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C3N4晶相/非晶相同质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53430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910040135.3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宋玉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C3N4晶相/非晶相同质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种同质结是指在同一片石墨相C3N4上晶相非晶相交替分布,形成同质结,其制备方法为:将含氮有机前驱体进行第一次热缩聚,所得块状石墨相氮化碳研磨成粉,超声减薄和分散,得到粉末,将粉末进行第二次热缩聚,得产品。本发明简单易行,价格低廉,重复性好,对于层状类石墨烯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极具启发意义。本发明所得同质结的晶相和非晶相部分比例可调,与传统的形貌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有利于电子-空穴对的高效分离提高反应活性;与种子生长法制备的同质结比其合成工艺简单,在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方面,其较为优异的光催化性质也是普通片状氮化碳所不能企及的。

    一种六棱管状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39958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07245.6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江志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棱管状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将含氮有机前驱体升温至450~600℃进行煅烧,得到块状氮化碳;将块状氮化碳分散于水,在150~200℃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絮状物;将絮状物升温至450~750℃进行煅烧,得到六棱管状氮化碳。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且价格低廉,重复性好,对于管状材料的合成极具启发意义。本发明所得六棱管状氮化碳形貌特殊,极具创新性,且尺寸分布均匀,与传统的二维形貌例如氮化碳纳米片相比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反应活性。在可见光光催化产氢方面,其较为优异的光催化性质也是普通片状氮化碳所不能企及的。

    一种表面负载颗粒的棒状MoO3/ZnMoO4结构的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247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28654.7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负载颗粒的棒状MoO3/ZnMoO4材料的合成方法,属于功能性无机材料制备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浓HNO3、H2O和异丙醇混合均匀获得混合溶剂,然后加入H24Mo7N6O24.4H2O和三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MoO3;以甲醇和丙三醇为溶剂,将含有2‑甲基咪唑和苯并咪唑的溶液B加入到含有MoO3、PVP、1‑乙烯基‑2‑吡咯烷酮和可溶性锌盐的溶液A中,搅拌后干燥得到前驱体;再进行热处理,得到最终产物。产物的形状为表面负载颗粒的棒状,棒的直径为0.1‑0.7μm,长径比为15‑25:1,颗粒粒径为0.03‑0.3μm。本发明所采用的化学试剂价格低廉,实验参数易于控制,所得产品形貌特殊稳定,产量大,有利于MoO3/ZnMoO4规模化生产。

    一种NiO/ZnO多空花状结构的合成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89965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932599.0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NiO/ZnO片组装而成的多空花状结构的合成方法,步骤包括:将可溶性镍盐和锌盐加入到N,N-二甲基酰胺、水和丙酮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均匀;再加入适量的2-氨基对苯二甲酸、水杨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后得到溶液;经溶剂热反应后,将产物离心分离、洗涤干燥得到前驱体;将前驱体进行热反应,得到NiO/ZnO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溶剂热反应和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得到了由NiO/ZnO复合微纳米片组装而成的多空花状结构,所采用的原料均为常见试剂,来源丰富,产品工艺简单,参数可调,产物形貌特殊,尺寸分布范围窄,重复性好,在气敏、光催化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一种沟壑状MoO3的合成方法及其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895073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72340.9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沟壑状MoO3材料的合成方法:将钼盐、2‑甲基咪唑、双氰胺、PVP依次加入乙醇、DMF和三乙胺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得到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制备前驱体纤维;最后将所得前驱体纤维在空气条件下进行高温煅烧,得到产品。本发明设计了合理的前驱体纺丝液体系及静电纺丝参数,所得产物微观形貌特殊,重复性好,产物纯度较高,并且制备工艺简便,利于实际生产,产物在催化、吸附、气敏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CuCl/Cu2O/Cu多孔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

    公开(公告)号:CN106694903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710041712.1

    申请日:2017-01-2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Cl/Cu2O/Cu多孔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及所得产品,方法为:将氯化铜、NaHCO3、EDTA‑2Na加入到丙三醇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将透明溶液进行溶剂热反应,所得产物离心、洗涤,得产品。本发明通过调整反应体系、溶剂热反应条件等工艺参数,在表面活性剂、还原剂等的协同作用下,控制CuCl、Cu2O及Cu的晶粒成核与生长过程,得到形貌均一、厚度和孔径可调的CuCl/Cu2O/Cu多孔纳米片。该方法所用原料价格低,来源广,反应可控性强,仅通过一步溶剂热反应即可得到微观形貌均一、尺寸分布范围窄、产率高的产物,在光催化、催化、气敏、锂电池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一种AgInO2表面原位负载形貌不同Ag颗粒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000396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464030.7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王刚 杨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AgInO2表面原位负载形貌不同Ag颗粒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是在AgInO2颗粒表面原位沉积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形成的AgInO2微米晶体;其中,所述的AgInO2微米晶体为斜方晶系的铜铁矿结构,比表面积为0.5‑3m2/g,形貌包括不规则形状银纳米粒子、类球形银纳米粒子和立方块形银纳米粒子,具体结构为Ag NPs@AgInO2、Ag NSs@AgInO2或Ag NCs@AgInO2的复合结构光催化材料;本发明还提供AgInO2的制备方法,通过在AgInO2表面沉积不同形貌的纳米银,本发明进一步的提高了AgInO2的光催化性能,具有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耗能少等优点。

    石墨烯负载Ag-Au@Fe3O4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35205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355049.7

    申请日:2018-04-1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负载Ag-Au@Fe3O4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石墨烯的制备;步骤二,GO-Ag的制备;步骤三,GO-Ag/Au的制备;步骤四,GO-Ag/Au-Fe3O4的制备。该石墨烯负载Ag-Au@Fe3O4的制备方法,通过制备石墨烯、GO-Ag、GO-Ag/Au和GO-Ag/Au-Fe3O4,使石墨烯负载Ag-Au@Fe3O4,从而使材料能够在0.1ppb-20ppb(线性程度在0.998以上)的范围内定量的对砷的浓度进行检测,在更大范围内对砷进行定性的检测,且其他金属离子对其检测无干扰,由于催化剂负载了Fe3O4纳米粒子,所以增强了催化剂对砷的吸附作用,从而能够实现痕量砷化物的检测。

    一种钴离子掺杂的氮化碳空心四棱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364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95607.8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杨萍 江志翔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离子掺杂的氮化碳空心四棱柱及其制备方法,空心四棱柱的底面外侧壁边长为300-400nm,棱长为4-10μm,壁厚为20-50纳米。本发明通过析晶和煅烧两个过程实现了钴离子的均匀掺杂和空心四棱柱形貌的形成。本发明利用晶体的自析晶过程,不仅可提高原料的纯度,还实现了钴离子的均匀掺杂,制备过程简单,重复性好,产率高,且具有普适性。煅烧得到的产品具有空心四棱柱形貌,该形貌新颖、特殊,比传统的块状形貌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光催化产氢、能源材料、分析化学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且钴离子存在于C3N4嗪环网络内,分布均匀且不会被氧化,可以有效地避免钴离子发生氧化形成氧化物/氮化碳异质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