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4792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55545.0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菌素C酰化酶的突变体及其在头孢菌素母核合成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来源于Boseasp.OK403,是首次发现的具有催化头孢菌素C及去乙酰氧基头孢菌素C水解及酰化反应的酰化酶。经过半理性设计进行蛋白质改造和突变体构建,其突变位点包括L159、G160、L161、L162、I166、W167、H249、P259、V262、H294、F295、V305F309、E308、A419、N479、H496、P603、Y704G160等。本发明获得的突变体可以催化头孢菌素C生成7‑氨基头孢烷酸或7‑氨基去乙酰氧基头孢烷酸,在工业生物催化制备头孢菌素母核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54045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224436.3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浙江东邦药业有限公司
IPC: C12P35/02 , C12P35/06 , C07D501/12 , C07D501/08 , C07D501/34 , C07D277/4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药物合成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酶法合成盐酸头孢卡品匹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imgabs0#式(IV)所示化合物经酸和碱先后处理后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式(III)所示化合物经过酶解后得到式(II)所示化合物,所述酶解所用的酶为IPA‑750酶;(2)式(II)所示的化合物在缚酸剂的存在下,与特戊酸碘甲酯进行酯化反应,并与盐酸成盐得到式(I)所示化合物盐酸头孢卡品匹酯。本发明还提供了酶法合成盐酸头孢卡品匹酯的合成中间体。本发明提供的酶法合成盐酸头孢卡品匹酯的方法及其合成中间体,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得到产品的纯度更高,对环境更加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55734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610516090.9
申请日:2016-07-01
Applicant: 百瑞全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头孢菌素羟化酶突变体、编码该突变体的DNA、使用该突变体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头孢菌素羟化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以序列表中的SEQ ID NO.:2为参考序列,具有位于第29位甘氨酸、第40位丙氨酸、第41位甘氨酸、第182位精氨酸和第272位苏氨酸中的至少一者的突变,并且与野生型头孢菌素羟化酶相比,所述头孢菌素羟化酶突变体的酶活性高至少10%,耐热性高至少150%。本发明的头孢菌素羟化酶突变体具有提高的催化活性和耐热性,更适于商业和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2733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40119.5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艾美科健(中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IPC: C07D501/22 , C07D501/12 , C12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AOC的分离纯化及7‑ADCA的制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DAOC发酵液预处理:首先发酵液调节pH,过滤网,除去不溶性大颗粒杂质,(2)选用两种大孔吸附树脂串柱对处理液进行初步提取。(3)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对解析液进行脱色处理。(4)用一步酰化酶裂解转化为7‑ADCA。(5)活性炭脱色,(6)调节pH值,结晶。本发明可以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利用树脂的可再生循环利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而且本过程操作简单,改变以往使用的强氧化剂的弊端,安全性高,对DAOC发酵液的提取率高,可达95%以上,7‑ADCA产品的总收率为46‑48%,得到7‑ADCA产品的纯度较高,可达99.5以上,含量可达99%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1172142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092450.3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上海陶宇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C12N9/80 , C12N15/55 , C12N1/21 , C12N1/19 , C12N1/15 , C12P35/02 , C12R1/125 , C12R1/84 , C12R1/865 , C12R1/19 , C12R1/75 , C12R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点突变法构建的热稳定性高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s:3‑7。相比初始型头孢菌素C酰化酶SEQ ID NO:1,本发明的头孢菌素C酰化酶突变体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更高的酶活力,可用于一步酶法生产7‑氨基头孢烷酸。
-
公开(公告)号:CN11028386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1910603503.0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
IPC: C12P35/06 , C12P35/02 , C07D501/28 , C07D50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7‑氨基头孢烷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膜过滤方式从发酵液中分离得到头孢菌素C滤液;然后使用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从滤液中萃取头孢菌素C,得到头孢菌素C萃取液;之后将萃取液中的头孢菌素C反萃至水相并经减压蒸馏脱去残存的有机溶剂,得到高浓度的头孢菌素C钠盐水溶液;最后头孢菌素C经酶水解、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即可得到质量符合标准的7‑氨基头孢烷酸。本发明采用萃取和反萃的组合,大幅降低了头孢菌素C钠盐水溶液中的杂质,提高了头孢菌素C钠盐水溶液的品质,从而有利于通过酶水解得到高品质的7‑氨基头孢烷酸。
-
公开(公告)号:CN112940963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93856.8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12N1/20 , C12N9/80 , C12N15/55 , C12N15/70 , C12N1/21 , C12P19/04 , C12P35/02 , C12P7/04 , C12R1/01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产脱乙酰酶DacApva的细菌、脱乙酰酶DacApva、编码基因dacApva及其在脱乙酰反应中的应用。该细菌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编号为CCTCC M 2021114。该酶可催化乙酰化PVA、木聚糖和7‑氨基头孢烷酸等含乙酰基底物的脱乙酰过程,通过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并纯化DacApva,并进一步通过HPLC及红外方法确认了其催化反应的产物为乙酸和脱乙酰基化合物。该酶催化的脱乙酰基反应具有反应过程简单、条件温和、环境友好以及较广的脱乙酰底物谱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8314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1566383.0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艾美科健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头孢菌素类化合物的菌株及其制备方法,还提供了该菌株发酵生产的DAOC并进一步制备7‑ADCA的方法,通过该菌株发酵生产的DAOC产量高、色纯高,质量优异,有利于进一步制备生产7‑ADCA,为7‑ADCA环保、稳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2322688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32443.5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广药白云山化学制药(珠海)有限公司 , 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化学制药厂
IPC: C12P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头孢丙烯生产废液中回收7‑APRA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酸、碱调节头孢丙烯生产废液的pH范围至5.5~8.8,在5~40℃温度下加入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进行反应;S2:过滤分离反应液和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将得到的滤液在10~40℃下析晶得到7‑APRA,抽滤、水洗、烘干即得7‑APRA精品。本发明从头孢丙烯生产废液中回收7‑APRA,绿色环保、低碳、适合工业化生产,实现了头孢丙烯生产原料的回收,回收物可再次投入到头孢丙烯生产中,能极大地降低头孢丙烯的生产成本,且该方法工艺路线简单,三废排放少,满足经济、环境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7881159B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711352455.X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12N9/06 , C12N15/53 , C12N15/70 , C12N1/21 , C12P7/40 , C12P13/04 , C12P35/02 , C12Q1/26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D‑氨基酸氧化酶可溶性异源表达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突变体是在SEQ ID N0.2所示的氨基酸的基础上,在甲硫氨酸后面添加三个额外的组氨酸和一个甘氨酸。本发明得到的突变体获得的体积酶活比野生型提高3.4倍。同时突变体经5L发酵罐发酵最终获得体积酶活为86.8U/mL,体积产率为4.52kU·L‑1·h‑1,为圆冬红酵母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的最高酶活,加强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