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05213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465685.2
申请日:2023-11-07
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 广西科学院
IPC分类号: A61K31/4741 , A61P25/00 , A61P31/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具体涉及白鲜碱在制备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首先确定白鲜碱具有抗神经坏死病毒活性,在此基础上利用Reed‑Muench法获得白鲜碱对神经坏死病毒的滴度,再通过不同白鲜碱使用剂量下石斑鱼的存活率获取白鲜碱的安全剂量,并研究白鲜碱对于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存活率和衣壳蛋白表达的影响,最终证实白鲜碱在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之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为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药物,同时为进一步研究白鲜碱抗神经坏死病毒的靶点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2052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65685.2
申请日:2023-11-07
申请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分类号: A61K31/4741 , A61P25/00 , A61P31/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水产动物病害的防治,具体涉及白鲜碱在制备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首先确定白鲜碱具有抗神经坏死病毒活性,在此基础上利用Reed‑Muench法获得白鲜碱对神经坏死病毒的滴度,再通过不同白鲜碱使用剂量下石斑鱼的存活率获取白鲜碱的安全剂量,并研究白鲜碱对于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后存活率和衣壳蛋白表达的影响,最终证实白鲜碱在石斑鱼感染神经坏死病毒之后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为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防治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药物,同时为进一步研究白鲜碱抗神经坏死病毒的靶点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