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9536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410083202.7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175
Abstract: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针对具备液体注入口的液体收容容器,提供降低缺陷的产生的技术。液体收容容器以使用状态与注入状态为不同状态的方式使用,液体收容容器具备:由多个壁部形成的用于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室;液体注入口;导出部;用于从外部识别液体收容室的液体被消耗而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达到第一阈值的情况的下限部;和上限部,在注入状态,该上限部用于从外部识别从液体注入口向液体收容室注入液体而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达到第二阈值的情况。第一壁部是在使用状态相对于液体收容容器所被设置的设置面呈立起设置状态的壁部,第二壁部是在注入状态相对于液体收容容器所被设置的设置面呈立起设置状态的壁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407674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110261740.7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175
Abstract: 一种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液体注入口的液体收纳容器中,提供一种减轻不良情况的技术。液体收纳容器具备:由多个壁部形成的、用于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室;液体注入口,其用于朝液体收纳室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口,一端部朝外部开口,另一端部在液体收纳室内开口;栓部件;大气敞开流路;以及导出部。在使用状态下,包括液体侧开口和空气侧开口的第二流路位于比液体注入口的另一端部靠下方的位置。液体收纳容器的注入状态是与使用状态不同的状态,且是空气侧开口位于比液体注入口的另一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582258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013407.9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7506 , B41J2/17513 , B41J2/1753 , B41J2/175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提供了在包括液体注入口的容器单元中减小液体向容器单元的外侧流出的可能性的技术。一种容器单元,容器单元被设置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外部,并使液体经由流通管向液体喷射装置流动,容器单元包括:液体容纳容器,用于在其内部容纳液体,并包括液体注入口;以及底面盖部件,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并在液体被供应给液体喷射装置时的液体供应姿势下构成与设置面相接的底面,底面盖部件具有液体保持部,液体保持部用于保持向与液体容纳容器相对的相对面侧流入的液体,相对面是与底面相反的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041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110253366.6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175
Abstract: 一种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具备液体注入口的液体收容容器,提供一种能够在将液体注入液体收容容器中时,降低产生的泡从液体注入口溢出的可能性的技术。液体收容容器具备:液体收容室;液体注入口,该液体注入口的一端部朝向外部开口、另一端部在液体收容室内开口,该液体注入口用于将液体注入到液体收容室;以及导出部,液体收容室具有空间部,该空间部是由形成液体收容室的壁部形成的,在从液体注入口注入液体的注入状态,空间部朝铅垂下方开口,在注入状态,空间部位于比液体注入口的另一端部靠上方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4163044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204581.0
申请日:2014-05-14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1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7523 , B41J2/17513 , B41J2/1752 , B41J2/1753 , B41J2/175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盒以及印刷材料供给系统。所述盒具备:印刷材料容纳部;用于将印刷材料容纳部的印刷材料供给到印刷装置的印刷材料供给部;彼此对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与第一面以及第二面相交的第三面;与第三面对置的第四面;盒侧配合构造,所述盒侧配合构造被设置在第三面中的比第二面靠第一面侧的位置,用于与印刷装置的装置侧配合构造配合;以及接触部,所述接触部被设置在第一面的第四面侧的一端部以及第四面的第一面侧的一端部所位于的区域,并用于与印刷装置接触,通过接触部规定的接触面相对于所述第四面倾斜。
-
公开(公告)号:CN103895360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083202.7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175
Abstract: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针对具备液体注入口的液体收容容器,提供降低缺陷的产生的技术。液体收容容器以使用状态与注入状态为不同状态的方式使用,液体收容容器具备:由多个壁部形成的用于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室;液体注入口;导出部;用于从外部识别液体收容室的液体被消耗而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达到第一阈值的情况的下限部;和上限部,在注入状态,该上限部用于从外部识别从液体注入口向液体收容室注入液体而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达到第二阈值的情况。第一壁部是在使用状态相对于液体收容容器所被设置的设置面呈立起设置状态的壁部,第二壁部是在注入状态相对于液体收容容器所被设置的设置面呈立起设置状态的壁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582258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3407.9
申请日:2012-01-13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7506 , B41J2/17513 , B41J2/1753 , B41J2/175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提供了在包括液体注入口的容器单元中减小液体向容器单元的外侧流出的可能性的技术。一种容器单元,容器单元被设置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外部,并使液体经由流通管向液体喷射装置流动,容器单元包括:液体容纳容器,用于在其内部容纳液体,并包括液体注入口;以及底面盖部件,被安装在液体容纳容器上,并在液体被供应给液体喷射装置时的液体供应姿势下构成与设置面相接的底面,底面盖部件具有液体保持部,液体保持部用于保持向与液体容纳容器相对的相对面侧流入的液体,相对面是与底面相反的面。
-
公开(公告)号:CN102407674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61740.7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175
Abstract: 一种液体收纳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液体注入口的液体收纳容器中,提供一种减轻不良情况的技术。液体收纳容器具备:由多个壁部形成的、用于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室;液体注入口,其用于朝液体收纳室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口,一端部朝外部开口,另一端部在液体收纳室内开口;栓部件;大气敞开流路;以及导出部。在使用状态下,包括液体侧开口和空气侧开口的第二流路位于比液体注入口的另一端部靠下方的位置。液体收纳容器的注入状态是与使用状态不同的状态,且是空气侧开口位于比液体注入口的另一端部靠上方的位置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381040A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1110253332.7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175
Abstract: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针对具备液体注入口的液体收容容器,提供降低缺陷的产生的技术。液体收容容器以使用状态与注入状态为不同状态的方式使用,液体收容容器具备:由多个壁部形成的用于收容液体的液体收容室;液体注入口;导出部;用于从外部识别液体收容室的液体被消耗而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达到第一阈值的情况的下限部;和上限部,在注入状态,该上限部用于从外部识别从液体注入口向液体收容室注入液体而液体收容室的液体的量达到第二阈值的情况。第一壁部是在使用状态相对于液体收容容器所被设置的设置面呈立起设置状态的壁部,第二壁部是在注入状态相对于液体收容容器所被设置的设置面呈立起设置状态的壁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336063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110206338.9
申请日:2011-07-15
Applicant: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IPC: B41J2/1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2/175 , B41J2/17509 , B41J2/17513 , B41J2/17523 , B41J2/175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容纳容器、罐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提供了在液体容纳容器中即使在液体容纳容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液体从大气开放流路向外部流出的可能性的技术。一种液体容纳容器,在使用姿势下,大气开放口被设置于更接近空气室最上面的位置,并被设置于第一角部所包含的位置,空气侧开口被设置于更接近空气室最底面的位置,并被设置于与第一角部处于对角位置的第二角部所包含的位置,液体侧开口被设置于满足以下条件(a)、(b)的位置。(a)在使用姿势下的竖直方向上,更接近液体室最底面的位置。(b)处于与第一角部相当于对角位置的位置的第二角部所包含的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