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9249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13510.7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60 , H01M4/3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B1/24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4/628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硅的聚合物-硅复合粒子、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聚合物-硅复合粒子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本发明将所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硅用作负极活性材料以提供具有大容量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具有镀覆在其表面上的金属的硅-聚合物复合粒子以解决硅的电导率低的问题,并提供制备所述硅-聚合物复合粒子的方法以制造具有提高的电导率的电极。此外,制备具有通过无电镀敷而包覆在其表面上的金属的硅-聚合物复合粒子并使用所述硅-聚合物复合粒子形成电极,从而改善由硅活性材料中的显著体积变化造成的电极的劣化,并解决在将硅粒子用作负极活性材料时电导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526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280003639.4
申请日:2012-04-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G45/1228 , C01G51/50 , C01G53/50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Y10S903/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输出的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高容量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其中将粒子具有不同形状和粒度的石墨和导电碳作为导电材料同时涂布至具有层状结构并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3成分体系含锂金属氧化物和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的混合正极活性材料,由此改善3成分体系锂金属氧化物的高电阻和电导率不足,所述高电阻和电导率不足是由所述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3成分体系含锂金属氧化物与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之间的粒度和表面积之差造成的。由此,可以改善包含所述两种材料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低输出的问题,同时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具有宽的可利用SOC区域。[化学式1]Li1+aNixCoyMn1?x?yO2,0≤a
-
公开(公告)号:CN10321052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80003639.4
申请日:2012-04-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G45/1228 , C01G51/50 , C01G53/50 , C01P2004/80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 Y10S903/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输出的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高容量正极活性材料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其中将粒子具有不同形状和粒度的石墨和导电碳作为导电材料同时涂布至具有层状结构并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3成分体系含锂金属氧化物和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的混合正极活性材料,由此改善3成分体系锂金属氧化物的高电阻和电导率不足,所述高电阻和电导率不足是由所述由如下化学式1表示的3成分体系含锂金属氧化物与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之间的粒度和表面积之差造成的。由此,可以改善包含所述两种材料的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低输出的问题,同时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具有宽的可利用SOC区域。[化学式1]Li1+aNixCoyMn1-x-yO2,0≤a
-
公开(公告)号:CN105474440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80046155.7
申请日:2014-09-0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04 , H01M4/0435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20/10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其通过在集电器上涂布包含正极活性材料粒子的正极形成浆料并且压延该浆料而制造,其中:正极活性材料粒子包含选自具有橄榄石晶体结构的锂铁磷酸盐粒子和化学式1的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粒子中的一种以上;基于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的总体积,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粒子以由初级粒子团聚形成的次级粒子的形态以50%~90%的含量存在;并且基于锂铁磷酸盐的总体积,锂铁磷酸盐粒子以初级粒子的形态以50%~100%的含量存在。(化学式1与在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的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792498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180013510.7
申请日:2011-03-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60 , H01M4/3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B1/24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625 , H01M4/626 , H01M4/628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硅的聚合物-硅复合粒子、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聚合物-硅复合粒子的负极和锂二次电池。本发明将所述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硅用作负极活性材料以提供具有大容量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具有镀覆在其表面上的金属的硅-聚合物复合粒子以解决硅的电导率低的问题,并提供制备所述硅-聚合物复合粒子的方法以制造具有提高的电导率的电极。此外,制备具有通过无电镀敷而包覆在其表面上的金属的硅-聚合物复合粒子并使用所述硅-聚合物复合粒子形成电极,从而改善由硅活性材料中的显著体积变化造成的电极的劣化,并解决在将硅粒子用作负极活性材料时电导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9325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03083.9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58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输出的锂二次电池用复合电极和包含所述复合电极的锂二次电池,其中,在其中具有混合的两种以上活性材料的复合电极中,具有小粒度的活性材料通过聚集和二次粒化以使得混合活性材料粒子具有均匀尺寸的方式包含在复合电极中,由此电导率提高以具有高输出特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