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925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410625633.1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步骤一,确定路面结构的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步骤二,根据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建立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确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步骤三,进行基层或底基层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计算确定满足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设计水泥剂量Copt;如果Copt≤6%,则设计通过;如果Copt>6%,则调整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使得Copt≤6%。该方法针对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技术性质展开合理设计,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

    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8925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25633.1

    申请日:2014-11-0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设计方法。步骤一,确定路面结构的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步骤二,根据各结构层材料与厚度,建立计算模型,根据计算模型确定水泥稳定再生集料基层或底基层的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步骤三,进行基层或底基层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计算确定满足7d劈裂强度设计标准和7d无侧限抗压强度设计标准的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设计水泥剂量Copt;如果Copt≤6%,则设计通过;如果Copt>6%,则调整水泥稳定再生集料的级配组成设计,使得Copt≤6%。该方法针对建筑垃圾再生集料的技术性质展开合理设计,投入成本低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

    一种多功能沥青试验指标模具盛样板

    公开(公告)号:CN203037651U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20633222.3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沥青试验指标模具盛样板,包括板体、三个延度仪试模安装板、一个软化点试样环安装板;所述板体上设有三个延度仪试模安装板槽、一个软化点试样环安装板槽、两个钢球定位环槽、一个钢球槽和一个针入度盛样皿槽;所述延度仪试模安装板槽、软化点试样环安装板槽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对称设置两个手指槽。该装置能够将沥青试验模具有序存放,方便取用,避免了与其他模具的混淆,缩短了准备时间,使试验更加规范。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安装板可以单独使用,辅助刮除模具上的沥青,特别是延度仪试模,对于对试验不太熟练的试验员,很容易在刮模的过程中导致模具之间产生缝隙,影响试验的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