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同步阻尼控制的三相锁相环及交流微电网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8674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11563.2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同步阻尼控制的三相锁相环控制结构,在三相锁相环控制结构中的PI控制过程中增加了一个频率偏差反馈通道,将PI输出的频率偏差作为反馈信号输送回PI控制器的输入端。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阻尼控制的交流微电网暂态稳定性提升方法,交流微电网中的电网跟随转换器的控制器基于d‑q同步旋转坐标系而设计,其中,Park变换及其逆变换的旋转角度θpll由三相锁相环控制结构观测微电网的母线端电压所得。能够在不改变锁相环稳态性能的情况下,增加锁相环的等效阻尼,进而降低暂态过程的超调量,提高交流微电网的暂态稳定性。

    一种适应宽功率波动的碱液电解制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448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792883.9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宽功率波动的碱液电解制氢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气‑液‑电多场协同调控的方式,解决碱液电解制氢低载运行时的低效率和低纯度等难题,扩展碱液制氢运行范围,使其适应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等宽范围功率波动场合。本发明通过动态调节氢氧侧压力以及碱液循环速度,降低氢氧混合程度,提升产氢纯度。同时,利用过电压脉冲调制法,克服了电解槽低电压运行时的电解单元一致性差、内阻大、效率低等难题。本发明可使碱液电解槽全功率范围内高效率、高纯度电解产氢,扩大了碱液电解制氢技术适用范围。

    一种适应宽功率波动的碱液电解制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9448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92883.9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应宽功率波动的碱液电解制氢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气‑液‑电多场协同调控的方式,解决碱液电解制氢低载运行时的低效率和低纯度等难题,扩展碱液制氢运行范围,使其适应间歇式可再生能源等宽范围功率波动场合。本发明通过动态调节氢氧侧压力以及碱液循环速度,降低氢氧混合程度,提升产氢纯度。同时,利用过电压脉冲调制法,克服了电解槽低电压运行时的电解单元一致性差、内阻大、效率低等难题。本发明可使碱液电解槽全功率范围内高效率、高纯度电解产氢,扩大了碱液电解制氢技术适用范围。

    一种基于电解槽电热特性的系统并网变温优化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5327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0810781.X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解槽电热特性的系统并网变温优化运行方法,本发明基于实测数据拟合估算电解槽的热容、热阻参数,同时拟合电解槽功率上限与温度的估计公式,基于不同温度下的电压电流实测数据,拟合电解槽电压、电流、温度关系式;基于上述参数估计结果与公式拟合结果,建立光伏‑碱性电解槽‑锂电池系统经济性优化的目标函数及考虑温度对功率上下限影响的运行约束条件;求解系统日前优化调度运行方式,系统依据优化结果运行。本发明的变温运行方法,能够降低高温对电解槽的负面影响,从而延长系统寿命,避免了无效的通过加热来维持电解效率的能量转换和能量浪费。且利用光伏预测结果,优化电解槽运行,降低弃光率的同时提高系统经济性。

    一种基于电解槽电热特性的系统并网变温优化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53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0810781.X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解槽电热特性的系统并网变温优化运行方法,本发明基于实测数据拟合估算电解槽的热容、热阻参数,同时拟合电解槽功率上限与温度的估计公式,基于不同温度下的电压电流实测数据,拟合电解槽电压、电流、温度关系式;基于上述参数估计结果与公式拟合结果,建立光伏‑碱性电解槽‑锂电池系统经济性优化的目标函数及考虑温度对功率上下限影响的运行约束条件;求解系统日前优化调度运行方式,系统依据优化结果运行。本发明的变温运行方法,能够降低高温对电解槽的负面影响,从而延长系统寿命,避免了无效的通过加热来维持电解效率的能量转换和能量浪费。且利用光伏预测结果,优化电解槽运行,降低弃光率的同时提高系统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