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50460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910083728.4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1B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 Y02W30/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的一种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由进料口,气固分离器,储料罐,提升管,给风系统,冷却水系统组成。本发明将高炉渣排入循环流化床内,通过流化风将高炉渣携带进入旋风分离器实现气固分离,同时在流化风和气固分离器周围的水冷壁双重冷却系统使高炉渣迅速降温,达到急冷的效果;分离出来的高炉渣进入储料罐,在储料罐底部通入流化风使其处于鼓泡床状态,进一步冷却并实现分层排渣;冷却风和冷却水经过加压处理后进入锅炉,实现了余热全部回收。本发明的优点冷却迅速、充分;有效余热回收;粒化效果好,分层排渣;系统结构简单,较易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0570318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10104397.3
申请日:2008-04-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19/00
Abstract: 一种变物料浓度下测量分离器压降特性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发明在普通流化床实验装置中的下降管下端添加了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下端分别与回料管和称重旁路相连通。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换向装置内挡板的位置,使得物料切换至称重旁路,实现分离器入口物料浓度的连续、均匀降低。在以上过程中,可通过设置在分离器出、入口的压力传感器和称重旁路下部的称重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计算出分离器压降的变化与分离器入口物料浓度的变化,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只需通过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分离器在特定流化风速下、较宽物料浓度范围内的压降特性,发明经济实用,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261197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104397.3
申请日:2008-04-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19/00
Abstract: 一种变物料浓度下测量分离器压降特性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发明在普通流化床实验装置中的下降管下端添加了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下端分别与回料管和称重旁路相连通。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换向装置内挡板的位置,使得物料切换至称重旁路,实现分离器入口物料浓度的连续、均匀降低。在以上过程中,可通过设置在分离器出、入口的压力传感器和称重旁路下部的称重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计算出分离器压降的变化与分离器入口物料浓度的变化,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只需通过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分离器在特定流化风速下、较宽物料浓度范围内的压降特性,本发明经济实用,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550460B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0910083728.4
申请日:2009-05-0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21B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 Y02W30/5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的一种高炉渣急冷和余热回收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由进料口,气固分离器,储料罐,提升管,给风系统,冷却水系统组成。本发明将高炉渣排入循环流化床内,通过流化风将高炉渣携带进入旋风分离器实现气固分离,同时在流化风和气固分离器周围的水冷壁双重冷却系统使高炉渣迅速降温,达到急冷的效果;分离出来的高炉渣进入储料罐,在储料罐底部通入流化风使其处于鼓泡床状态,进一步冷却并实现分层排渣;冷却风和冷却水经过加压处理后进入锅炉,实现了余热全部回收。本发明的优点:冷却迅速、充分;有效余热回收;粒化效果好,分层排渣;系统结构简单,较易实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