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0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42675.8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模拟发动机缸内压力与湍流强度的喷雾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动力与能源工程领域。解决现有模拟装置调节压力、湍流强度有限以及湍流模式单一无法为内燃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的问题。一种模拟发动机缸内压力与湍流强度的喷雾测试装置,包括:定容燃烧弹,壁面上设置喷油装置且喷油装置的喷油口插置于定容燃烧弹内腔内;湍流强度控制组件,设置有多个且沿圆周均布设置在定容燃烧弹外壁上用于改变定容燃烧弹内腔内湍流状态;减压装置,与定容燃烧弹排气口相连用于减小定容燃烧弹内腔内压力;湍流强度控制组件包括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和螺旋桨,伺服驱动器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螺旋桨设置在定容燃烧弹内。它主要用于模拟发动机缸内不同湍流模式的喷雾的测试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7869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498976.1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裂化制氢和高低压联合喷射的动力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属于动力能源技术领域。解决氨燃料着火温度和压力过高使其难以应用的问题。包括等离子体催化氨裂化重整模块和内燃机气缸模块,所述等离子体催化氨裂化重整模块与内燃机气缸模块建立连接,等离子体催化氨裂化重整模块用于实现燃料的催化,内燃机气缸模块用于引燃燃料做功。本发明的等离子体催化氨裂化重整模块通过纯氨部分裂化重整制氢的方式,将燃烧难度较大的氨气在燃料供给阶段现场转化为着火界限较宽的氢气,形成燃烧边界条件较低的富氢氨气,并省去了直接掺氢助燃方式的氢气储运难题,使得氨燃料在作为零碳新能源在动力装置的应用上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823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19429.1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02B33/36 , F02B33/44 , F02B39/04 , F04C18/10 , F04C29/12 , F04C29/00 , F02M21/02 , F02D41/00 , F02D41/40 , F02D41/08 , F02M35/10 , F02B3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转子型发动机高压供气装置,转子增压器外壳上开设多个低压进气端口和多个高压排气端口,低压进气端口和高压排气端口环绕外壳内壁交错设置,高压气体供气管一端通过管路连通缸内直喷气阀,另一端通过共轨管分别连通高压排气端口;所述低压气体进气管一端用于进入空气/气体燃料,另一端通过共轨管分别连通低压排气端口;所述转子的外表面至少部分能够抵在转子增压器外壳的内周面,每个空腔区域分别经历多次低压进气端口和高压排气端口,在低压进气端口进气压缩,至高压排气端口排气;转子侧表面与转子增压器外壳之间的容积变化而压缩气体。还公开利用所述高压供气装置的双燃料发动机和大功率发动机。
-
公开(公告)号:CN116975507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810015.3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改进退火算法的柴油机多工况智能标定赋权方法,涉及柴油机燃烧性能分析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AHP的过程中常要对所构建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未通过一致性检验,常需要手动调节权重,会破坏专家系统给出的初始权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判断矩阵修改方法,包括:将判断矩阵输入至退火算法;根据预设降温系数降低当前退火算法的温度的步骤;对所有点组进行扰动的步骤;若经过扰动的输入量当前的目标函数小于未经过扰动时的目标函数,则接受该经过扰动的点组作为最佳点组的步骤;输出当前结果作为修改结果的步骤。在面向数字孪生柴油机的柴油机模型优化算法的背景下,提供了一种结构化和客观的权重分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9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32990.7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3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船用低速机扫气过程缸内气体热力学状态的预测方法,属于动力能源领域,包括:确定船用低速机机型,根据机型搭建扫气过程模型;根据扫气过程模型,联立三大方程得到用于描述扫气过程的温度微分方程;根据温度微分方程计算进排气质量流量,对进排气质量流量进行简化得到进排气质量流量均值;根据扫气过程模型将扫气过程划分为多个阶段,并设计热力学公式对多个阶段进行描述;根据多个阶段的热力学公式和进排气质量流量均值分别计算多个阶段缸内气体热力学状态。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适用于对船用低速机二冲程直流扫气式结构的多种热力学参数的快速稳健预测,为后续喷雾燃烧提供初始边界条件,为数字化低速机系统提供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756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32977.1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低速机扫气过程缸内涡流角动量的预测方法及其预测系统。步骤1:根据发动机机型,搭建直流扫气缸内涡流速度场;步骤2:根据直流扫气缸内涡流速度场,利用改良的Sigmoid函数来模拟速度场,以此来描述涡流在缸内的周向速度变化情况;步骤3:根据涡流在缸内的周向速度变化情况,计算理论涡流角动量;步骤4:根据气体质量流失情况,计算其导致的涡流角动量损失;步骤5:根据摩擦应力公式,计算壁面摩擦导致的涡流角动量损失;步骤6:根据涡流能量的转化,计算涡流内剪切导致的角动量损失。实现对船用低速机二冲程直流扫气式结构的涡流水平的快速稳健预测,为低速机喷雾燃烧提供初始边界条件,为发动机数字化提供模型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611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55307.7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10
Abstract: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数字孪生柴油机模型自标定方法、装置和数字孪生柴油机模型,涉及柴油机燃能分析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没有一种算法能够进行快速自标定,实现快速且精准地校准数字孪生模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数字孪生柴油机模型标定方法,包括:采集柴油机气缸参数并预处理;将缸压曲线离散为至少三个点,作为粒子群算法的输入量;采集粒子群算法的第二输入量;确定粒子群算法中初始粒子组位置;计算当前各粒子的个体最优解的计算步骤;根据个体最优解,对粒子进行迭代,至满足预设迭代条件的步骤;通过迭代后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标定的步骤。适合应用于快速而精确的完成船用柴油机的数字孪生模型中参数的标定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9358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1534151.6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倒拖缸压和扭矩信号的缸内压力重构方法。属于发动机电子控制领域。该方法首先将动力系统进行一定的简化,得到轴系扭矩的简化模型;进行曲柄连杆运动力学分析,结合等效力矩确定缸内气压与扭矩之间的关系;引入参数t(θ),用实际气体压力扭矩Tc和计算的气体压力扭矩Tc_res对t(θ)进行修正;将倒拖压力pm、修正后的t(θ)与曲柄连杆运动学模型结合,进行缸压重构并输出。并以GT‑Power搭建的柴油机单缸的模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5226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55306.2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船用内燃机燃烧数字孪生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涉及柴油机燃烧性能分析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尚未提出过一种面向数字孪生的船用柴油机燃烧模型,实现快速且精准地校准数字孪生模型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划分内燃机工作过程,并定义为至少两个步长的步骤;得到喷入内燃机的气缸中的燃料的湍动能的步骤;得到每个步长的气缸内部湍动能密度的步骤;得到每个预设时刻可贡献于燃烧的燃料质量的步骤;得到气缸内部的滞燃期的步骤;根据气缸内部湍动能密度和燃料质量,得到气缸内部整体放热率的步骤;根据燃料的湍动能、气缸内部整体放热率和滞燃期,得到数字孪生模型的步骤。适用于克服船用柴油机的数字孪生模型中的实时仿真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8730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389792.7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定容弹的船用重油蓄压器装置,属于重油蓄压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高压油源适用范围局限的问题。它包括增压系统、重油循环系统和清洗系统,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增压器、气动增压泵和氮气瓶,所述增压器内部设置有移动活塞,通过移动活塞将增压器分成高压腔、活塞区和低压腔,所述高压腔上设置有低压进油油路和高压出油油路,所述低压进油油路与重油循环系统相连,所述高压出油油路通过高压油管与喷油器相连,所述氮气瓶与气动增压泵入口相连,所述气动增压泵的出口分为两个气路,两个气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气控阀和第二气控阀,两个气路分别连接低压腔的上下两端。它主要用于喷雾燃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