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013762A
公开(公告)日:2007-08-08
申请号:CN200710001718.2
申请日:2007-01-1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6/162 , H01M6/164 , H01M6/166 , H01M6/168 , H01M10/0566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2004/028 , H01M2010/4292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是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钴酸锂,充电至正极的电位达到4.4~4.5V(vs.Li/Li+)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改善了充电保存特性。本发明是具备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含有金属锂以外的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是,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主剂含有钴酸锂,在非水电解质中,含有0.1~10体积%具有醚基的化合物,以使充电至正极的电位达到4.4~4.5V(vs.Li/Li+)时的负极相对于正极的充电容量比达到1.0~1.2的方式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及负极活性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306634C
公开(公告)日:2007-03-21
申请号:CN200510007068.3
申请日:2001-04-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具有高的放电能力和优异循环特性,其特征包括含有与锂不能熔合的层,含有与锂能熔合的层,和插在所述层之间并含有这些金属的混合层。
-
公开(公告)号:CN1257567C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00817738.4
申请日:2000-10-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131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40 , H01M4/40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6/40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10/44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Abstract: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电极,具有吸收/放出锂的活性材料薄膜,例如通过隔层在集电器上提供的微晶硅薄膜或无定形硅薄膜,其特征在于,可以使隔层的材料与活性材料薄膜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762065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480007288.X
申请日:2004-0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0419 , H01M4/0426 , H01M4/0428 , H01M4/0438 , H01M4/0452 , H01M4/1391 , H01M4/64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非水性电解液二次电池,该电池抑制了电解液的分解,显示出了高充放电效率和优异的充放电循环性能。该二次电池包括集电器和通过CVD、溅射、蒸汽沉积、火焰喷镀或电镀沉积在集电器上的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的活性物质薄膜。该活性物质被形成在厚度方向上的裂缝分割成柱状物。该二次电池包括由底部附着在集电器上的柱状部分构成的负极、能够吸收和释放锂的正极和由非水性溶剂及溶解在该溶剂中的锂盐所构成的电解液。电解液包括通式(I)的化合物,其中,R1、R2和R3是可以彼此相同或不同的氢原子或各自选择性地具有取代基的烷基,R1、R2和R3可以是独立的取代基,也可以彼此键合成环。
-
公开(公告)号:CN1610980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02823205.4
申请日:2002-12-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1 , H01M10/0525 , H01M10/0561 , H01M2300/0022
Abstract: 具备正极、负极及非水电解液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上述正极包含硫,同时上述非水电解液包含熔点在60℃以下的室温熔融盐。
-
公开(公告)号:CN1534821A
公开(公告)日:2004-10-06
申请号:CN200410030224.3
申请日:2004-03-22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2/1653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300/0037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包括正极、负极、非水电解质及隔膜,其特征是,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锰酸锂,并且,所述隔膜的关闭温度在162℃以下,在120℃时的面积收缩率在15%以下或者是以15℃/min升温时的破膜温度和关闭温度的差在20℃以上,其中破膜温度>关闭温度。根据本发明,可以在由使用环境的温度上升或过充电引起的电池内部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使电池的安全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499663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200310103627.1
申请日:2003-11-0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34 , H01M4/131 , H01M4/131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使用由于内压上升而变形的外装体的密闭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使用可贮存、释放锂的材料作为负极材料,并使含有过渡金属Ni以及Mn且具有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氟后将其正极材料。使含有过渡金属Ni以及Mn且具有层状结构的锂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含氟后将其作为正极材料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减少了以充电状态高温保存时引起的气体的发生,抑制了由此产生的电池膨胀,从而提高了高温保存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405C
公开(公告)日:2003-08-06
申请号:CN97114882.1
申请日:1997-06-26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本发明碱性蓄电池的非烧结镍电极中,把金属钇粉末和/或钇化合物粉末加入含有由氢氧化镍芯和搀钠的钴化合物壳构成的复合颗粒的颗粒性活性材料中。因为金属钇粉末和/或钇化合物粉末防止钴扩散到氢氧化镍芯,本发明非烧结镍电极不仅在充放电循环的初始阶段而且在长时间使用上呈现高利用率。而且,因为金属钇粉末和/或钇化合物粉末增加氧过电位,本发明碱性蓄电池的非烧结镍电极尤其在高温下表现很满意的充电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413366A
公开(公告)日:2003-04-23
申请号:CN00817742.2
申请日:2000-10-20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池田博昭 , 藤本正久 , 藤谷伸 , 岛正树 , 八木弘雅 , 樽井久树 , 黑河宏史 , 浅冈贤司 , 松田茂树 , 堂本洋一 , 大下竜司 , 加藤善雄 , 中岛宏 , 吉田智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2/0207 , H01M4/04 , H01M4/13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40 , H01M4/405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4/58 , H01M4/667 , H01M4/70 , H01M6/40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10/44 , H01M2010/4292
Abstract: 一种用于可再充电锂电池的电极,其特征在于,把能够存储或释放锂的微晶或无定形硅薄膜等的活性材料薄膜,沉积在平板形集电器的相对着的表面上。
-
公开(公告)号:CN1099139C
公开(公告)日:2003-01-15
申请号:CN96117400.5
申请日:1996-12-07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3 , Y10S420/90
Abstract: 一种包括合金的吸氢合金电极,该合金含有第一种吸氢合金的颗粒A和结合在该颗粒A上的成分不同于该第一种合金的第二种吸氢合金颗粒B,具有在所产生的结合界面处形成的结合层C,该结合层C具有含第一和第二种合金的组分元素的新成分。在特定实施例中,具有CaCu5型组织的第一种吸氢合金颗粒A结合在具有ZrNi拉弗斯相组织的第二种吸氢合金颗粒B上。在另一实施例中,具有CaCu5型组织的第一种吸氢合金颗粒A结合在具有CaCu5型组织但成分不同于第一种合金的第二种吸氢合金颗粒B上。在又一实施例中,具有ZrNi拉弗斯相组织的第一种吸氢合金颗粒A结合在具有Zr-Ni拉弗斯相组织但成分不同于第一种合金的第二种吸氢合金颗粒B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