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配线架用熔配一体化托盘

    公开(公告)号:CN105629409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29432.1

    申请日:2016-0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52 G02B6/2556

    Abstract: 一种光纤配线架用熔配一体化托盘,由托盘和盖合在托盘上的盘盖组成,所述托盘与盘盖的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设置在托盘上的托盘卡脚和托盘卡板与设置在盖板上的盖板卡口和盖板卡板配合连接,所述托盘内部设置有导向板机构,及导向板机构中间安装有卡口,以及卡口上活动卡接有熔接保护管卡座,所述导向板机构的每个导向板单元顶部均设置有档纤块,所述导向板机构前端安装有多个适配器卡座,且适配器卡座与所述盘盖前端通铰链连接的盖板上的凹槽相配合。本发明新型的优点是:本发明新型光纤配线架用熔配一体化托盘将原来托盘上层和下层的储纤轮整合为一层,使得本光纤配线架用熔配一体化托盘重量轻便,使用更便捷,且适配器卡座也由原来的单一出纤方向变为可同时满足左右出纤通用的目的。

    外部防水侵入的光缆接头盒
    9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6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896243.8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外部防水侵入的光缆接头盒,具体涉及光缆接头盒技术领域,包括底盒、支框、双向螺杆以及同步定力防水机构;其中同步定力防水机构包括微型减速电机、扭矩力传感器、两个套块、联动条、凹形块、两个铰接轴以及推动套杆,还包括贴合限位密封机构和及时防水检测组件。本发明通过同步定力防水机构,具有及时对两个光缆套的渗透部位进行同步贴合限位防水,避免外部水体渗透进入光缆接头盒内,避免光缆设备接线部位进水损坏,防水保护更加及时,大幅度提高光缆接头盒防水保护性,从而解决了难以及时对两个渗透部位进行知晓,也难以及时对两个渗透部位进行同步贴合限位防水,光缆接头盒防水保护性较差的问题。

    组合式调节方位的光纤配线架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224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77653.8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合式调节方位的光纤配线架,具体涉及光纤配线架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竖杆,竖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座。本发明通过方便各种类型的光纤适配器,安装在相应的光纤分接线主体上,实现光信号的传输,而适配器则用于提高光纤适配器与光纤分接线主体的互配性和兼容性,以确保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防护套则能对两根光纤的连接点进行防护,减少连接损耗,经各个加强防护阻磁片上的电磁屏蔽条,将光缆布线在路径上,后续并避免与其它电磁干扰源如电缆、电源线等共享通道,以减少传输损耗和干扰,以较大地程度利用网络带宽和提高传输速率。

    一种5G单路移频远端机
    9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842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094740.0

    申请日:2022-01-26

    Inventor: 易宇升 刘东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G单路移频远端机,包括:5G单路移频远端机包括单片机、FPGA同步模块、时钟芯片、混频器、多功器;其中,所述单片机、FPGA同步模块、时钟芯片、混频器之间两两相互连接,所述多功器连接混频器的输入端。所述多功器的输入端通过馈线连接5G单路移频近端机,所述多功器包括三个输出端,分别输出1.1G、1.3G、第二路3.5G射频输出信号,其中1.1G、1.3G射频输出信号一一对应连接混频器的两个输入端。所述混频器的输出端输出第一路3.5G射频输出信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模块化设计,可装拆。成本低,缩短开发周期。

    光纤通信用熔配一体化托盘及光交箱

    公开(公告)号:CN11831172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70484.X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通信用熔配一体化托盘及光交箱,该光纤通信用熔配一体化托盘包括可拆式翻转连接的底层盘和顶层盘,所述顶层盘、所述底层盘的同侧分别可拆式连接有上适配器座板、下适配器座板,所述上适配器座板和所述下适配器座板上均设有多个适配器卡位,以卡接多个适配器;所述顶层盘上与所述上适配器座板相邻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圆弧形走线口。本发明中托盘可以同时容纳和管理24根光纤,极大地提高了光纤配线的空间利用率和管理效率。而且可拆卸式适配器座板的结构设计可以自由选择左出纤或者右出纤方式的适配器卡位,灵活调整出纤方向;同时采用圆弧形结构走线口可以保证光缆平滑进入盘体内部,避免因过于弯曲发生脆断的情形。

    组装框架、通信机柜和通信机柜组

    公开(公告)号:CN1086508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1810734208.4

    申请日:2018-0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装框架、包括该组装框架的通信机柜和多种通信机柜组,组装框架包括两块侧框架、盖板和至少一个侧横档,两块侧框架并列设置,盖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框架的上端可拆卸连接,至少一个侧横档与其中一块侧框架固定连接,且沿该侧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两块侧框架的位于组装框架外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门板的安装槽,侧框架的每条边框均设有沿所在边框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贯穿的边框螺纹孔,至少一个侧横档设有沿组装框架长度方向贯穿的横档螺纹孔。本发明的通信机柜和通信机柜组,采用积木拼装的方式安装,其结构件通用性强,一方面能减少工厂大量的焊接工作量,另一方面可进行标准化备货,快速应对订单需求。

    浸没式液冷机柜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5582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34374.7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浸没式液冷机柜,该浸没式液冷机柜包括容置箱、控制组件和服务器设备,所述容置箱包括箱体及可拆卸的盖设在其顶部的盖体,所述箱体内部的底面和/或至少一个侧面上设有储气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储气件密闭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储气件的充气或放气;服务器设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与所述储气件相互独立设置。该浸没式液冷机柜在满足机柜基本的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在正常运行时储气件内充满气体,使得箱体内液体平面升高,而在维护操作时,储气件内气体释放,液体平面下降,从而可以减少液体的使用量,且液体不易外漏,降低成本。

    一种柜体的防水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机柜

    公开(公告)号:CN11544301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15374.1

    申请日:2022-08-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柜体防水技术领域的一种柜体的防水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机柜,所述柜体包括柜本体和柜门,所述柜门能够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柜本体的开口,所述防水密封结构包括: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与所述柜本体的开口的内周连接;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安设于所述折弯结构上;所述密封结构在所述柜门关闭所述柜本体的开口时,与所述柜门靠近柜本体一侧紧贴,且所述柜门的外立面不凸出于所述柜本体的开口的外立面。本申请提高了柜体的密封效果和防水等级。

    一种网孔门及其加工方法和网络综合机柜

    公开(公告)号:CN11536180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0815958.0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讯设备冷却技术领域的一种网孔门及其加工方法和网络综合机柜,包括门板、两个封头板和若干个加强压筋;其中,所述门板为弧形板结构,所述门板上均匀的开设有第一网孔;两个所述封头板连接在门板内弧面上并分别靠近门板两端处;所述加强压筋由其中一个封头板向另一封头板延伸的连接于所述门板内圆弧面上。本申请的网孔门提高了网络综合机柜对通讯网络设备的散热效果,并且弧形网孔门结构配合加强压筋的稳固作用,保证了使用过程中网孔门强度,减少了后期维护成本。

    机架式终端盒用绕线轮结构和机架式终端盒

    公开(公告)号:CN11208353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833984.7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架式终端盒用绕线轮结构和机架式终端盒,该绕线轮结构包括第一绕线组件、第二绕线组件和绕线板,所述绕线板的上部向其后侧折弯形成限位部,绕线板的下部相对两侧边沿分别向其前侧弯曲延伸形成弧形连接部,并且弧形连接部的弧度为125~135°;第一绕线组件和第二绕线组件分别呈框架结构,第一绕线组件和第二绕线组件分别连接绕线板相对两侧的弧形连接部;第一绕线组件和第二绕线组件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该绕线轮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绕线组件和第二绕线组件,以及绕线组件上通孔的设计,实现了多个绕线轮结构之间的叠加固定,且不影响原有绕线功能,同时提升效率、节省空间且施工操作便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