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抑制电路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1612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610073350.6

    申请日:200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7/427 H03H7/09 H03H7/1725 H03H7/1758

    Abstract: 设有:在第一导电线(3)上设有相互磁耦合的第一和第二电感器(21、22);其一端与第一和第二电容器(31、32)的另一端连接,同时另一端接地的第三电感器;以及在第二导电线(4)上相互磁耦合的第四和第五电感器(24、25)。考虑到各电感器之间的耦合系数k1~k6的值实际小于1,特别是第三电感器(23)的电感L3以耦合系数k1~k6小于1为条件,设定为与实际耦合系数k1~k6的值对应的值,由此得到所要噪声衰减特性。从而,即便在导电线上设置的多个电感器之间存在磁耦合,也能得到良好的衰减特性。

    噪声抑制电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1894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3346.X

    申请日:2006-03-31

    Inventor: 齐藤义广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44 H03H7/09 H03H7/1725 H03H7/1758 H03H7/427

    Abstract: 本发明可改善寄生分量的衰减特性的劣化,获得良好的衰减特性。具备:第1导电线3上设置的第1线圈11;包含相互串联的电容C1及第2线圈12的串联电路5。第1线圈11和第2线圈12磁耦合。第2线圈12的总电感xL小于第1线圈11总电感LL(xL<LL)。另外,最好满足xL≤第1线圈11的每一匝的电感。

    噪声抑制电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1877A

    公开(公告)日:2006-10-04

    申请号:CN200610073350.6

    申请日:2006-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H7/427 H03H7/09 H03H7/1725 H03H7/1758

    Abstract: 设有:在第一导电线(3)上设有相互磁耦合的第一和第二电感器(21、22);其一端与第一和第二电容器(31、32)的另一端连接,同时另一端接地的第三电感器;以及在第二导电线(4)上相互磁耦合的第四和第五电感器(24、25)。考虑到各电感器之间的耦合系数k1~k6的值实际小于1,特别是第三电感器(23)的电感L3以耦合系数k1~k6小于1为条件,设定为与实际耦合系数k1~k6的值对应的值,由此得到所要噪声衰减特性。从而,即便在导电线上设置的多个电感器之间存在磁耦合,也能得到良好的衰减特性。

    噪音抑制电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06639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580027640.0

    申请日:2005-08-09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噪音抑制电路,其即使在输入侧或输出侧具有阻抗的变化的情况下,仍可在较宽的频率范围抑制噪音。噪音抑制电路包括被串联地插入第1导线(3)的第1和第2电感器(L1,L2);由被串联连接的第3电感器(L3)和第1电容器(C1)构成的串联电路(15),第3电感器(L3)侧连接于第1和第2电感器(L1,L2)之间。噪音抑制电路还包括第2电容器(C2),该第2电容器(C2)的一端在第1电感器(L1)侧与第1导线(3)连接,另一端连接于串联电路(15)的第3电感器和第1电容器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