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400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151422.3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箱体侧壁设置有横向控风部,箱体顶部设置有纵向控风部,箱体内部设置有巢脾,巢脾设置在纵向控风部和横向控风部之间;箱体包括:保温板,保温板内外端侧壁分别固定连接隔离带,保温板外壁可转动的安装有上盖板,箱体顶部与巢脾间隔设置,给蜜蜂留出上蜂路;巢脾下梁距箱体底部间隔设置,方便人工清扫蜂箱,此举不仅保证箱体干净、不潮湿,显著降低巢虫上脾为害,且在大流蜜期或群势强或高温天气等情况下蜜蜂可有序进出,减少烂子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183992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0098225.0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防治竹织叶野螟的性引诱剂及其信息素诱芯,引诱剂按质量分数计包括60%的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40%的顺11‑十六碳烯醇;其信息素诱芯包括防治竹织叶野螟的性引诱剂、抗氧化剂、溶剂和袖口式天然橡胶载体。本发明具有高效的诱蛾活性;即使在林间虫口密度很低的情况下,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满足生产上针对竹织叶野螟危害的早期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其爆发成灾;该预报技术经济实用,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用于大量诱杀、生物防控竹织叶野螟的危害;由于本发明的竹织叶野螟诱芯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在不适宜于使用化学农药的林地进行大量诱杀,以降低林间的虫口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0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1668942.8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僵菌固体培养基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大米粉27.00‑74.25g/L,小麦粉13.00‑16.25g/L,NaNO3 0.07‑1.25g/L,K2HPO4·3H2O 0.14‑1.25g/L,CaCO3 1.00‑1.25g/L以及琼脂15.00‑20.00g/L。本发明通过培养基原料筛选和优化,得到可以提高白僵菌菌落生长速度、产孢量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本发明培养基的原料来源易得且廉价,多数地区可就地获得,制备流程简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稳定,菌株生长速度快,产孢量高,且对试虫3龄粗狭肋鳃金龟幼虫防治效果最佳,为大量生产白僵菌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8688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237819.X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A23F3/34 ,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鹰茶虫茶的分段式生产方法,属于虫茶生产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产茶昆虫米缟螟的虫卵分散于低龄幼虫食料中进行培养;达到3龄幼虫后,换以高龄幼虫食料继续进行培养;待产茶昆虫开始羽化后,收集幼虫排泄物,除杂后得到所述老鹰茶虫茶;所述低龄幼虫食料为以老鹰茶嫩梢为原料,经发酵、干燥并粉碎后得到老鹰茶粉,之后与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得到;所述高龄幼虫食料为老鹰茶碎片;所述低龄幼虫食料及高龄幼虫食料的含水量均为20wt%;本发明通过对产茶昆虫幼虫食料进行改进,严格控制食料的含水量,并对幼虫进行分段培养的方法得到虫茶,有效提高了产茶昆虫的存活率,并使所得虫茶茶砂颗粒均匀,品质得到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18399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98225.0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防治竹织叶野螟的性引诱剂及其信息素诱芯,引诱剂按质量分数计包括60%的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40%的顺11-十六碳烯醇;其信息素诱芯包括防治竹织叶野螟的性引诱剂、抗氧化剂、溶剂和袖口式天然橡胶载体。本发明具有高效的诱蛾活性;即使在林间虫口密度很低的情况下,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能够满足生产上针对竹织叶野螟危害的早期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其爆发成灾;该预报技术经济实用,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用于大量诱杀、生物防控竹织叶野螟的危害;由于本发明的竹织叶野螟诱芯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在不适宜于使用化学农药的林地进行大量诱杀,以降低林间的虫口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0543831.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A01K4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蜜蜂移虫架托脾装置。蜜蜂移虫架托脾装置,包括:托举框,所述托举框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托举框内;多个夹持箱,多个所述夹持箱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托举框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托举框内并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多个通口,多个所述通口均开设在所述托举框的一侧外壁上;侧箱,所述侧箱滑动安装在所述托举框的一侧外壁上。本发明提供的蜜蜂移虫架托脾装置具有操作便捷、提高密封幼虫转移的效率、减少对蜜蜂幼虫的损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3040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151422.3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虫蜂箱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体,箱体侧壁设置有横向控风部,箱体顶部设置有纵向控风部,箱体内部设置有巢脾,巢脾设置在纵向控风部和横向控风部之间;箱体包括:保温板,保温板内外端侧壁分别固定连接隔离带,保温板外壁可转动的安装有上盖板,箱体顶部与巢脾间隔设置,给蜜蜂留出上蜂路;巢脾下梁距箱体底部间隔设置,方便人工清扫蜂箱,此举不仅保证箱体干净、不潮湿,显著降低巢虫上脾为害,且在大流蜜期或群势强或高温天气等情况下蜜蜂可有序进出,减少烂子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7470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68942.8
申请日:2022-12-23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僵菌固体培养基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大米粉27.00‑74.25g/L,小麦粉13.00‑16.25g/L,NaNO30.07‑1.25g/L,K2HPO4·3H2O 0.14‑1.25g/L,CaCO31.00‑1.25g/L以及琼脂15.00‑20.00g/L。本发明通过培养基原料筛选和优化,得到可以提高白僵菌菌落生长速度、产孢量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本发明培养基的原料来源易得且廉价,多数地区可就地获得,制备流程简单,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产品质量稳定,菌株生长速度快,产孢量高,且对试虫3龄粗狭肋鳃金龟幼虫防治效果最佳,为大量生产白僵菌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868856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0237819.X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A23F3/34 , A01K67/033 , A23K50/90 , A23K10/30 , A23K1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鹰茶虫茶的分段式生产方法,属于虫茶生产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将产茶昆虫米缟螟的虫卵分散于低龄幼虫食料中进行培养;达到3龄幼虫后,换以高龄幼虫食料继续进行培养;待产茶昆虫开始羽化后,收集幼虫排泄物,除杂后得到所述老鹰茶虫茶;所述低龄幼虫食料为以老鹰茶嫩梢为原料,经发酵、干燥并粉碎后得到老鹰茶粉,之后与玉米粉和大豆粉混合得到;所述高龄幼虫食料为老鹰茶碎片;所述低龄幼虫食料及高龄幼虫食料的含水量均为20wt%;本发明通过对产茶昆虫幼虫食料进行改进,严格控制食料的含水量,并对幼虫进行分段培养的方法得到虫茶,有效提高了产茶昆虫的存活率,并使所得虫茶茶砂颗粒均匀,品质得到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1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543831.3
申请日:2021-05-19
Applicant: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
IPC: A01K4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蜜蜂移虫架托脾装置。蜜蜂移虫架托脾装置,包括:托举框,所述托举框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外壁上;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托举框内;多个夹持箱,多个所述夹持箱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托举框的顶部,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托举框内并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多个通口,多个所述通口均开设在所述托举框的一侧外壁上;侧箱,所述侧箱滑动安装在所述托举框的一侧外壁上。本发明提供的蜜蜂移虫架托脾装置具有操作便捷、提高密封幼虫转移的效率、减少对蜜蜂幼虫的损伤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