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体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1980076878.4

    申请日:2019-11-28

    Inventor: 矢野知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即使不在固体电解质层形成高空隙率的区域,也能够抑制因电极的体积变化而引起固体电解质层产生裂纹,并且循环特性优异。全固体电池包括:正极(30)与负极(40)隔着固体电解质层(50)层叠而成的层叠体(20),该层叠体包括正极集电体层(31)露出的第一侧面(21)、和与第一侧面(21)相对且负极集电体层(41)露出的第二侧面(22);附设于第一侧面(21)的正极外部端子(35);和附设于第二侧面(22)的负极外部端子(45)。从第n层的正极Lcn与从第n+1层的正极(30)的第二侧面侧端部至第二侧面(22)的距离Lcn+1之差、以及从第n层的负极(40)的第一侧面侧端部至第一侧面(21)的距离Lan与从第n+1层的负极(40)的第一侧面侧端部至第一侧面(21)的Lan+1的距离之差的至少一方的差值为10μm以上。(30)的第二侧面侧端部至第二侧面(22)的距离

    全固体电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7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1980078063.X

    申请日:2019-11-28

    Inventor: 矢野知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进一步降低电镀液的浸入导致的故障的产生,提高良品率的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1)包括叠层集电体层(11)(集电体层(11a,11b))与活性物质层(12)(活性物质层(12a,12b))而得到的电极层(10)(电极层(10a,10b))隔着含有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20)叠层所形成的叠层体2。电极层(10a)具有集电体层(11a)和包含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层(12a,12a)。集电体层(11a)包括在叠层体(2)的内部形成的主体部(11a-1)和从主体部(11a-1)的端面(13a)延伸至叠层体(2)的端面(2a)的延伸部(11a-2)。而且,叠层体(2)的端面(2a)的延伸部(11a-2)的厚度(Te)比主体部(11a-1)的厚度(Tb)小。

    全固体电池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8063.X

    申请日:2019-11-28

    Inventor: 矢野知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进一步降低电镀液的浸入导致的故障的产生,提高良品率的全固体电池。全固体电池(1)包括叠层集电体层(11)(集电体层(11a,11b))与活性物质层(12)(活性物质层(12a,12b))而得到的电极层(10)(电极层(10a,10b))隔着含有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20)叠层所形成的叠层体2。电极层(10a)具有集电体层(11a)和包含活性物质层的活性物质层(12a,12a)。集电体层(11a)包括在叠层体(2)的内部形成的主体部(11a-1)和从主体部(11a-1)的端面(13a)延伸至叠层体(2)的端面(2a)的延伸部(11a-2)。而且,叠层体(2)的端面(2a)的延伸部(11a-2)的厚度(Te)比主体部(11a-1)的厚度(Tb)小。

    全固体电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6878.4

    申请日:2019-11-28

    Inventor: 矢野知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体电池,即使不在固体电解质层形成高空隙率的区域,也能够抑制因电极的体积变化而引起固体电解质层产生裂纹,并且循环特性优异。全固体电池包括:正极(30)与负极(40)隔着固体电解质层(50)层叠而成的层叠体(20),该层叠体包括正极集电体层(31)露出的第一侧面(21)、和与第一侧面(21)相对且负极集电体层(41)露出的第二侧面(22);附设于第一侧面(21)的正极外部端子(35);和附设于第二侧面(22)的负极外部端子(45)。从第n层的正极(30)的第二侧面侧端部至第二侧面(22)的距离Lcn与从第n+1层的正极(30)的第二侧面侧端部至第二侧面(22)的距离Lcn+1之差、以及从第n层的负极(40)的第一侧面侧端部至第一侧面(21)的距离Lan与从第n+1层的负极(40)的第一侧面侧端部至第一侧面(21)的Lan+1的距离之差的至少一方的差值为10μm以上。

    全固体二次电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6526.9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体二次电池,对于由于电池反应而产生的热,散热的均匀性高。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具备层叠体(5),该层叠体(5)具有:正极层(1),其包含正极集电体层(1A)和正极活性物质层(1B);负极层(2),其包含负极集电体层(2A)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B);固体电解质层(3),其包含固体电解质;边缘层(4),其与正极层(1)及负极层(2)分别并排地配置,包含固体电解质,并且,将正极层(1)和负极层(2)经由包含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3)交替层叠,层叠体(5)在正极活性物质层(1B)、负极活性物质层(2B)、固体电解质层(3)、及边缘层(4)中包含具有氧化被膜的金属颗粒(10)。

    全固体二次电池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7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1980076526.9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体二次电池,对于由于电池反应而产生的热,散热的均匀性高。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具备层叠体(5),该层叠体(5)具有:正极层(1),其包含正极集电体层(1A)和正极活性物质层(1B);负极层(2),其包含负极集电体层(2A)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B);固体电解质层(3),其包含固体电解质;边缘层(4),其与正极层(1)及负极层(2)分别并排地配置,包含固体电解质,并且,将正极层(1)和负极层(2)经由包含固体电解质的固体电解质层(3)交替层叠,层叠体(5)在正极活性物质层(1B)、负极活性物质层(2B)、固体电解质层(3)、及边缘层(4)中包含具有氧化被膜的金属颗粒(1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