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线圈部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0354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110718062.6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线圈部件具备素体、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以及一对外部电极。素体是多个绝缘体层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而成。素体具有在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相互相对的一对端面。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配置于素体内,分别具有沿着第二方向的线圈轴。一对外部电极配置于一对端面,与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两端电连接。第一线圈具有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一通孔导体。第一通孔导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连接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第二线圈具有第三导体层、第四导体层和第二通孔导体。第二通孔导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连接第三导体层与第四导体层。第一线圈的线圈轴配置于第二线圈的内侧。第一导体层及第三导体层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分离,并且第一导体层及第三导体层从第一方向观察相互交叉。

    层叠线圈部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03546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0718062.6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的层叠线圈部件具备素体、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以及一对外部电极。素体是多个绝缘体层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而成。素体具有在正交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相互相对的一对端面。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配置于素体内,分别具有沿着第二方向的线圈轴。一对外部电极配置于一对端面,与第一线圈及第二线圈的两端电连接。第一线圈具有第一导体层、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一通孔导体。第一通孔导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连接第一导体层与第二导体层。第二线圈具有第三导体层、第四导体层和第二通孔导体。第二通孔导体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连接第三导体层与第四导体层。第一线圈的线圈轴配置于第二线圈的内侧。第一导体层及第三导体层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分离,并且第一导体层及第三导体层从第一方向观察相互交叉。

    电子部件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074728B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711130298.8

    申请日:2017-1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中,层叠线圈部件(1)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素体(2),其具有一对端面(2a、2b)、一对主面(2c、2d)和一对侧面(2e、2f),并且主面(2c)为安装面;和一对端子电极(4、5),其配置于一对端面(2a、2b)侧。一对端子电极(4、5)各自具有:第一电极层(21),其至少配置于端面(2a、2b)和主面(2c);和第二电极层(23),其被配置为全部覆盖主面(2c)的第一电极层(21)的端缘(21a)。主面(2c)的第三方向(D3)的端部的第二电极层(23)的端缘(23a)与第一电极层(21)的端缘(21a)在第一方向(D1)上的分开距离,比主面(2c)的第三方向(D3)的中央部的端缘(23a)与端缘(21a)在第一方向(D1)上的分开距离更长。

    电子部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74728A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711130298.8

    申请日:2017-11-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子部件中,层叠线圈部件(1)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素体(2),其具有一对端面(2a、2b)、一对主面(2c、2d)和一对侧面(2e、2f),并且主面(2c)为安装面;和一对端子电极(4、5),其配置于一对端面(2a、2b)侧。一对端子电极(4、5)各自具有:第一电极层(21),其至少配置于端面(2a、2b)和主面(2c);和第二电极层(23),其被配置为全部覆盖主面(2c)的第一电极层(21)的端缘(21a)。主面(2c)的第三方向(D3)的端部的第二电极层(23)的端缘(23a)与第一电极层(21)的端缘(21a)在第一方向(D1)上的分开距离,比主面(2c)的第三方向(D3)的中央部的端缘(23a)与端缘(21a)在第一方向(D1)上的分开距离更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