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932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07293.3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26 , G06V40/20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员安全风险静默监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处理;(2)模型设计;(3)模型训练;(4)模型评估;(5)人员检测;(6)安全风险行为辨识;(7)安全风险事件辨识;本发明通过YOLOv6作为基础网络模型,识别出视频流中包含作业人员的图像帧,进一步结合时序信息和电子围栏对作业人员未穿工装、未穿安全帽、吸烟三种安全风险行为和作业人员快速移动、快速聚集两种安全风险事件进行识别,可在行为发生或者事件发生时实现秒级识别,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83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87156.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10/0639 , G06F17/15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维参量的变电设备健康状态综合评估方法,包括:首先,进行数据探索,判断数据质量;其次,结合历史同工况数据,预测设备发生故障的置信度,实现横纵向信息联动分析;每个参量赋予劣化程度和变权重两个指标衡量;再次,采用改进的AHP综合评价法构建变电设备多维参量综合评分模型;最后,通过隶属函数将变电设备健康状态数字化描述,得到变电设备健康状态等级,从而形成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健康状态精准评估。本发明实现了变电设备健康状态综合评价,使变电设备整体状态掌握更加清晰,状态变化趋势更加明确,从而及早发现缺陷和故障的征兆,有针对性的指导运维检修,减少处理问题的时间,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52113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010868383.X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链路层报文单粒子效应容错方法及装置,通过在FPGA链路层中增加报文实时回读通道,对实时回读报文与原始应用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数据出错后基于两种错误处理方法实现了通信链路层报文传输过程的单粒子效应的容错处理。本发明所述方法不依赖于外部处理器,可避免因单粒子效应影响FPGA带来的SV、GOOSE报文误输出、引起保护误动等严重问题,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二次设备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87923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884499.2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全封闭插箱的传热单元,包括插件面板、框架、散热器和盖板;所述插件面板拼接在所述框架的U型开口处,所述框架的上面覆盖所述盖板,所述插件面板、框架、控制电路板和盖板包围形成一个可插拔的箱体;在箱体空腔内设置所述散热器,框架底部开设有与散热器的导热面匹配的开口,所述散热器的导热面朝向开口暴露在外以接触发热单元;在插件面板上并排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箱体空腔内位于散热器远离插件面板的一端设置有至少两组风扇,其中一组风扇正对进气口,另一组风扇正对出气口。本发明实现了散热器件与发热元件分体安装,传热单元可以带电插拔,传热单元中散热元件维护不影响设备运行,延长了设备连续运行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552590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299597.X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内存错误纠正技术领域的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内存位翻转的检测恢复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二次设备因内存位翻转而导致设备功能或结果异常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预设的ECC段长度对应用程序加载时应用程序运行区进行ECC校验码计算,获取应用程序加载时应用程序的段数据的ECC校验码;按预设的ECC段长度对应用程序运行时应用程序的段数据进行ECC校验码计算,获取应用程序运行时应用程序的段数据的ECC检验码;对ECC校验码与ECC检验码进行比对;如果根据比对结果判定应用程序运行时应用程序的段数据发生单比特位错误,对发生错误的比特位进行纠正。
-
公开(公告)号:CN11218173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931932.3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FPGA芯片内定值及参数单粒子效应的检错装置及方法,针对在电力二次装置内的FPGA芯片须配置的平台定值、参数等重要数据,通过三模冗余架构与时间反馈冗余架构相结合的架构实现了定值、参数等配置数据单粒子效应错误的监视与错误恢复。本发明实现了错误数据不出口及错误数据的即时恢复,解决了单粒子效应影响配置数据引起的误动、拒动或误操作等严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问题,同时,不依赖于外部处理器。
-
公开(公告)号:CN11175275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0572182.5
申请日:2020-06-2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关键数据冗余存储及可靠性恢复系统及方法,实现变电站二次设备继电保护关键数据的可靠备份以及装置异常时的可靠恢复,具有低成本,不影响CPU运行效率,备份数据可靠性高,易于嵌入式设备实现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053737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849103.0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并行处理的软错误实时检错与恢复方法及系统,将被保护RAM空间分成多个被保护区域;将所有被保护区域分成1个或多个级别,最高级别为每个中断周期完成一次检错与恢复功能;其他级别为多个中断周期完成一次检错与恢复功能;将各级别被保护区域注册生成与级别数量相应的链表,将各链表及链表中被保护区域备份至少两份到其他RAM空间;并行处理各级别链表及链表中各被保护区域的检错与恢复本发明能够实现关键场景下高重要等级的数据在控制系统单个中断节拍内完校验、裁决和纠正恢复,同时不依赖CPU处理器自身,可以实时并行处理,能够实现CPU处理器RAM存储器多个位置同时异常变位时在线实时检错纠错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285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35468.3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5K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总线板浮动式减振插箱及其安装方法,插箱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侧板以及总线板,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靠近前端面对面均设置有前横梁,前横梁上设置有滑槽,上顶板和下底板的滑槽内均设置沿滑槽滑动的滑块,所述总线板上下两端均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内侧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总线板沿垂直于滑槽方向移动,所述总线板内侧设置总线板连接器插座,总线板连接器插座用于连接插件印制板。总线板与插箱外壳通过滑块和滑槽连接,当插箱受到振动时,总线板和总线板上的插件会同步相对插箱移动,使两者的相对位移得到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827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87499.0
申请日:2022-04-1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4N7/18 , H04L41/0226 , H04L67/025 , H04L6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厂站端全景数据与监控系统应用的动态联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厂站端的全景模型数据中增加各数据的属性值,并通过一体化组态配置器对全模型数据进行源端管理,一体化组态配置器以模型记录接线端子信息(reference)为关键字,实现模型数据属性与监控数据库记录域的映射,通过模型数据与监控数据库的映射关系,进而自动实现对监控系统数据库数据和数据属性的一次性修改,监控系统各应用与数据库模型数据的动态关联,自动识别数据库数据和数据属性的变化,实现数据的动态加载。该方法减少了运维人员多处、重复修改数据的工作量,降低了人为干预的错误风险,提高运维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