中选择一个发射功率关系表,查该关系表以获得两路本振信号的功率及两路源信号的输出功率,根据查表结果设置两路本振信号的功率并对混频信号进行增益调整。在接收时,通过从预设的多个接收功率关系表中选择一个接收功率关系表,查该关系表以获得两路本振信号的功率及两路源信号的输出功率,根据查表结果设置两路本振信号的功率并对混频信号进行增益调整。本发明实际实现了通过一条链路对两路信号功率的同时调整,使双频收发链路更接近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0856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56076.0
申请日:2017-08-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F1/483 , G06F17/5068 , G06F2217/08 , H03F1/56 , H03F3/193 , H03F3/211 , H03F2200/4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非连续频带工作的宽带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的特征在于使用了基于带通结构的匹配电路。在目标设计频带上,该结构实现对功率放大器最优复阻抗的非连续频带宽带匹配,而在非设计频点上,通过有目的的阻抗失配,压缩非设计频带上的可用增益、减弱功率输出能力并降低功率转换效率。该电路由五段传输线组成,即,两条位于传输路径上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以及三条半波长的支节传输线,各段传输线的阻抗值可根据本发明给出的设计公式得到。本发明提出的功率放大器是一种支持非连续频带单独工作和共时多模式工作的宽带功率放大器,十分适合当前通信系统需同时兼容多种通信协议的应用情景,能满足其对通信带宽和多频带工作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4320100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10547005.6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Smith圆图的多频匹配系统,包括:多频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同时并行输入多个起始阻抗值并设定Smith圆图归一化参考阻抗,其中,所述多个起始阻抗值对应的频率不相同;控制面板模块,用于提供多个电路元件的控制按钮,其中,所述多个电路元件根据用户选择的控制按钮组成电路单元;结果计算和显示模块,所述结果计算和显示模块与所述多频数据输入模块和所述控制面板模块相连,用于计算并显示不同频率的多个起始阻抗值对应的阻抗点在Smith圆图中位置、所述多个起始阻抗值在并联/串联所述电路元件后输入阻抗在Smith圆图的变化和对应的实时反射系数,以进行多频共时匹配。本发明计算精度高,简单易用,方便用户进行多频匹配和调谐。
-
公开(公告)号:CN107154784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333408.4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波导的差分低噪声放大器,包括:第一功率分配器、放大器件以及第二功率分配器;第一功率分配器包括:第一SIW、第一输入端口、第二输出端口和第三输出端口;第二输出端口位于第一SIW的上层金属板,第三输出端口位于第一SIW的下层金属板;第二功率分配器包括:第二SIW、第四输入端口、第五输入端口和第六输出端口;第四输入端口位于第二SIW的上层金属板,第五输入端口位于第二SIW的下层金属板;第二输出端口、第三输出端口、第四输入端口、以及第五输入端口,均与放大器件串联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差分低噪声放大器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基于介质集成波导的差分低噪声放大器的体积可以大大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3594770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310606618.8
申请日:2013-11-2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1P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源双频六端口器件,包括双频威尔金森功分器(A),其第一端口(a1)作为无源双频六端口器件的第一端口(Port1);第一双频分支线耦合器(B),其第一端口(b1)作为所述无源双频六端口器件的第二端口(Port2);第二双频分支线耦合器(C),第一端口(c1)和第四端口(c4)分别作为所述无源双频六端口器件的第四端口(Port4)和第六端口(Port6);以及第三双频分支线耦合器(D),第一端口(d1)和第四端口(d4)分别作为所述无源双频六端口器件的第五端口(Port5)和第三端口(Port3);所述第一端口(Port1)和第二端口(Port2)为输入端口,所述第三端口(Port3)、第四端口(Port4)、第五端口(Port5)和第六端口(Port6)为输出端口。通过本发明,实现了无源双频六端口器件的两个工作频率(f1、f2)可以自由决定,且四个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位差在两个工作频率点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584692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60358.X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B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7/391 , H04B7/0413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MIMO OTA信道建模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初始三维球向量模型,初始三维球向量模型有M个探针,多次调整一个或多个探头的权重,获得初始种群;根据初始种群中的每个初始个体和目标空间功率谱,计算每个所述初始个体的适应度值;再对所述初始种群进行遗传运算,得到遗传种群;再次计算每个遗传个体的适应度值,并判断是否有适应度值大于预设阈值的个体,如果是,则将最大适应度值对应的遗传个体作为最优遗传个体输出;否则将该本次的遗传种群确定为初始种群,反复进行遗传运算;最后根据最优遗传个体,确定三维球向量模型。可见,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仿真空间特性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022336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302796.6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1P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的定向分支耦合器,包括:由顶层、底层电路板叠压而成的多层电路板,位于四个子区域中的去向电路、返向电路,以及连接于去向电路的输出端与返向电路的输入端的连接微带单元;由各去向电路的输入端引出的信号传输线,以及由各返向电路的输出端引出的信号传输线;其中一个子区域中:该子区域的去向电路包括若干个由外向内方向排列的、尾首通过导电过孔依次连接的去向微带单元;该子区域的返向电路包括若干个由内向外方向排列的、尾首通过导电过孔依次连接的返向微带单元。应用本发明,在保证正常工作频带和工作带宽的情况下,可以以较小的体积对输入的微波信号进行功率分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39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815595.6
申请日:2014-12-2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频段介质谐振手机终端天线,设有:带有凹槽的高介电常数的矩形陶瓷电介质(3)、多分支单极子(4)、介质板(1)、馈电微带线(2)、印刷地(5)和过孔(6)。该天线结构创新之处是采用多分支单极子激励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矩形电介质,改变介质中的电场分布使介质产生多模谐振,实现终端天线满足多模多频段的要求,同时,本发明的介质加有凹槽,在有效减轻天线重量的同时,还可以增大介质的辐射面积,改善天线的辐射效率。特点是:尺寸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工作频带宽,辐射效率高。本发明制造成本低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集成,可同时满足2G、3G、4G的通信标准,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