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81140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87977.X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大气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箱、至少一个第一抽吸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抽吸组件,采样箱包括采样箱盖、第一密闭箱体、第二密闭箱体以及设于第一密闭箱体与第二密闭箱体之间的容纳箱体,至少一个第一抽吸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抽吸组件均位于容纳箱体内,采样箱盖连接有两个转接头,每个转接头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中空的伸缩管,两个转接头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分别与第一密闭箱体、第二密闭箱体连接,第一密闭箱体与至少一个第一抽吸组件连接,第二密闭箱体与至少一个第二抽吸组件连接。本发明不占用空间,通过伸缩管调整采样高度,安全性高,一次性采集多组样品,提高采样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2530541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178623.5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IPC: B65D25/02 , B65D25/10 , B65D51/24 , B65D53/02 , B65D41/04 , B65D51/16 , B65D81/20 , B65D85/30 , A61L2/10 , A61L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皿运输容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培养皿支架以及壳盖;所述壳体具有开口,壳盖可拆卸的连接在壳体上并将其开口封闭,培养皿支架设置在壳体和壳盖构成的内部空间中;所述培养皿支架内由下而上可叠放若干培养皿;所述培养皿支架顶部设置向下延伸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自由端与压件相连接,所述压件可压在最上方的培养皿上;所述壳盖内设置紫外光发射装置。本实用新型能稳定的放置培养皿;保证在运输中,即便出现颠簸、摇晃等原因,也不会出现培养皿与壳体之间相互撞击破碎、培养皿盖散落、培养皿中培养基脱落等问题;同时通过紫外光发射装置及通气组件的设置,减少了培养皿的污染,提高了其无菌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055283U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21841668.9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IPC: G01M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密封性测试装置,包括放置架、注水机构、手套固定机构和卡塞,所述注水机构和手套固定机构均安装在所述放置架上,所述注水机构包括水箱、与所述水箱连接的出水管,所述手套固定机构包括沿上下方向一体成型连接的中空透明的第一圆筒体和中空透明的第二圆筒体,所述第一圆筒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圆筒体的外径,所述卡塞与所述第一圆筒体密封连接,所述卡塞上设置有注水口,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注水口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卡塞和套筒的双重配合提高手套的稳固性,且通过往手套内注水来观察是否有水喷出,测试速度快且测试结果准确,市场竞争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207866580U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20153000.9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大气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箱、至少一个第一抽吸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抽吸组件,采样箱包括采样箱盖、第一密闭箱体、第二密闭箱体以及设于第一密闭箱体与第二密闭箱体之间的容纳箱体,至少一个第一抽吸组件和至少一个第二抽吸组件均位于容纳箱体内,采样箱盖连接有两个转接头,每个转接头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中空的伸缩管,两个转接头的下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分别与第一密闭箱体、第二密闭箱体连接,第一密闭箱体与至少一个第一抽吸组件连接,第二密闭箱体与至少一个第二抽吸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不占用空间,通过伸缩管调整采样高度,安全性高,一次性采集多组样品,提高采样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5493081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1922578.4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笔用针头包装密封强度测试用的夹具,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两个相对的夹板和固定板,所述夹板连接有用于推紧所述夹板和固定板的旋转装置,所述第二夹具为一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能够使样品贯穿的两个对称的开口,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放置所述样品的托盘,所述托盘连接有使所述托盘上升和下降的调节转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注射笔用针头包装密封强度测试用的夹具,通过托盘的升降装置固定不同尺寸的样品,具有调节功能,使用灵活方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操作简单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117540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841653.2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透气包装材料微生物屏障性能检测的过滤装置,包括安装筒和过滤筒,安装筒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的外径大于下筒体的外径,下筒体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过滤筒包括过滤筒体、过渡筒以及调节筒,过滤筒体的外径小于所述过渡筒的外径,过滤筒体设置有第一外螺纹,第一内螺纹与第一外螺纹相配合,过滤筒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通孔,过滤筒体的内底壁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滤膜、透气包装材料样品和第一密封圈,所述调节筒呈中空结构,调节筒与过滤筒体的内侧壁相连接且压紧在所述第一密封圈上。本实用新型检测准确性高,便于适用不同规格的透气包装材料样品的检测,适用范围广,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5480897U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22237617.3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型无菌实验仓,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相对侧壁均设置有两个销轴,所述箱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销轴转动连接,相对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支撑杆远离销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型无菌实验仓,携带时将两个支撑柱旋转至箱体的顶端,然后手持支撑柱即可便捷的携带箱体,放置在地面上时将两个支撑柱旋转至箱体底端的两侧,并通过限位机构对支撑柱进行限位,使其无法转动,从而将底座支撑在地面上,支撑柱即可当提手使用,又可当支撑腿使用,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且便于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214385488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022676508.7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粪液分离装置及动物代谢笼,包括漏斗形的用于收集粪便的粪便收集器,粪便收集器的底部设置有尿液出口,尿液出口的上方倾斜设置一封闭所述尿液出口的网格形的筛板;所述尿液出口的下方设置一尿液收集瓶;所述粪便收集器侧壁上开设有粪便出口,所述筛板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粪便出口的下方,所述粪便出口连接一粪便收集瓶。本实用新型有效弥补现有代谢笼的缺点,对装置进行优化升级。利用网格挡板,粪便和尿液进入粪尿分离模块。其中,尿液自然流下来,进入含有净化柱的尿液预处理模块;粪便经集尿室中的倾斜的筛板滑落入粪便导管中。既能实现粪液的及时分离,又能完成尿液目标组分的初步分离和富集,防止尿液组分间相互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212532971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065089.7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医疗器械微生物检测的无菌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胶塞、袋体以及设置在袋体上的封口钢丝和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一端与袋体内部连通,另一端可拆卸地与穿刺胶塞相连接;所述穿刺胶塞上设置覆盖其端面的易拉环盖。本实用新型通过排液管、穿刺胶塞及两者可拆卸的设计,使本无菌袋无论是用于薄膜过滤法还是用于平板计数法的检测,都能减少微生物污染的概率,且能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117541U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821842277.9
申请日:2018-11-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卫生与环境技术研究所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干态微生物穿透试验装置,包括超声波震动器、压板、固定在超声波震动器上的圆形底座、安装在圆形底座上的多个试验机构以及与多个试验机构相配合的多个卡块,多个试验机构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试验机构包括圆形承载体、沿上下方向开设在圆形承载体内的倒锥形孔和圆柱形孔、设置在圆柱形孔内的环形限位板、与圆形承载体可拆卸连接的圆形底板以及放置在圆形底板上的培养皿,环形限位板卡住所述培养皿,压板压在多个卡块上,每个卡块呈倒锥形。本实用新型震动均匀,试验效果好,试验结果准确性高,便于适用不同厚度的屏障材料的试验,圆形承载体与圆形底座为可拆卸连接,后续的灭菌非常方便快捷,不会对屏障材料造成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