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596342U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720330913.9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频率可调的微波吸收器,包括:介质基板、防透射层、谐振单元组,多个谐振单元组彼此间隔的排列在介质基板顶面,所述介质基板背面设置有防透射层;所述谐振单元组包括:第一金属横条、第二金属横条,所述第一金属横条与第二金属横条平行排列,第一金属横条与第二金属横条之间设置有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金属竖条、第二金属竖条,所述每组第一金属竖条、第二金属竖条末端之间通过变容二极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频率可调的微波吸收器,通过外加反响偏置电压改变其等效电容,实现吸收频率在很宽的范围连续可调。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共形,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011022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1195562.8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NaCl溶液的可重构电磁屏蔽体,采用全新结构设计,自屏蔽本体的内表面至其外表面方向,依次设计包括封装玻璃层、空气空腔层、第一匹配媒质层、第二匹配媒质层,并结合经泵浦装置相连内置NaCl溶液的溶液器,通过NaCl溶液对空气空腔层的注入或移出,实现对电磁屏蔽体的重构,保证电子信息系统在正常电磁条件下的通信电磁信号传输、以及强电磁干扰条件下具有的电磁防护,获得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双重功能;并进一步设计了基于此的系统,通过强电磁信号侦测装置对所处环境中的强电磁信号强度进行侦测,智能触发对NaCl溶液的控制,实现针对电子信息系统的双重功能的自动切换,有效提高所设计可重构电磁屏蔽体的实际应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897637U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921971229.4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Q1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化不敏感的SIW交叉极化转换器,采用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和人工电磁结构相结合,用于将任意方位极化的线极化电磁波转换到交叉极化方位。谐振单元由两部分复合构成:两片矩形铜质贴片,一块绝缘F4B介质基板。人工周期电磁结构单元由覆铜基板上刻蚀90度旋转对称的四个矩形孔构成,并在周期单元边界周期性开凿通孔并边缘镀铜。极化转换机制为:当5.8GHz、任意方位极化的线极化波正入射到该结构正面时,通过磁耦合产生谐振,将入射波能量耦合到SIW腔体内,再经过背面旋转了90度的四个矩形孔辐射到透射空间,从而完成90度的极化转换。与传统的极化转换装置相比,优势在于结构简易、极化不敏感、插入损耗低、极化转换效率高、制备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8939148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2011829.8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Q15/24
Abstract: 一种使任意方向电磁波极化偏转固定角度的极化转化器,该极化转化器采用立体的人工电磁结构,用于将任意入射方向电磁波的极化角度偏转固定角度,包括总谐振阵列,所述总谐振阵列包括20乘20个周期性谐振单元,每个谐振单元沿着正交方向规则排列;每个谐振单元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与中段呈L形排列,后段垂直于前段与中段所在的平面并与中段的末端连接,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尺寸相同且呈对称方向排列;还包括金属地基板和填充在金属地基板中的绝缘体铁氟龙,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分布在金属地基板的两面,中段贯穿金属地基板;本实用新型能将任意方向电磁波极化固定偏转π/2-2*φ角度,结构简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39147U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822011828.3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Q15/24
Abstract: 一种使任意方向电磁波极化偏转90度的极化转化器,包括20乘20个周期性排列的谐振单元,采用立体的人工电磁结构,用于将任意入射方向电磁波的极化角度偏转90度;每个谐振单元包括4根相同结构但排列方向不同的柱体,金属地基板和填充在铜基板中的绝缘体铁氟龙;4根结构相同但排列方向不同的柱体分别为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以及第四柱体;第一柱体包括两根第一L形柱体和第二L型柱体,第二柱体的排列方向与第一柱体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方向一致,第三柱体的排列方向与第二柱体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方向一致,第四柱体的排列方向与第三柱体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方向一致;比传统的极化转换器,结构简单,适应任意入射角度,损耗小,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806366U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20606360.X
申请日:2018-04-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重构的RFID天线,属于电磁场与天线技术领域。由多个天线单元沿着一个方向排列构成,每个天线单元为五层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贴片、上基板、金属接地板、下基板和馈电网络,每层同一位置处开有通孔,贴片和馈电网络经该通孔由中空的金属管连接,每个天线单元的馈电网络上设有PIN二极管,PIN二极管串溃于馈电网络上,通过加载正向或反向电压使它们导通或者截止,从而使多个天线单元依次工作。具有结构简单、易加工、功耗低可通过调节单元结构的数量方便地调整谐振频率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62027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459958.6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Q15/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面结构电磁波极化转换器,所述第一谐振单元彼此间隔的排列在第一介质层顶面,所述第二谐振单元与第一谐振单元相对应彼此间隔的排列在第二介质层背面;所述第一谐振单元设置为竖直开口金属条,竖直开口金属条开口处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金属化通孔;所述防透射层上对应每组金属化通孔位置均设置有过孔,第一谐振单元的一对金属化通孔分别依次穿过第一介质层、防透射层上过孔、第二介质层、第二谐振单元的水平开口金属条的开口处两端上。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极化转换器相比结构简单、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962012U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20451883.7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面结构电磁波垂直极化到水平极化转换器,所述第一谐振单元彼此间隔的排列在第一介质层顶面,所述第一介质层底面、防透射层、第二介质层顶面依次连接,所述第二谐振单元与第一谐振单元相对应彼此间隔的排列在第二介质层背面;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的金属框内竖直设置有开口的金属条,金属条两个自由端上呈中心对称方式设置有金属化通孔;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的金属框内水平设置有开口的金属条;所述第一谐振单元上两个金属化通孔依次穿过第一介质层、防透射层上过孔、第二介质层、第二谐振单元金属框内金属条的两个自由端。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极化转换器相比结构简单、效率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099534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045371.2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2J5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能量捕获器,所述电磁能量捕获器包括一体成型的铜基板和射频基板、馈电网络以及预设数量的线极化电磁吸波结构,其中,所述预设数量的线极化电磁吸波结构分布于所述铜基板上,所述馈电网络刻于所述射频基板底部,所述铜基板与所述馈电网络通过匹配负载相连;各个所述线极化电磁吸波结构产生的表面电流通过开设于铜基板上的通孔导出至所述馈电网络,所述馈电网络中包括与所述预设数量的线极化电磁吸波结构一一对应的馈电单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能量捕获器,能够高能量采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753669U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20475646.X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2J5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输能接收装置,包括基板、线极化电磁能量接收机构以及匹配负载,所述基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线极化电磁能量接收机构由弯曲的铜导线构成,所述铜导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段、第二段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一段贯穿所述通孔并与位于所述基板下表面的所述匹配负载相连,所述线极化电磁能量接收机构与所述匹配负载构成LC振荡回路,所述第一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三段的长度,所述第二段的长度小于所述基板的较长边的长度,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为等效地平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输能接收装置,能够提高对电磁能量的采集效率,以提高无线输能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