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融合的图像采集设备
    9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2818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44691.9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分光融合的图像采集设备,其中,补光单元,进行近红外光补光;分光单元,设置在镜头之后,用于将进入镜头的入射光分解为两路光,一路为可见光,另一路为近红外光;第一成像器件,根据分光单元所分解的一路可见光进行感光成像,形成第一可见光图像;第二成像器件,根据分光单元所分解出的一路近红外光进行感光成像,形成第一近红外图像;配准单元,对所述第一可见光图像和第一近红外图像进行位置配准,得到目标可见光图像和第二近红外图像;融合单元,对第二近红外光图像进行亮度调整,得到目标近红外光图像对目标可见光图像和目标近红外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后图像。通过本方案,能够有效保证融合后图像的色彩的准确性。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5558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810556530.2

    申请日:2018-05-3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格式的原始图像;利用已训练的神经网络将所述原始图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的中间图像;利用缓存图像对所述中间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数据格式的目标图像;其中,所述缓存图像包括所述原始图像的上一帧原始图像对应的目标图像。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两帧图像的相关性来区分图像中的信号和噪声,对中间图像进行降噪处理,有效去除噪声。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93532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1516420.X

    申请日:2018-12-12

    Inventor: 范蒙 俞海 浦世亮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图像传感器通过多次曝光产生并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第一图像信号是根据第一预设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第二图像信号是根据第二预设曝光产生的图像信号;补光装置在第一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进行近红外补光,在第二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中不进行近红外补光;图像处理器根据第一图像信号生成第一目标图像,根据第二图像信号生成第二目标图像;将第一目标图像和第二目标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三目标图像;智能分析装置获取待分析图像,对待分析图像进行智能分析,得到待分析图像对应的智能分析结果。因此,通过本方案可以提升用于输出或者智能分析的待分析图像的质量。

    全景细节摄像机及获取图像信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349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472709.4

    申请日:2019-05-31

    Inventor: 聂鑫鑫 范蒙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景细节摄像机及获取图像信号的方法,属于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在本申请中,由于至少第一预设曝光的部分曝光时间段内进行近红外补光,在第二预设曝光的曝光时间段内不进行近红外补光,因此,细节摄像头可以通过第一预设曝光和第二预设曝光同时采集到包含近红外光信息的第一细节图像信号和包括可见光信息的第二细节图像信号。本申请采集到的第一细节图像信号中红外光信息和第二细节图像信号中的可见光信息均可以包括全部的图像空间信息。如此,后续根据该第一细节图像信号和第二细节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图像信号的质量较高,从而提高了全景细节摄像机中的细节摄像头拍摄的画面的质量。

    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及摄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9349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472689.0

    申请日:2019-05-31

    Inventor: 范蒙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图像采集装置及摄像方法,属于监控领域。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补光器和滤光组件,图像传感器位于滤光组件的出光侧;还包括图像信号处理单元、编码压缩单元和分析单元;图像传感器用于通过多次曝光产生并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补光器包括第一补光装置,第一补光装置用于以频闪方式进行近红外补光;滤光组件包括第一滤光片,第一滤光片使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光通过;图像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原始图像信号得到灰度图像,根据第二原始图像信号得到彩色图像;编码压缩单元用于对彩色图像进行压缩编码;分析单元用于对灰度图像进行智能分析。本申请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度。

    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18929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610874997.2

    申请日:2016-10-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得可见光传感器生成的可见光图像以及非可见光传感器生成的非可见光图像,其中,该可见光图像与该非可见光图像存在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非可见光图像,合成第一合成图像;对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第一合成图像进行降噪;融合降噪后的可见光图像以及降噪后的第一合成图像,生成第二合成图像。应用本发明实施例,在最终图像融合之前,分别对可见光图像以及融合有非可见光图像的第一合成图像进行降噪,以降低融合图像中的噪声。

    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71210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711008121.0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融合方法、装置及图像采集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可见光图像,并获取红外光图像;根据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红外光图像,得到融合纹理系数;根据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所述红外光图像,得到反射系数;根据所述融合纹理系数、所述反射系数,对所述红外光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融合图像。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计算得到对应的融合纹理系数和反射系数,进而根据计算得到的融合纹理系数和反射系数对图像进行融合时,能够有效提取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光图像的优势信息,控制红外光图像的融合强度,可在提升融合图像亮度的同时有效提升融合结果的信噪比,也即提高了融合图像的质量。

    一种红外热成像仪的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红外热成像仪

    公开(公告)号:CN107976257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610919828.6

    申请日:2016-10-2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外热像仪的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红外热像仪,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得可见光图像、所对应的热成像图像以及当前物距信息;根据当前物距信息,确定出目标配准参数,从可见光图像或热成像图像中提取出画中画区域对应的区域图像,并根据所确定的目标配准参数,将该区域图像与除提取该区域图像的图像外的另外一张图像进行叠加,得到融合图像,最后显示该融合图像。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两张图像进行配准后,再进行叠加,形成了融合效果更好的融合图像,并且,配准过程中所依赖的目标配准参数是通过当前物距信息获得,节省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一种基于双传感器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7792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919836.0

    申请日:2016-10-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双传感器成像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对第一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第一灰度图;对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获得第二灰度图;获取第一图像和/或第二图像成像时的当前成像距离;依据配准数据库以及当前成像距离,确定目标配准参数;依据目标配准参数,对第一灰度图和第二灰度图进行位置配准,得到与第一灰度图相对应的第一配准图和与第二灰度图相对应的第二配准图;将第一配准图和第二配准图进行融合并显示。本申请还公开了相应的图像处理系统,包括成像模块、图像处理模块、配准模块和融合显示模块等。如此,能够考虑不同成像条件对图像配准的影响,提高配准精度,提升图像融合的效果。

    一种红外热成像仪的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红外热成像仪

    公开(公告)号:CN10797625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610919828.6

    申请日:2016-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J5/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红外热像仪的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红外热像仪,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得可见光图像、所对应的热成像图像以及当前物距信息;根据当前物距信息,确定出目标配准参数,从可见光图像或热成像图像中提取出画中画区域对应的区域图像,并根据所确定的目标配准参数,将该区域图像与除提取该区域图像的图像外的另外一张图像进行叠加,得到融合图像,最后显示该融合图像。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两张图像进行配准后,再进行叠加,形成了融合效果更好的融合图像,并且,配准过程中所依赖的目标配准参数是通过当前物距信息获得,节省了设备的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