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19962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48962.0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石河子大学
IPC: A01C2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施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滴灌小麦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肥料熟化:即秋翻前1-2个月,将粉碎成长度为3-5cm的秸秆300-400kg/亩、有机肥300-400kg/亩、纯氮3-4kg/亩,混合均匀,覆盖熟化15-25天,得到熟化肥料;制备渗出液:即将熟化肥料按每亩用量每次淋入100-200升水后,密封1-2天,滤出渗出液并收集密封保存,重复3-5次;将所述渗出液混匀保存待用;秋翻施基肥;滴施出苗肥和滴施生育期肥:即每7-10天滴施生育期肥,包括:所述渗出液30-50升/亩、滴施纯氮1-2kg/亩、P2O50.5-1kg/亩,本发明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高产稳产的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0135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22097.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石河子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有源配电网负序保护方法。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有源配电网负序保护方法,包括:S10:端层检测到负序电压突变,向边层发送保护启动报文后,所述的边层向所述的端层的所有智能终端发送数据上传信号;所述的端层采集负序特征分量,并发送至所述的边层;S20:所述的边层收到保护启动报文后,从云层下载有源配电网拓扑结构关联矩阵T,并将收到的所述的负序特征分量的数据生成行向量V和D,来判断故障支路;S30:所述的边层根据所述的步骤S20的判断结果下发动作信号,所述的端层收到所述的动作信号后跳开断路器,切除故障。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5G边缘计算的有源配电网负序保护方法,适用于有源配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686628.2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石河子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F23G5/4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综合能源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能‑光伏‑储能联合发电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包括:S1:建立生物质能电站模型;S2:基于所述生物质能电站模型建立含有生物质能电站、光伏电站及储能的容量规划模型;所述容量规划模型以联合发电系统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S3:定义效果评价指标;S4:求解步骤S2中所述容量规划模型得到符合所述效果评价指标的最优容量规划结果;所述最优容量规划结果为生物质能、光伏电站容量以及储能的容量。采用本发明能够缓解季节波动性对生物质能出力和光伏出力波动的影响,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系统消纳分布式电源和接纳间歇性负荷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919962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48962.0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石河子大学
IPC: A01C2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施肥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滴灌小麦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肥料熟化:即秋翻前1-2个月,将粉碎成长度为3-5cm的秸秆300-400kg/亩、有机肥300-400kg/亩、纯氮3-4kg/亩,混合均匀,覆盖熟化15-25天,得到熟化肥料;制备渗出液:即将熟化肥料按每亩用量每次淋入100-200升水后,密封1-2天,滤出渗出液并收集密封保存,重复3-5次;将所述渗出液混匀保存待用;秋翻施基肥;滴施出苗肥和滴施生育期肥;本发明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高产稳产的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9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06919.9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石河子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接入光伏的配电网在当天发出的第一功率,所述第一功率中包括所述光伏发出的第二功率;获取在所述当天的高峰时段的用户侧的负荷功率;将所述第一功率中大于所述负荷功率,且满足预设的负荷约束条件的目标功率进行存储,以供所述当天的低谷时段使用。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考虑配电网侧的第一功率和用户侧的负荷功率,使得在对配电网的第一功率进行分配的过程中,一部分提供给用户侧使用,另一部分提供给当天的低谷时段使用,从而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平移负荷,降低配电系统的网损,提高配电网对新能源光伏PV的接纳能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