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11664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1109155.8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复合表面层的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的改性高镍正极材料包括高镍正极材料、位于所述高镍正极材料表面的复合层;复合层包括pillar层与Li‑Zr‑PO4层。该复合表面层稳定了材料层状结构,同时抑制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间副反应的发生,进而改善高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0441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1811492516.7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10/0525 ,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镍正极材料以及提高高镍正极材料储存性能的方法。所述高镍正极材料以化学式LiNixCoyMnzAl1‑x‑y‑zO2表示;其中,0.5≤x<1,0<y<0.5,0<z<0.5,1‑x‑y‑z>0。所述方法是将含锰无机盐、含铝无机盐、LiOH·H2O与高镍前驱体混合,加入乙醇研磨均匀,得到固体粉末混合物;对所得的固体粉末混合物先进行预煅烧,然后升温进行煅烧,得到所述高镍正极材料。该发明所述方法有效抑制了高镍正极材料与空气中水分、二氧化碳的副反应,改善了材料表面稳定性,从而提高材料的储存性能,有利于高镍正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89060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906838.X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18650型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的充电方法,所述方法是对于处于低温下的电池设置预放电阶段、脉冲激活充电阶段和恒流恒压充电阶段;在各充电阶段分别检测电池的状态,并根据检测到的各单体电池的状态,顺次调整各阶段的充电设置参数;所述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低温下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容量,缩短充电时间,延长循环寿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11412B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611147525.3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储能电池领域。所述正极材料是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利用络合的方法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表面制备出沉积厚度均匀的NaZr2(PO4)3包覆层;而且通过改变NaZr2(PO4)3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质量比,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结构及排布的包覆层。NaZr2(PO4)3包覆层的存在对Li+的迁移扩散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进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电化学性能提升;本发明所述的复合富锂锰基正极材料能够实现电池的高倍率充放电,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1166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09155.8
申请日:2019-11-13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复合表面层的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的改性高镍正极材料包括高镍正极材料、位于所述高镍正极材料表面的复合层;复合层包括pillar层与Li-Zr-PO4层。该复合表面层稳定了材料层状结构,同时抑制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间副反应的发生,进而改善高镍三元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90600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0906838.X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18650型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的充电方法,所述方法是对于处于低温下的电池设置预放电阶段、脉冲激活充电阶段和恒流恒压充电阶段;在各充电阶段分别检测电池的状态,并根据检测到的各单体电池的状态,顺次调整各阶段的充电设置参数;所述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低温下18650型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容量,缩短充电时间,延长循环寿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33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492423.4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表层包覆钨酸锂及掺杂W的三元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中前驱体的制备采用的是目前工业化的氢氧化共沉淀法,方法简便、生产成本低、工艺条件温和。本发明中所述的制备表层包覆钨酸锂及掺杂W的三元正极材料采用一步法实现,即在前驱体与锂盐混合的过程中加入钨源,再加高温煅烧得到,制备方法简单。所述表层包覆钨酸锂及掺杂W的三元正极材料可以改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因表层结构不稳定而导致材料整体循环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中利用包覆及掺杂两者协同作用改善三元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结构稳定性,从而得到高性能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8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796089.5
申请日:2018-07-19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层和体相掺杂Mo元素的NCM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储能电池领域。以所述材料以总体质量为100%计,表层和体相掺杂M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5~2%,其余为NCM三元正极材料。所述方法为:向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钼酸铵和LiOH·H2O的混合物加入乙醇研磨混合均匀,得到磨干后的材料;将磨干后的材料进行煅烧,首先在500~550℃下预煅烧300~400min,然后在700~750℃下煅烧800~900min后得到。Mo元素的掺杂能够稳定材料结构,降低电荷转移阻抗,从而改善材料电化学性能。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工艺及技术容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9168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39604.6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的原料中包括下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一种或多种,以及硅纳米颗粒:其中,两个-OH为邻位、间位或对位,优选为间位;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所述取代基选自C1-C4的烷基、卤素、烯基或芳基;R2相同或不同,彼此独立地为H、C1-C4的烷基、卤素、烯基或芳基。本发明利用所述化合物的高导电性和特殊的粘性,在保持硅纳米颗粒高循环容量的同时,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其简易的“类溶胶-凝胶”制备方法,在满足锂电正极材料对负极容量需求的同时,更实现了商业化规模生产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1609884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089424.9
申请日:2009-07-20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SnS2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工电极材料制造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是将硫代乙酰胺加入到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将五水合四氯化锡溶于浓盐酸中,然后再将两者进行混合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加入到自升压反应釜中,密闭;反应完成后,将反应釜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将含有黄色沉淀的混浊液进行抽滤、洗涤、烘干,得到SnS2材料。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参数容易控制,所得的SnS2材料物相纯度高,具有良好的形貌结构,颗粒尺寸小、分布均匀,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中展示了高的充放电比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