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计检定箱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5742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12101.2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湿度计检定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前侧、左侧和右侧均设有透明的观测窗,箱体内转动设置有转盘和手轮,其中转盘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手轮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套设有皮带,所述箱体靠近手轮的一侧设有操作孔,该操作孔的内端边缘上连接有手套;所述转盘的上侧设置有支架,用于放置温湿度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能够在支架上悬挂更多的温湿度计,而且能够保证支架任意一侧的温湿度计均可被观测,从而充分提升检定箱的单次检测量。

    含rGO/ln2O3/SnMoO4的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22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6850.3

    申请日:2025-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rGO/ln2O3/SnMoO4的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温度传感技术领域,制备步骤如下:将rGO与三价铟盐分散在醇类有机溶液中,滴加氨水在60~120℃下加热1~4h,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将固体物煅烧3~6h;将煅烧产物和二价锡盐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搅拌均匀,滴入钼酸盐溶液,并在50~90℃反应2~5h,将固体产物洗涤并干燥得到纳米材料;采用乙基纤维素制备柔性薄膜,然后将纳米材料溶于无水乙醇中形成温敏型材料溶液,将温敏型材料溶液旋涂在薄膜上,获得柔性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所述的柔性温度传感器具有制备过程简单、灵敏度高、温感范围宽等优点,极具应用前景。

    一种适用于婴儿光治疗设备的校准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484604U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20188542.5

    申请日:2024-0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婴儿光治疗设备的校准辅助装置,其包括折叠式矩形单元框和折叠式十字定位架;折叠式矩形单元框由第一边杆、第二边杆、第三边杆和第四边杆铰接构成,第一边杆和第三边杆平行,第一边杆和第三边杆的中部设置有卡槽,第二边杆和第四边杆平行,第二边杆和第四边杆的中部设置有定位孔;折叠式十字定位架由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铰接构成,第二定位杆的两端设置有定位销。采用校本准辅助装置能方便的固定计量校准传感器,能更好的保证计量操作的一致性,能提高计量校准质量;且折叠式十字定位架与折叠式矩形单元框收拢后占用空间小,使得计量校准工作人员外出携带方便。

    表面温度计量探头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123599U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23276554.8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温度计量探头,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下部可上下活动地装配有测温组件,所述测温组件与配重块之间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施加的弹力能够使测温组件的下端凸出于所述配重块下表面;计量探头放置于待测温物体表面后,所述配重块的自重能够通过该弹性元件加载在所述测温组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探头放置于待测表面后,配重块的自重能够通过弹性元件加载在测温组件上,从而使得测温组件能够紧密贴合在待测温物体表面,解决了接触式测量接触不彻底以及受人员干扰的因素,并且配合挡风环,还有效避免了测量时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进而能够提升温度测量准确性。

    一种食品检测用粉碎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064911U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23406337.1

    申请日:2022-12-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品检测用粉碎取样装置,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称重座,所述称重座顶面固定安装有粉碎筒,所述粉碎筒侧面顶部卡合安装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内部开设有结构腔和齿轮腔,所述密封组件表面设有转动组件和粉碎抽吸一体机构,所述转动组件的局部结构与粉碎抽吸一体机构的局部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称重座后侧和粉碎筒表面设有用于清洗粉碎筒内部的清洗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清洗组件向粉碎筒内部喷淋洗涤液或清水,清洗粉碎筒内部,确保后续粉碎食品样本时样本不会被污染,无需人工清洗粉碎筒和粉碎抽吸一体机构,减少了清洗耗时,提高了检测效率。

    生物安全柜气流测量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222049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1587172.8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柜气流测量辅助装置,包括中间支撑杆,该中间支撑杆的顶部具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径向两侧具有呈180°水平向外延伸的调节杆,调节杆的远端具有与其相互垂直的分支座,分支座两端具有沿其长度方向正对设置的支撑臂,调节杆和支撑臂的长度均可调;支撑臂的远端固设有放置槽,放置槽沿调节杆的长度方向设置,其顶部和两端敞口,调节杆下侧具有竖向设置的悬挂杆,悬挂杆沿调节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悬挂杆的下端具有弹性抱箍,弹性抱箍的轴线与放置槽平行。可根据规定完成柜体内垂直下降气流及窗口流入气流的流速测量,达到快速找点并固定风速仪的目的,提高检测效率和结果可靠性,并可满足多种型号安全柜的测量。

    一种动态温度校准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20655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643027.0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态温度校准装置,包括温度巡检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上位机,温度巡检模块包括温度巡检仪和布置于工业现场各个温度测量点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实时测量工业现场各个温度测量点的温度,温度巡检仪具有多个测温通道,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测温通道一一对应电连接,温度巡检仪实时巡检处理各测温通道温度并传输至上位机记录显示,图像采集模块包括相机支架及架设于相机支架上的工业相机,上位机用于判断某一测温通道当前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启动工业相机拍摄工业现场设定距离对应测温仪上的温度示值,并将测温通道当前温度和拍摄的温度示值进行比较,得到测温仪示值误差。本装置记录的温度数据不存在人为因素误差。

    pcr仪温度验证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669232U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20372863.X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cr仪温度验证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集成电路板、数据记录仪、电源、显示器和上位机,所述温度传感器集成在温度传感器集成电路板上,并通过导线与数据记录仪连接,数据记录仪用于采集和保存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所述电源用于对数据记录仪供电;所述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数据记录仪采集的数据;所述上位机用于对数据记录仪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本实用新型pcr仪温度验证装置能实现对pcr仪的温度示值误差、反应孔板的温度均匀性、升温速率等进行验证,能保证PCR仪的正常工作。

    用于气体检测仪检定的检定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171956U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20803598.1

    申请日:2018-05-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体检测仪检定的检定装置,包括中空的密封舱主体,密封舱主体连接真空泵和压力调节机构,密封舱主体还设有进气阀,密封舱主体上设有可开闭的密封舱门以便于将气体检测仪放入密封舱主体内进行检定,密封舱主体上固定设有若干透明观察窗以用于观察气体检测仪读数;密封舱主体内还设有若干置物架以用于放置气体检测仪,置物架与透明观察窗相对设置并固定于密封舱主体内壁上以使置于置物架上的气体检测仪的读数显示屏可朝向透明观察窗从而便于观察读数。本实用新型省去了常规的标准气体需专门设置检定接口输出并与气体检测仪连接的过程,构造简单紧凑;能同时放入多个气体检测仪一同检定,提高了检定效率。

    恒温管支架及配置有该支架的恒温槽

    公开(公告)号:CN211576415U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20597241.X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管支架及配置有该支架的恒温槽,其中支架包括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其中上支撑盘大于下支撑盘直径,上支撑盘和下支撑盘具有正对设置的恒温管过孔,其中上支撑盘底部对应恒温管过孔设有挡片,挡片通过扭簧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上支撑盘上,支架配置有与恒温管过孔相适应的恒温管,恒温管为上端敞口的中空结构。恒温槽包括具有容液槽的机体,机体的顶部对应容液槽的位置设有盖板,盖板上具有与上支撑盘相适应的沉台,沉台中部具有与下支撑盘相适应的通孔。有利于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校准效率和精度,整体结构稳定可靠,可有效减少对传感器的损伤,同时减少恒温槽内溶液与环境的热交换,降低功耗,便于设定温度的准确控制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