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框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215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53256.X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框架,包括一对立柱,一对立柱之间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的端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插接块,立柱设置有供插接块嵌入的插接孔;立柱还设置有斜向上的螺纹孔,连接杆上位于插接块的下方设置有斜向上延伸且螺纹连接螺纹孔的螺栓,插接块和斜向的螺栓将立柱于连接杆牢固连接起来,不用焊接,较焊接方式提高了组装效率,且连接过程快速方便,拆卸也方便,能够重复使用,节约成本;另外连接杆还包括钢制套柱、伸缩杆和压缩弹簧,可以方便调整连接杆的长度,压缩弹簧易于减震,易于减少框架所受到的水平方向的震动,避免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松动。

    一种基于分布式表示模型困惑度的人机对话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25861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1911073080.2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表示模型困惑度的人机对话方法;本方法包括:获取文本数据;对文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BERT模型和模型困惑度特征向量;将文本数据转换为768维句向量;利用768维句向量训练t‑SNE模型,并结合k得到3维向量;利用3维向量训练单分类One‑Class SVM模型,并判别输入数据属于域内还是域外;利用768维句向量训练逻辑回归文本分类模型,并对文本数据进行领域内分类;输入文本数据,判断输入的数据为域内还是域外,并做出回答;本发明实现了对文本域内域外的判断,从而判别出用户输入是否在问答系统解决能力范围内,避免了问答系统对不知情的问题乱回答的现象。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241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52702.5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包括楼板主体和工字槽钢,楼板主体的端部嵌入工字槽钢的槽中,楼板主体的一端还设置有扩展件插槽,扩展件插槽内插接有记录仪;它还包括一与扩展件插槽相适应的封口连接钢件,记录仪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和中央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的电池、无线传输模块、存储器和电磁开关,记录仪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一云服务器和一智能手持终端,云服务器内置有楼板主体所在住宅的BIM模型,记录仪实时记录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如制作时间、重量参数、组装负责人、地点和温湿度等,云服务器对上述信息与BIM模型进行归档,方便设计方和业主实时了解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信息透明度高。

    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241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1911352702.5

    申请日:2019-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楼板,包括楼板主体和工字槽钢,楼板主体的端部嵌入工字槽钢的槽中,楼板主体的一端还设置有扩展件插槽,扩展件插槽内插接有记录仪;它还包括一与扩展件插槽相适应的封口连接钢件,记录仪包括中央控制器以及和中央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的电池、无线传输模块、存储器和电磁开关,记录仪通过无线传输模块无线连接有一云服务器和一智能手持终端,云服务器内置有楼板主体所在住宅的BIM模型,记录仪实时记录生产和装配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如制作时间、重量参数、组装负责人、地点和温湿度等,云服务器对上述信息与BIM模型进行归档,方便设计方和业主实时了解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信息透明度高。

    一种基于分布式表示模型困惑度的人机对话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82586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73080.2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表示模型困惑度的人机对话方法;本方法包括:获取文本数据;对文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BERT模型和模型困惑度特征向量;将文本数据转换为768维句向量;利用768维句向量训练t-SNE模型,并结合k得到3维向量;利用3维向量训练单分类One-Class SVM模型,并判别输入数据属于域内还是域外;利用768维句向量训练逻辑回归文本分类模型,并对文本数据进行领域内分类;输入文本数据,判断输入的数据为域内还是域外,并做出回答;本发明实现了对文本域内域外的判断,从而判别出用户输入是否在问答系统解决能力范围内,避免了问答系统对不知情的问题乱回答的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