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用交替式防压床

    公开(公告)号:CN1116318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95641.7

    申请日:2020-05-12

    Inventor: 王宁 宋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用交替式防压床,包括床体、软垫、让位槽、第一支撑机构、第二支撑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开关,该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用交替式防压床,可对患者仰卧的姿势进行切换式的支撑防压处理,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极大的提高了该装置对患者的防压效果。

    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体位固定器

    公开(公告)号:CN1112817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84895.7

    申请日:2020-02-10

    Inventor: 李瑞春 王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体位固定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所述头枕顶部的前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竖板相反的一侧均设置有转把,所述转把靠近竖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靠近竖板的一侧贯穿竖板并活动连接有夹块。本发明通过设置底板、手臂支撑板、固定带、安装板、电动伸缩杆、头枕、竖板、转把、第一海绵垫、连接块、转轴、夹紧板、腿部支撑板、安装槽、螺纹杆、夹块、滑槽、螺纹套管、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的配合使用,具备操作方便,对病人体位固定牢固,舒适性好的优点。

    一种神经外科用观片灯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698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606360.X

    申请日:2024-05-16

    Inventor: 何百祥 宋千 王宁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观片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观片灯,用以解决光片固定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边框内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滑筒嵌入边框内槽的底壁内,滑块和支撑弹簧设于滑筒内,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滑块上,且伸出滑筒,伸出滑筒的连接杆与两个固定夹铰接,夹铰接的V型交叉处铰接于边框内槽的侧壁上,且铰接轴上固定套设有槽块;在需要夹持光片时,通过将光片推至边框和背光板之间的缝隙和槽块的槽中,通过光片推动固定夹转动,使固定夹的开口处夹持光片,从而达到固定光片的目的,通过夹持力,光片即使被外界影响也不会轻易掉落。

    一种基于用户健康数据的健康状态跟踪及预警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54047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0395523.6

    申请日:2020-05-12

    Inventor: 王宁 张靖

    Abstract: 一种基于用户健康数据的健康状态跟踪方法,从可穿戴设备中提取用户健康数据;从用户健康数据中提取健康指标特征,并对特征进行预处理;基于决策树算法,使用用户历史健康指标特征集训练用户健康状态分类器;根据分类器模型对用户实时健康指标特征进行判别以获得用户健康状态标记序列,并用以计算用户每日健康指数;进一步地,可参考用户每日健康指数正常/异常,选择是否向用户发出体检提醒;用户依据提醒进行体检后,基于AAE算法从用户历史/实时体检数据中提取低维度的历史/实时数据特征向量,然后基于历史体检数据特征训练用户健康判别分类器,根据分类器对实时体检数据特征的判别结果决定是否向用户发出疾病预警,本发明还提供了相应的系统。

    便捷穿戴式穿刺点止血器

    公开(公告)号:CN11515373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94124.0

    申请日:2022-08-18

    Inventor: 王宁 梁晨 鲍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便捷穿戴式穿刺点止血器,由绑带、绑带内部中端一体设置的让位孔以及绑带两端通过对角线缝合设计的魔术贴所组成的穿戴组件,绑带顶部中端固设有透明材质的罩体,罩体内部转接的联动组件,可对患者的止血部位进行压迫处理,罩体内部左侧固设的驱动组件,可控制联动组件的运行操作。本发明通过便捷式的穿戴方式,使得本装置可快速的与患者的治疗部位连为一体,再通过对驱动组件的使用,使得联动组件可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压迫处理。本发明可对压迫的力度进行递减式处理,以此使得压迫效果可满足医护人员的要求范围内,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提高了患者穿刺部位止血压迫的效果。

    一种神经外科用观片灯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1698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06360.X

    申请日:2024-05-16

    Inventor: 何百祥 宋千 王宁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观片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用观片灯,用以解决光片固定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在边框内侧设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滑筒嵌入边框内槽的底壁内,滑块和支撑弹簧设于滑筒内,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滑块上,且伸出滑筒,伸出滑筒的连接杆与两个固定夹铰接,夹铰接的V型交叉处铰接于边框内槽的侧壁上,且铰接轴上固定套设有槽块;在需要夹持光片时,通过将光片推至边框和背光板之间的缝隙和槽块的槽中,通过光片推动固定夹转动,使固定夹的开口处夹持光片,从而达到固定光片的目的,通过夹持力,光片即使被外界影响也不会轻易掉落。

    脊柱制动防护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4923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26147.3

    申请日:2023-05-11

    Inventor: 何百祥 宋千 王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脊柱制动防护器,由床体、床体内部一体设置的腔体以及床体内部左侧前后两端一体设置的避让槽所组成的支撑组件,腔体内部右侧固设的驱动组件,可控制避让槽内部设置的联动组件沿着床体的纵向方向进行位置移动,床体顶部左侧设置有可拆装的头枕。本发明通过对联动组件先位移的展开处理,再对联动组件进行旋转后的复位运作,将患者的上躯干进行夹持固定处理,进而将患者整体的脊柱部位进行位置固定处理,以此对脊柱进行制动防护处理。本发明通过机械联动的设计,减少了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故障率,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不仅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还确保了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使用的便捷性。

    脊柱牵引调节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591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539332.6

    申请日:2023-05-15

    Inventor: 何百祥 宋千 王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脊柱牵引调节装置,由支撑杆、支撑杆外部螺纹套设的连接套以及连接套外部螺纹套设的安装套所组成的伸缩组件,安装套顶部固设的悬吊组件,可对患者的下颚进行支撑处理,以此对患者的脊柱进行牵引处理,支撑杆外壁右侧下端铰接的旋转组件,可将患者处于坐立的姿势进行牵引治疗。本发明通过机械简化的设计,使得医护人员可便捷的将本装置进行展开或收纳处理,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其使用以及进行位置移动的便捷性,减少了其故障率的产生,即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中的装置无需借助外界的任何物体,即可进行随时随地的操作使用,由此可知,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装置,确保了本装置可随时使用的便捷效果。

    一种带有吸引装置的神经内镜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8922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823924.4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吸引装置的神经内镜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带有吸引装置的神经内镜包括内镜和吸引套管,所述吸引套管为双层中空管道结构,所述吸引套管的内层围成内镜通道,所述内镜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镜通道内,所述吸引套管的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吸引通道,所述吸引通道前端开口,且为锥形结构,后端封闭,所述后端设有斜向的侧管用来连接负压吸引管,所述侧管上设有微型球阀用来调节吸引力大小。使用时,将内镜从内镜通道中穿过,通过磁铁与吸引套管固定连接,将侧管与负压吸引管连接,通过微型球阀调节吸力。操作者可单手完成执镜及吸引的操作,另一只手同时使用其他手术器械进行相应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神经外科内镜手术的效率。

    一种带有吸引装置的神经内镜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55892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23924.4

    申请日:2019-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吸引装置的神经内镜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带有吸引装置的神经内镜包括内镜和吸引套管,所述吸引套管为双层中空管道结构,所述吸引套管的内层围成内镜通道,所述内镜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镜通道内,所述吸引套管的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吸引通道,所述吸引通道前端开口,且为锥形结构,后端封闭,所述后端设有斜向的侧管用来连接负压吸引管,所述侧管上设有微型球阀用来调节吸引力大小。使用时,将内镜从内镜通道中穿过,通过磁铁与吸引套管固定连接,将侧管与负压吸引管连接,通过微型球阀调节吸力。操作者可单手完成执镜及吸引的操作,另一只手同时使用其他手术器械进行相应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神经外科内镜手术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