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火花间隙GAP快速合闸的串联补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224874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1040497.4

    申请日:2019-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火花间隙GAP快速合闸的串联补偿装置,该装置包括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MOV、电容器C、火花间隙GAP、放电阻尼器RL和快速开关K0。所述氧化锌非线性电阻器MOV和快速开关K0均并联在电容器C的两端。所述火花间隙GAP的进线端接电容器C的进线端,出线端接放电阻尼器RL的进线端。所述放电阻尼器RL的出线端接电容器C的出线端。所述电容器C的进线端作为该装置的进线端,出线端作为该装置的出线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等优点,能够改善线路的电压质量,加大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电能的综合利用率。

    一种盘式空心电抗器
    9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29107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21035262.6

    申请日:2019-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式空心电抗器,包括环氧内筒,所述环氧内筒上开设可供进线铜铝过渡排插入的凹槽,进线铜铝过渡排焊接在铝片的一端上,铝片上包裹含云母的胶质绝缘材料并缠绕在环氧内筒上,铝片的另一端上焊接出线铜铝过渡排,不锈钢钢箍将出线铜铝过渡排和包裹含云母的胶质绝缘材料的铝片紧紧箍住,不锈钢钢箍上设置用于插入环氧连接头的安装部,环氧连接头上开设与连接螺栓相配合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既保证了电抗器内部的绝缘性要求,又减小了电抗器受到冲击时发生形变的几率,增强了空心电抗器整体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寿命,从而减少了许多不可控的灾难。

    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433749U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21003035.0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解耦装置,包括用于隔离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的电容器C、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限流电抗器L、用于快速退出电容器C的主快速开关K0和辅快速开关K1;所述电容器C的进线端接变压器中性点A,电容器C的出线端接地,所述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并联在电容器C的两端,所述限流电抗器L的进线端与电容器C的进线端相连,限流电抗器L的出线端与主快速开关K0的进线端相连,主快速开关K0的出线端与电容器C的出线端相连,所述辅快速开关K1并联在主快速开关K0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简单耐用等优点,能有效隔离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可保证变压器中性点为小阻抗接地。(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直流电容器快速充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142904U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20516105.6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容器快速充电装置,包括电源Us、变压器T、二极管VD、电抗器L、熔断器FU、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和电容器C。所述电源Us的两端分别接变压器T原边的两端。所述变压器T副边的一端接二极管VD的正极,另一端接电抗器L的进线端。所述二极管VD的负极接电容器C的进线端。所述电容器C的出线端接所述电抗器L的出线端。所述熔断器FU与氧化锌非线性电阻MOV串联后并联在电容器C的两端。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电容器C的快速充电,且通过调节变压器T和电源Us的输出,能够实现电容器C充电电压的可调性。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等优点。

    一种基于取能CT的高压平台供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078718U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20516125.3

    申请日:2018-04-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取能CT的高压平台供电装置,包括取能CT、电流电压转换器、充电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和负载。所述取能CT的一次端接高压线路,取能CT的二次端接电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电流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接充电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接逆变器的输入端。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接负载。所述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接逆变器的输入端的正负极。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取能CT不断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能有效保证蓄电池储存的电能满足高压平台上负载的用电需求。

    一种高压吸能型FU串联补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835064U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20195945.7

    申请日:2018-0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吸能型FU串联补偿系统,包括第一隔离刀闸G1,第一隔离刀闸G1、第三隔离刀闸G3的进线端均接系统进线端AL1,第一隔离刀闸G1的出线端分别与吸能型熔丝FU、高速涡流开关K0的进线端相连,吸能型熔丝FU的出线端与串联电容器C的进线端相连,串联电容器C、高速涡流开关K0的出线端均与第二隔离刀闸G2的进线端相连,第二隔离刀闸G2、第三隔离刀闸G3的出线端均接系统出线端AL2,可控硅SCR并联在高速涡流开关K0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通过串联电容器C能有效提高负载侧电压质量,改善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加大送电距离和增大输送能力,从而提高了电能的综合利用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偏磁接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7200270U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21137987.7

    申请日:2017-0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流偏磁接地装置,包括隔离开关G1、放电阻尼器RL、电容器C、高速涡流开关K0以及非线性电阻FR;所述隔离开关G1,其进线端接三相变压器的中性点,其出线端分别与高速涡流开关K0的进线端、放电阻尼器RL的进线端、非线性电阻FR的进线端相连;所述放电阻尼器RL的出线端接电容器C的进线端;所述高速涡流开关K0的出线端、电容器C的出线端及非线性电阻FR的出线端连接在一起后共同接地。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性较高、隔直效率较高、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保证变压器中性点安全可靠的运行。

    一种基于多片AD7606多线路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71463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394807.7

    申请日:2017-04-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多片AD7606多线路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包括多片AD7606组成的信号采集模块、主控模块、继电器开出模块、串口通信模块及人机交互模块,所述串口通信模块及人机交互模块与主控模块交互连接,所述主控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主控模块的输出端与继电器开出模块的输入端相连。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多片AD7606多线路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电路简单、抗干扰性强,提高了选线的速度及准确性。继电器开出模块采用可光耦隔离,防止信号接错导致控制平台损坏,提高了系统可靠性,满足了现代电网日益智能的发展要求。

    一种爆炸桥型零损耗限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575146U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20101927.3

    申请日:2017-01-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爆炸桥型零损耗限流系统,包括爆炸桥FSR、快速投退控制系统、限流电抗器L及放电阻尼器RL,所述放电电抗器L的进线端经隔离刀闸G1与配电柜的进线端AL1相连,其出线端与放电阻尼器RL的进线端相连,放电阻尼器RL的出线端经隔离刀闸G2与配电柜的出线端AL2相连,所述爆炸桥FSR的进线端与放电电抗器L的进线端相连,其出线端与放电阻尼器RL的出线端相连,所述快速投退控制系统用于短路故障后短接放电电抗器L。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放电系统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过放电电抗器L能有效限制短路的强度,大大减小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避免了因停电检修带来经济损失。(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串联谐振母线残压保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724858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584521.0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谐振母线残压保持装置,包括放电阻尼器RL,放电阻尼器RL与第一高速涡流开关K0串联后分别与谐振电容器C、可控硅SCR并联,且该并联端的一端与第二高速涡流开关K1的一端相连,第二高速涡流开关K1的另一端接母线;该并联端的另一端与母保电抗器L的一端相连,母保电抗器L的另一端接负载。本实用新型具有动作快、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母线残压保持装置能在200us内投入母保电抗器,该条馈线的短路故障电流限制到该条馈线的额定电流的大小,防止短路故障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有效保证母线在馈线支路短路故障时的不失压,又可以实现短路故障切除后母保电抗器的零损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