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9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2198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454233.1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数据监测模块、均衡模块、驱动模块等。多节电池单体串联或并联组成电池模块。数据监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每一个电池单体相连,数据监测模块的输出端与通信模块的输入端相连,通信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模块输入端和显示模块输入端相连。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输入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均衡模块由底层均衡单元和顶层均衡单元组成,底层均衡单元和顶层均衡单元的输入端均与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底层均衡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池单体连接;顶层均衡单元的输出端和电池模块相连;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单体之间通过底层均衡单元进行能量均衡,电池模块之间通过顶层均衡单元进行能量的均衡。

    非隔离取能型有载调压变压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7130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06319.8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非隔离取能型有载调压变压器,旨在解决如何使有载调压变压器实现无级调压并提高有载调压的速度与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的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一次侧包括至少一相与电网的供电线路连接的有载调压装置,有载调压装置包括一次侧绕组、绕组投切模块和电能变换模块,一次侧绕组包括共磁芯的主绕组、无级取能绕组和有级绕组。绕组投切模块可以对有级绕组进行投切控制,电能变换模块可以对无级取能绕组的绕组电压进行电能变换并将电能变换后的绕组电压通过供电线路施加到一次侧绕组上,从而实现对一次侧绕组的绕组电压进行无级调节。同时,基于柔性开关中的电力电子器件能够快速且可靠地对有级绕组进行投切控制。

    蜂巢状多站融合配电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975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617633.2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蜂巢状多站融合配电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旨在解决如何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配电网系统包括多个局部电网单元,每个局部电网单元内每个多站融合单元的多个电力功能站通过柔性多状态开关相互连接,每个柔性多状态开关分别与公共连接点连接并且每个柔性多状态开关顺次地相互连接,每个柔性多状态开关还分别与其他局部电网单元内的一个柔性多状态开关连接,以使局部电网单元相互连接形成蜂巢状组网结构。每个多站融合单元既可以相互独立运行、潮流互济,也可以由上一级电网层提供功率支撑,从而提高配电网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灵活性。

    直流潮流控制器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527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351430.8

    申请日:2021-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直流潮流控制器,旨在解决如何实现潮流控制与电流阻断的功能复用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流潮流控制器包括逆变模块、整流模块和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整流模块输出直流电压进行直流潮流控制;对整流模块中功率子模块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导通/关断控制,以利用整流模块的桥臂电感进行限流控制;对整流模块中功率子模块的功率半导体器件进行关断控制,以利用功率子模块的直流母线电容进行断流控制。基于上述拓扑结构与控制方式可以使直流潮流控制器同时具备直流潮流控制、限流和断流等多种功能,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复用潮流与电流阻断的缺陷。

    一种串联逆变器的复合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0752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910902662.0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逆变器的复合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获取负载电压、滤波电容电压及电感电流;将负载电压、滤波电容电压及电感电流进行坐标系变换,得到负载电压的反馈值、滤波电容电压的反馈值及电感电流的反馈值;根据额定负载电压与负载电压反馈值的差值进行负载电压外环控制计算,得到电感电流内环控制的给定值;根据电感电流内环控制的给定值与电感电流反馈值的差值进行电感电流内环控制计算,得到滤波电容电压内环控制的给定值;根据滤波电容电压内环控制的给定值与滤波电容电压反馈值的差值进行电压内环控制计算,得到补偿电压;将补偿电压作为控制信号进行输出。通过实施本发明,实现了对电网电压平衡、不平衡跌落的补偿。

    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2989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10833024.8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包括第一直流端口、第二直流端口、多个第一MMC模块、多个第二MMC模块、多个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端口的第一电极连接;多个第一MMC模块串联形成第一串联支路;多个第二MMC模块串联形成第二串联支路;每个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串联顺序相同的第一MMC模块和第二MMC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电感器与第二电感器正向耦合且共用磁芯。本发明有效降低了变换器的开关损耗,提高了输出电压等级。

    空间用大功率高变比高压直流变换器及光伏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11679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2010098049.0

    申请日:2020-0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流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空间用大功率高变比高压直流变换器及光伏发电系统,旨在解决如何将空间太阳能发电站输出的超大功率电能传输至高压直流母线并保证该直流母线稳定运行的问题。本发明中高压直流变换器包括多个直流变换模块,直流变换模块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联的直流变换子模块,每个直流变换模块的直流输入侧分别形成变换器的多个直流输入侧端口,而直流输出侧通过冗余开关顺次连接形成变换器的直流输出侧端口,以实现对直流变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串联升压,满足后面连接的微波发射器的传输需求。当直流变换模块发生故障时,可以导通相应的冗余开关将直流变换模块旁路,从而不影响微波发射器正常传输,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2989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833024.8

    申请日:2019-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基于MMC的双向直流变换器,该变换器包括第一直流端口、第二直流端口、多个第一MMC模块、多个第二MMC模块、多个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第一电感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端口的第一电极连接;多个第一MMC模块串联形成第一串联支路;多个第二MMC模块串联形成第二串联支路;每个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串联顺序相同的第一MMC模块和第二MMC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感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一电极连接,第一电容器和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与第二直流端口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电感器与第二电感器正向耦合且共用磁芯。本发明有效降低了变换器的开关损耗,提高了输出电压等级。

    一种电容缓冲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08092243B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711305707.3

    申请日:2017-12-11

    Abstract: 一种电容缓冲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由第一电感(L),第一电流通路(1),第二电流通路(2)和第一限压器件(100)构成的限压支路组成;第一电流通路(1)由第一电力电子开关模块(30)和第一机械开关模块(20)串联组成;第二电流通路(2)包括正向电流通路和反向电流通路,正向电流通路由第一电容单元(40)、第二电力电子开关模块(50)和第一二极管模块(60)串联组成;反向电流通路由第二电容单元(70)、第三电力电子开关模块(80)和第二二极管模块(90)串联组成。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可大幅加快故障电流的分断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