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6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707426.5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J19/24 , B01J19/00 , H01M8/06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氨气预加热功能的氨分解反应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和反应器本体,换热器本体包覆在反应器本体外侧;换热器本体上的换热管设置在换热壳体内,其一端与氨气换热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氨气换热出口连通,换热器本体上的热媒进口和热媒出口分别与换热壳体导通;反应器本体上的催化剂管设置在反应壳体内,换热器本体上的氨气换热出口与反应器本体上的氨气进口连通,氨气进口和氨气分解气出口之间通过催化剂管连通,氨气分解气出口与换热器本体上的热媒进口连通。本发明结构紧凑,采用反应器中氨气分解气的高温气体作为换热器的热介质,给氨气提供热量进行预热,使得进入反应器的氨气处于高温状态,在反应器内进行的氨分解反应更充分。
-
公开(公告)号:CN116196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70232.0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螺旋结构的氨分解反应装置,包括主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隔板和多个气体通道,第一管道沿着主体的延伸方向并且贯穿主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设置在主体侧壁的不同位置上;隔板位于主体内部,隔板沿着主体的延伸方向螺旋设置,隔板将主体的内部分成彼此连通的多个气体区间;多个气体通道位于主体内部,多个气体通道沿着主体的延伸方向设置并且贯穿多个气体区间以及隔板,多个气体通道与第二管道连通。本氨分解反应装置通过高温烟气来提供加热,并且控制高温烟气对氨气进行错流加热;节省了能量消耗的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换热系数和较好的加热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设备一体集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19274B
公开(公告)日:2023-05-19
申请号:CN202210396416.4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逆流整体式催化燃烧与吸热反应耦合的反应系统,所使用的整体式催化燃烧‑吸热反应耦合反应器呈竖向的柱形体,其底端处设有可燃气体入口,顶部设有原料气入口,柱形体内整体式催化燃烧固定反应床与吸热反应床均呈环形柱状,两者的环层以交替套叠方式形成套层耦合结构;可燃气体经第二换热器预热至催化燃烧反应温度后,进入整体式催化燃烧固定反应床环层燃烧并加热吸热反应床环层,其燃烧尾气返回第二换热器作为热源冷却后排出;所述原料气经第一换热器预热后进入吸热反应床环层进行反应,其气态反应产物经吸热反应床的产物出口返回第一换热器作为热源冷却后输入收集装置储存;本发明能够将低浓度可燃气体治理与吸热反应相互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963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628353.7
申请日:2022-12-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1R31/367 , G06N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CGWO优化ELM的锂电池SOC估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针对灰狼算法在进化后期因种群多样性迅速下降而经常遇到早熟现象和局部收敛的问题,通过引入改进策略,构建一种具有良好全局寻优性能的改进灰狼算法;步骤2:利用改进灰狼算法,以模型输出均方根误差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对极限学习机的隐层阈值及输入权值参数进行优化,建立起基于ICGWO优化ELM的锂电池SOC估计模型;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更好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能够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05379.0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 福大紫金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04119 , H01M8/04828 , H01M8/0606 , H01M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氨分解装置、氨脱除装置、燃料电池、第一膜增湿器、第二膜增湿器、第一气水分离器和空压机,第一膜增湿器连通在氨分解装置和燃料电池的阳极之间,第二膜增湿器连通在空压机和燃料电池的阴极之间,空压机将压缩空气送入燃料电池的阴极;燃料电池的第一出口和燃料电池的阳极连通,燃料电池的第二出口和第一气水分离器的进口连通,第一气水分离器的第一出口和第一膜增湿器连通,第一气水分离器的第二出口和第二膜增湿器连通。本发明通过第一气水分离器将燃料电池阴极侧得到的水单向送到燃料电池阳极侧的第一膜增湿器,不仅降低系统体积,且从根源上解决了燃料电池的阳极侧容易出现膜干涸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52652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110729289.0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梯级回收的合成氨塔及可再生能源合成氨系统,其中合成氨塔包括反应器外筒及原料气进入管和产物气出气管,反应器外筒内套装有催化剂床,且反应器外筒与催化剂床间形成环隙通道Ⅱ,其一端与产物气出气管连通;催化剂床的中部设置一中心管,其一端与原料气进入管连通,另一端封闭于催化床内部,沿中心管的轴向在其管壁上开设若干气孔;沿催化剂床轴向间隔布置若干穿越催化剂床内部的第一换热管束,每个第一换热管束的一端分别与具有不同输入水压的水管连通,其另一端与蒸汽管组连通。本发明合成氨塔可进行高效的热传递,预热原料气,且副产不同温度等级的蒸汽,通过调控副产蒸汽实现对床层的准确控温,利于氨合成反应的进行,具有节能降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04867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343503.9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热电驱动的两级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包括:太阳能热电驱动装置,用于利用太阳能产生热能和电能,驱动制冷系统工作;发生器,用于产生氨水蒸汽;精馏装置,用于纯化氨蒸汽;第一压缩机,用于对纯化的氨蒸汽进行增压;冷凝器,用于冷凝氨蒸汽;流量分配器,用于分配液体流量;第一换热器,用于对液氨与氨蒸汽换热;第一节流阀,用于对液氨减压;第一蒸发器,用于蒸发液氨;第二换热器,用于对液氨与氨蒸汽换热;第二节流阀,用于对液氨减压;第二蒸发器,用于蒸发液氨;吸收器,用于吸收氨蒸汽;溶液泵,用于对浓氨水溶液增压;以及溶液换热器,用于对浓氨水溶液和稀氨水溶液换热。该系统节能高效,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453473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35768.4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氨分解的钙钛矿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为过渡金属Ni,载体为钙钛矿型氧化物La1‑xCexAlO3;载体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负载活性组分Ni。首先以硝酸铈、硝酸镧、硝酸铝、柠檬酸为原料,经油浴、干燥、焙烧得到La1‑xCexAlO3载体;然后以硝酸镍溶液为浸渍液,将浸渍烘干后的产物在管式炉中焙烧,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通过引入稀土元素Ce对LaAlO3进行A位掺杂改性制备Ni基催化剂,促进催化剂金属‑载体间的协同作用,加速氨分解反应进行,从而表现出较优异的氨分解催化剂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4742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70446.X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9J163/00 , C08G59/68 , C08G59/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163/00 , C08G59/4042 , C08G59/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室温固化单组份环氧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所述室温固化单组份环氧胶是以酮亚胺为潜伏型固化剂,以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为固化促进剂,利用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作用将酮亚胺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均匀地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制备而成。本发明所制备的单组份环氧胶在室温时初固化时间为2.5 h,在3、6、12和24 h时,抗拉伸剪切强度分别达到0.2、4.9、8.7和11.2 MPa,较未添加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时分别提高了900%、720%、310%和145 %。本发明具有室温固化强度高,施工简便,绿色环保等优点,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6520044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65462.6
申请日:2016-11-0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9J163/00 , C08G59/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J163/00 , C08G59/4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金属盐的室温固化单组份环氧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制备领域。所述单组份环氧胶是以间苯二甲胺和甲基异丁基酮为原料生成酮亚胺,再以生成的酮亚胺为固化剂,以金属盐为促进剂,利用机械搅拌将酮亚胺和金属盐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的单组份环氧胶具备优异的粘结性能和储存稳定性,其初固化时间为2 h,抗拉伸剪切强度为6.1~19.6 MPa,室温储存期为30~80 天,且其成本低廉,施工简便,绿色环保,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