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整性的宏观取向介孔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62839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39626.3

    申请日:2007-04-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材料领域内的一种规整性的宏观取向介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配制溶胶-凝胶前驱液;(2)在洁净的玻板上滴加配置好的溶胶-凝胶前驱液,并在玻板表面形成一层厚度小于1毫米溶胶层;(3)在距玻板1厘米-25厘米的一边,加上一平行于玻板平面的移动气流,在气流的移动下,玻板上的溶胶层在5秒-15秒内形成宏观取向介孔薄膜。本发明避免碳黑污染,缩短制备时间,增强取向性,具有应用广等优点。

    荧光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8825C

    公开(公告)日:2009-11-11

    申请号:CN200710047939.3

    申请日:2007-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荧光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分子设计合成含有荧光基团的离子液体,然后对碳纳米管进行酸化、盐化处理,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荧光离子液体功能化到碳纳米管表面,得到荧光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碳纳米管。这种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控制,所得产品在254nm激发下发出蓝色荧光且具有较高的量子产率,可以作为特殊功能的纳米器件,如纳米光响应材料,生物探针,纳米荧光传感器,在电子和生物领域有着广泛地应用。

    宏观取向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5943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10040754.X

    申请日:2007-05-17

    Abstract: 一种宏观取向有序介孔二氧化硅薄膜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步骤:薄膜表面周期性微米或纳米沟槽微结构的制备;溶胶-凝胶前驱液的配制;介孔薄膜的制备。本发明的方法使得制备出的介孔薄膜有序性更加提高,同时,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控制、能够大规模生产,可应用于分子分离、传感器、催化剂载体、光电材料等领域。

    生物相容性的纤维素功能化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77261A

    公开(公告)日:2008-05-14

    申请号:CN200710047940.6

    申请日:2007-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生物相容性的纤维素功能化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纯化后超声分散在离子液体中;然后加入纤维素的离子液体溶液,通过非共价的物理作用使纤维素分子功能化到碳纳米管表面,得到生物相容性的纤维素和碳纳米管复合物。这种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易于控制,所得产品可以长期稳定分散于水中,并且表现出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细胞培养的基底,在生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种疏水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48650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610027414.9

    申请日:2006-06-08

    Inventor: 赵燕 路庆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性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将聚酰亚胺薄膜先进行表面修饰制得表面束缚银离子的聚酰亚胺薄膜,然后经热处理得到表面包覆银纳米颗粒的聚酰亚胺薄膜,再经过分子自组装修饰后得到疏水性聚酰亚胺薄膜。由于采用了在银纳米颗粒上自组装硫醇的方法,使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的接触角由80°增大到125°以上,并且通过改变热处理表面束缚银离子的聚酰亚胺薄膜的温度可以控制表面包覆银纳米颗粒的聚酰亚胺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进而可以调节聚酰亚胺薄膜表面的接触角在125°~168°的范围内变化。本法操作简便、易于控制、所需设备简单、能够大规模生产,可用于防水防污、无损输送、微流体等流域。

    全息光栅制作方法
    9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396C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1126563.9

    申请日:2001-08-28

    Abstract: 一种全息光栅制作方法,采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利用单光束与它在材料表面形成的表面扩散波干涉的原理,在材料表面形成直线型的沟槽结构,制作可变间距、可变深度的全息光栅,将选用的光栅材料清洗切割后,放到一个由计算机控制的移动平台上进行激光步进式线扫描,通过调节扫描的脉冲宽度、频率、入射角度、功率密度等工艺参数,在材料表面上得到规整的沟槽结构。本发明工艺简单,容易控制,材料可选范围较大,便于根据实际用途灵活选用,从而进一步控制成本。

    一种填装氢气吸附材料的储氢罐

    公开(公告)号:CN200975600Y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620045788.9

    申请日:2006-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填装氢气吸附材料的储氢罐,由罐体、裂分式上盖、盘管式换热器、裂分式网状粉体挡板和阀门组成。裂分式上盖可以分成两部分,分别连接到固定在罐体的滑杆上,可同时沿滑杆上下移动,裂分式上盖通过固定在罐体上的螺栓与罐体连接,二者之间采用线密封,裂分式上盖的两部分通过聚四氟乙烯进行面密封。裂分式网状粉体挡板可以分成两部分,通过压片固定到盘管式换热器上。换热器采用盘管式,增大了热交换面积和效率。采用裂分式上盖以及裂分式网状粉体挡板,可以完成裂分式上盖、裂分式网状粉体挡板和盘管式换热器的分离,便于吸附材料的填装和取出,并使储氢罐整体的安装和拆卸简单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