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369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441375.1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L41/257 , H01L4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长径比压电陶瓷管的极化系统,包括耐压测试仪、密封真空容器、用于夹持压电陶瓷管的极化夹具和对密封真空容器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耐压测试仪与设置在密封真空容器内的极化夹具连接,所述密封真空容器置于加热装置上。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极化夹具无法实现极化面为小弯曲平面材料的极化这一问题,实现了大长径比压电陶瓷管内外壁与正负电极的接触,保证了大长径比陶瓷管的极化成功率,适用于极化不同壁厚的大长径比压电陶瓷管。另外,本发明采用真空极化法,在真空中进行极化,极化过程中不使用硅油,既降低了极化成本,又简化了极化工序,避免了油浴极化法的后续清洗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183695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441375.1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L41/257 , H01L4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长径比压电陶瓷管的极化系统,包括耐压测试仪、密封真空容器、用于夹持压电陶瓷管的极化夹具和对密封真空容器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耐压测试仪与设置在密封真空容器内的极化夹具连接,所述密封真空容器置于加热装置上。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极化夹具无法实现极化面为小弯曲平面材料的极化这一问题,实现了大长径比压电陶瓷管内外壁与正负电极的接触,保证了大长径比陶瓷管的极化成功率,适用于极化不同壁厚的大长径比压电陶瓷管。另外,本发明采用真空极化法,在真空中进行极化,极化过程中不使用硅油,既降低了极化成本,又简化了极化工序,避免了油浴极化法的后续清洗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186759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30301.4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4 , C04B28/04 , C04B14/06 , C04B18/146 , C04B20/02 , C04B20/023 , C04B14/0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性硅灰表面预吸附分散的纳米SiO2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步骤包括:1)硅灰氨基化;2)氨基化硅灰表面预吸附分散纳米SiO2;3)氨基化硅灰表面预吸附分散的纳米SiO2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本发明借助于氨基化硅灰吸附预分散纳米SiO2,使纳米SiO2在水泥基体中较好分散,改善水泥基体的性能。先将硅灰表面氨基化处理,使硅灰表面带与纳米SiO2相反的电荷,为硅灰吸附预分散纳米SiO2提供理论支持。纳米SiO2与硅灰均为火山灰材料,均会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额外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密实基体,故氨基化硅灰吸附预分散纳米SiO2的引入会改善水泥基体的性能。本实验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可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186759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530301.4
申请日:2016-07-07
Applicant: 济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改性硅灰表面预吸附分散的纳米SiO2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步骤包括:1)硅灰氨基化;2)氨基化硅灰表面预吸附分散纳米SiO2;3)氨基化硅灰表面预吸附分散的纳米SiO2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本发明借助于氨基化硅灰吸附预分散纳米SiO2,使纳米SiO2在水泥基体中较好分散,改善水泥基体的性能。先将硅灰表面氨基化处理,使硅灰表面带与纳米SiO2相反的电荷,为硅灰吸附预分散纳米SiO2提供理论支持。纳米SiO2与硅灰均为火山灰材料,均会与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反应生成额外的水化硅酸钙凝胶,密实基体,故氨基化硅灰吸附预分散纳米SiO2的引入会改善水泥基体的性能。本实验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可广泛应用于水泥混凝土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4333039U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520006480.2
申请日:2015-01-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H01L41/25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长径比压电陶瓷管的极化系统,包括耐压测试仪、密封真空容器、用于夹持压电陶瓷管的极化夹具和对密封真空容器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耐压测试仪与设置在密封真空容器内的极化夹具连接,所述密封真空容器置于加热装置上。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传统极化夹具无法实现极化面为小弯曲平面材料的极化这一问题,实现了大长径比压电陶瓷管内外壁与正负电极的接触,保证了大长径比陶瓷管的极化成功率,适用于极化不同壁厚的大长径比压电陶瓷管。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真空容器,在真空中进行极化,极化过程中不使用硅油,既降低了极化成本,又简化了极化工序,避免了油浴极化法的后续清洗过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