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04331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431064.0
申请日:2017-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3225 , Y02B90/226 , Y04S20/16 , Y04S2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切负荷功能的智能插排及其工作方法,其中,具有切负荷功能的智能插排包括插排主体,所述插排主体上设置有负荷插口,所述负荷插口依次经分别独立的继电器模块和功率监测模块与市电电源相连,并在继电器模块闭合后形成供电回路;所述负荷插口配置有独立的多段选择开关;其中,多段选择开关的每个档位对应微处理器的一个I/O口,选中档位为低电平,其余档位为高电平;根据微处理器对应I/O口电平的高低得到每个负荷插口所接负荷的重要等级;所述多段选择开关、继电器模块和功率监测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所述微处理器与切负荷控制中心相连。本发明安装简单,即插即用,不需要改造建筑和特定的通信网络,适于大量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374453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801024.6
申请日:2016-09-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电网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重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子系统划分规则,将待重构系统划分为x个子系统,其中,x为正整数;利用所述子系统的骨干通道恢复模型及其约束条件恢复所述子系统的骨干通道;利用所述子系统的局部电网恢复路径优化的目标函数及其约束条件恢复所述子系统的局部电网;利用区域联网恢复函数及其约束条件对子系统进行系统间联网恢复;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采用串行恢复、并行恢复算法相结合,并且计及骨干通道、局部电网和区域联网协调配合,提高电力系统恢复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5938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7917.8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电压及无功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电网变电站电压无功变量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变压器元件的适用条件;B、建立所述变压器元件的数学模型;C、取所述数学模型中的数学表达式化简结果;D、确定变电站电压无功变量并计算无功变量相互关系;E、确定所述变电站电压无功变量的控制范围;F、提出所述变电站电压无功变量的控制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强、考虑因素全面、方案合理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96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67094.3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唐晓骏 , 张鑫 , 李立新 , 宋云亭 , 李媛媛 , 谢岩 , 陈得治 , 王青 , 霍启迪 , 高雯曼 , 罗红梅 , 李惠玲 , 王倩 , 陈湘 , 陈萌 , 张恺 , 李再华 , 王子琪 , 李晶 , 朱邵璇 , 申家锴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新能源低穿能力的振荡中心识别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组成目标断面的目标数据;基于目标数据,分别在未计及新能源低穿能力情况及计及新能源低穿能力情况下,针对目标断面的N条线路,进行三永故障开断仿真,以确定潮流转移至剩余在运线路的转移比;根据所述转移比和线路静稳极限约束条件,对振荡中心、约束线路及约束故障进行评估,以确定在未计及新能源低穿能力情况下评估结果一,以及在计及新能源低穿能力情况下评估结果二;对所述评估结果一和所述评估结果二进行对比,获取对比结果,基于所述对比结果,确定电力系统的振荡中心。本发明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且计算结果精确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95800.5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立新 , 张鑫 , 唐晓骏 , 宋云亭 , 李媛媛 , 谢岩 , 陈得治 , 王青 , 霍启迪 , 高雯曼 , 罗红梅 , 王倩 , 陈湘 , 陈萌 , 张恺 , 李晶 , 李惠玲 , 李再华 , 王子琪 , 朱邵璇 , 申家锴
IPC: H02J3/00 , H02J3/06 , H02H1/00 , H02H7/2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线路静稳极限的失步解列断面识别方法及系统,计算断面初始潮流,并对电网断面线路进行N‑1/N‑2开断仿真得到N‑1/N‑2开断后剩余线路有功潮流,在此基础上计算功率转移至剩余线路转移比,根据转移比、线路静稳极限约束条件等对电网失步解列断面的约束线路及约束故障进行评估,最终确定给点电网的失步解列断面。本方法避免了反复调整潮流减小工作量,仅通过初始潮流及N‑1/N‑2开断后潮流情况就可简单快速地识别失步解列断面,计算效率高且计算结果较为精确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8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32345.8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方法、装置及介质,方法包括:收集电网结构数据和运行数据以及储能系统的参数数据;根据预先构建的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充放电模型,确定储能系统参与电网辅助服务的充放电功率;根据电网结构数据确定节点之间的电导和电纳,由运行数据确定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和节点注入无功功率;根据充放电功率调节节点注入有功功率,确定新的节点注入有功功率,并根据新的节点注入有功功率、电导和电纳建立电网稳态潮流方程,并进行潮流计算;根据潮流计算结果、储能系统的参数数据以及预先设定的多个优化目标,确定多个优化目标值;根据预先设定的优化目标顺序以及多个优化目标值,确定储能系统入网辅助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6612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910775139.6
申请日:2019-08-2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汇集站点的动态无功补偿需求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搭建区域电网及新能源场站的BPA数据仿真模型;确定正常运行方式下每个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正常运行值;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的运行上限值和运行下限值;在电网处于所有的新能源场站零出力的运行方式下,进行BPA潮流计算,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感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在电网处于所有的新能源场站满出力的运行方式下,确定每个汇集站点的容性动态无功补偿需求。本发明能够避免多个新能源场站出力变化时汇集站点的母线电压大幅波动的问题,适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评估,具有很好的可计算性和广泛适应性,能够为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人员提供实际的指导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1723460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399183.4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新能源并网影响的连锁故障相继开断扰动设置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构建基于运行条件严苛性要求的电网严重故障仿真计算方式边界条件向量;构建基于并网新能源相关性要求的电网相继开断初始元件集向量;构建计及新能源电源故障穿越特性的相继开断元件触发条件集向量;基于所述电网严重故障仿真计算方式边界条件向量、所述电网相继开断初始元件集向量和所述相继开断元件触发条件集向量设计计及新能源并网影响的连锁故障相继开断扰动设置流程;基于所述连锁故障相继开断扰动设置流程获取计及新能源并网影响的连锁故障相继开继扰动最终严重故障集。
-
公开(公告)号:CN111327062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19486.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nventor: 王青 , 薛好 , 李文启 , 宋新立 , 高东学 , 戴汉扬 , 张景超 , 宋云亭 , 李朝晖 , 李媛媛 , 饶宇飞 , 吉平 , 霍启迪 , 丁剑 , 李晓珺 , 陈湘 , 陈得治
IPC: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储能站紧急稳定控制效果的方法,包括:确定区域间振荡模式的振荡周期内,电网联络线在无储能紧急稳定控制时初始的有功功率峰值点对应的时刻;获取储能站紧急稳定控制时的时间响应参数,根据时间响应参数,获取功率提升量的最大能力值;确定电网联络线在有储能紧急稳定控制时新的有功功率峰值点对应的时刻;根据初始的有功功率峰值点对应的时刻和新的有功功率峰值点对应的时刻,确定储能站紧急稳定控制的时间效果指标;根据时间效果指标和功率提升量的最大能力值,获取不同储能站应用于紧急稳定控制的效果指标,确定储能站紧急稳定控制效果,解决现有技术在评估储能站紧急稳定控制效果时,考虑因素不全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6953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661489.X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吉平 , 李媛媛 , 张鑫 , 宋云亭 , 郑超 , 唐晓骏 , 陈湘 , 霍启迪 , 罗红梅 , 谢岩 , 李晓珺 , 申旭辉 , 李立新 , 张志强 , 吕思卓 , 李晶 , 王青 , 丁剑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短路电流影响的新能源并网规模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一个基本单元规模的新能源场站电磁暂态模型,以精细化地确定新能源场站对电网产生的短路电流影响值;利用基本单元规模的新能源场站搭建电网仿真模型;根据每个变电站断路器的遮断容量确定该变电站对应的短路电流安全裕度;确定电网在当前开机数量的新能源场站全出力情况下电网的每个变电站的第二短路电流;以及根据第二短路电流确定新能源并网规模。本发明为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以短路电流安全裕度为约束条件的确定新能源并网容量的方法,避免了新能源的无序开发,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为电力系统运行和规划人员提供了实际的指导建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