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0433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580014595.9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29 , G02B6/262 , G02B6/3821 , G02B6/383 , G02B6/3831 , G02B6/3839 , G02B6/3882 , G02B6/38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包括用于接收光学波导并永久性地附接到该光学波导(115)的第一附接区域(110)。光耦合单元(120)被设置并被构造用于在连接器的外壳内平移而不是旋转移动。该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二附接区域(121),该第二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光学波导并永久性地附接到该光学波导,该光学波导被接收并被永久性地附接在第一附接区域处。该光耦合单元还包括光重定向表面(122)。该光重定向表面被构造成使得当光学波导被接收并被永久性地附接在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处时,该光重定向表面接收并重新导向来自光学波导的光。该光学波导限制但不阻止光耦合单元在外壳内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262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510964376.9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6 , H01R13/6581 , H01R13/5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臂。壳体将模块的一端容纳在其内部,并且通过将模块的另一端暴露于外部而保持模块。臂将模块能够拆卸地紧固到壳体。臂包括:第一末端部分,其布置在模块的另一端处、能够拆卸地附接到壳体;第二末端部分,其布置在第一末端部分的相对侧处、能够拆卸地附接到模块的所暴露的部分;和中心部分,其连接第一末端部分和第二末端部分。壳体布置在第一末端部分和第二末端部分之间,并且壳体包括突出部,突出部限制臂向壳体侧的弯曲。
-
公开(公告)号:CN10603036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9020.8
申请日:2015-02-18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PC: G02B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85 , G02B6/3821 , G02B6/3829 , G02B6/383 , G02B6/3839 , G02B6/3845 , G02B6/3865 , G02B6/3869 , G02B6/3873 , G02B6/3878 , G02B6/3882 , G02B6/3889 , G02B6/3893 , G02B6/4214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容易地容纳多芯光纤而不相应地增加部件数量的光学套管。光学套管1包括:引导开口14,其由顶壁10、底壁11以及一对侧壁12和13形成;引导件15,其从顶壁10和引导开口14向前延伸;以及光耦合器20,其设置在顶壁10的上表面上。光耦合器20具有:波导对齐件21,其使光波导2对齐并固定光波导2;以及光转向器22,其改变来自光波导2的光的方向,并将光朝着相对的光学套管1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0389105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80052669.4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6 , H01R13/6581 , H01R24/64 , H01R13/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6 , H01R9/091 , H01R13/506 , H01R13/516 , H01R13/6272 , H01R13/6466 , H01R13/658 , H01R13/6581 , H01R13/7197 , H01R23/025 , H01R24/64 , H01R2201/04 , H01R2201/16
Abstract: [问题]提供抑制串扰的电连接器。[解决手段]电连接器包括主体14和覆盖件16,其中主体14和覆盖件16界定容纳电缆3的空间;主体14包括上部外壳20、下部外壳22、布置在上部外壳20和下部外壳22之间的布线基板28、以及布置成介于上部外壳20和下部外壳22之间的屏蔽构件30;并且布线基板28包括用于电连接到电缆3的触点24、用于电连接到配接连接器的接线端子26、以及用于电连接触点24和接线端子26的连接导体接线L。
-
公开(公告)号:CN102474046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5012.8
申请日:2010-08-03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nventor: 早内贵之
IPC: H01R13/627 , H01R13/631 , H01R12/91 , H01R13/7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315 , H01R12/716 , H01R13/6275 , H01R13/658 , H01R13/71
Abstract: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浮动连接器,其中通过由壳体固定的触点可以防止浮动性能劣化,从而可以增强连接器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浮动连接器,其中通过由壳体固定的触点可以防止浮动性能劣化,从而可以增强连接器的电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下触点(4)包括:基部接触部分(11a),所述基部接触部分(11a)位于一端上并与电路板(5)接触;和互相接触部分(11b),所述互相接触部分(11b)位于另一端上并与上触点(3)接触。下触点(4)静止地设置在下壳体(6)中。上触点(3)包括:上接触部分(13a),所述上接触部分(13a)位于一端上并与匹配连接器(25)的触点(28)接触;和互相接触部分(13b),所述互相接触部分(13b)位于另一端上并与下触点(4)接触。上触点(3)可移动地设置在上壳体(7)中。在浮动连接器(1)已与匹配连接器(25)接合之后作用于介于上触点(3)的互相接触部分(13b)和下触点的互相接触部分(11b)之间的推力大于在浮动连接器(1)与匹配连接器(25)接合之前作用于介于上触点(3)的互相接触部分(11b)和下触点(4)的互相接触部分(13b)之间的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204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5278.0
申请日:2008-02-11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nventor: 早内贵之
IPC: H01R13/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75 , A63F2007/309 , A63F2007/3095 , G07F17/32 , G07F17/3202 , H01R13/44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护盖,其具有结合在一起的一对覆盖构件(2和3),并且使用该对覆盖构件(2和3)来保护为保持一对连接器(10和20)彼此接合而操作的闩锁杠杆,其中闩锁杠杆具有操作部分和接合作用部分,并且当操作部分操作时,接合作用部分在接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移动,其中一对连接器在接合位置保持彼此接合,一对连接器在脱离位置从接合的状态脱开,并且其中以不能分离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一对覆盖构件(2和3)覆盖操作部分并且固定到闩锁杠杆的操作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104337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580014595.9
申请日:2015-03-09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29 , G02B6/262 , G02B6/3821 , G02B6/383 , G02B6/3831 , G02B6/3839 , G02B6/3882 , G02B6/38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连接器,该光学连接器包括用于接收光学波导并永久性地附接到该光学波导(115)的第一附接区域(110)。光耦合单元(120)被设置并被构造用于在连接器的外壳内平移而不是旋转移动。该光耦合单元包括第二附接区域(121),该第二附接区域用于接收光学波导并永久性地附接到该光学波导,该光学波导被接收并被永久性地附接在第一附接区域处。该光耦合单元还包括光重定向表面(122)。该光重定向表面被构造成使得当光学波导被接收并被永久性地附接在第一附接区域和所述第二附接区域处时,该光重定向表面接收并重新导向来自光学波导的光。该光学波导限制但不阻止光耦合单元在外壳内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3891058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280052669.4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6 , H01R13/6581 , H01R24/64 , H01R13/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6 , H01R9/091 , H01R13/506 , H01R13/516 , H01R13/6272 , H01R13/6466 , H01R13/658 , H01R13/6581 , H01R13/7197 , H01R23/025 , H01R24/64 , H01R2201/04 , H01R2201/16
Abstract: [问题]提供抑制串扰的电连接器。[解决手段]电连接器包括主体14和覆盖件16,其中主体14和覆盖件16界定容纳电缆3的空间;主体14包括上部外壳20、下部外壳22、布置在上部外壳20和下部外壳22之间的布线基板28、以及布置成介于上部外壳20和下部外壳22之间的屏蔽构件30;并且布线基板28包括用于电连接到电缆3的触点24、用于电连接到配接连接器的接线端子26、以及用于电连接触点24和接线端子26的连接导体接线L。
-
公开(公告)号:CN105406262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64376.9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PC: H01R13/506 , H01R13/6581 , H01R13/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46 , H01R9/091 , H01R13/506 , H01R13/516 , H01R13/6272 , H01R13/6466 , H01R13/658 , H01R13/6581 , H01R13/7197 , H01R23/025 , H01R24/64 , H01R2201/04 , H01R2201/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臂。壳体将模块的一端容纳在其内部,并且通过将模块的另一端暴露于外部而保持模块。臂将模块能够拆卸地紧固到壳体。臂包括:第一末端部分,其布置在模块的另一端处、能够拆卸地附接到壳体;第二末端部分,其布置在第一末端部分的相对侧处、能够拆卸地附接到模块的所暴露的部分;和中心部分,其连接第一末端部分和第二末端部分。壳体布置在第一末端部分和第二末端部分之间,并且包括限制臂运动到壳体侧的突出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05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780031634.1
申请日:2007-08-23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nventor: 早内贵之
IPC: H01R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24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绝缘置换连接器。一个实施例包括:绝缘置换端子,其中,要与电线电连接的线材绝缘置换部分通过切割和折叠而形成;连接器外壳,其用于将所述绝缘置换端子保持于其中,并且在一个区域具有支座开口,所述绝缘置换端子的线材绝缘置换部分位于所述区域;以及接线座,其具有通过安装到所述支座开口中而能够组装在一起的一对上盖和下盖,其中,所述下盖包括旋转件,其在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组装时可围绕其近端向内旋转,以结合所述上盖夹持所述电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