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679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1980020204.2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制备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含有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含锂原料和掺杂原料混合,并对它们进行第一煅烧处理,以制备掺杂有掺杂元素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过渡金属包含镍(Ni)、钴(Co)和锰(Mn),所述掺杂原料包含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一种掺杂元素:Al、Mg、Co、V、Ti、Zr和W;以及将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与涂覆原料混合,并对它们进行第二煅烧处理,以制备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涂覆原料包含选自如下中的至少一种涂覆元素:Al、Mg、Co、Ti、Zr和B,在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中,含有所述涂覆元素的涂层形成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上,其中以使得在所述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掺杂元素的重量与所述涂覆元素的重量的比率在0.3至7的范围内的方式引入所述掺杂原料和所述涂覆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140242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780080266.3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包含其的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包含:由式1表示的锂复合金属氧化物;和富钴层,所述富钴层形成在所述锂复合金属氧化物的表面上并具有比所述锂复合金属氧化物高的钴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07865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80001955.7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D15/00 , C01G45/00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B35/128 , C01G45/00 , C01G45/1214 , C01G45/1242 , C01P2002/32 , C01P2002/50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2/74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4/80 , C01P2004/84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0402 , H01M4/047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括多晶锂锰氧化物以及位于上述多晶锂锰氧化物的表面的含硼涂敷层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在多晶锂锰氧化物表面包括含硼涂敷层,由此防止多晶锂锰氧化物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能够抑制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副反应。而且,本发明能够使上述锂锰氧化物的结构稳定,因而解决了杨泰勒晶格收缩(Jahn-Teller distortion)与Mn2+的溶出问题,从而能够提高二次电池的振实密度(tap density)、寿命特性以及充电放电容量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682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1980039841.4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正极材料的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正极材料和包含所述正极材料的锂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锂二次电池,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平均粒径(D50)为10μm至30μm的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前体与含锂原料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预烧结,以得到第一预烧结产物;将平均粒径(D50)与所述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的平均粒径(D50)不同的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前体与含锂原料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预烧结,以得到第二预烧结产物;将所述第一预烧结产物和所述第二预烧结产物均破碎;以及将已破碎的所述第一预烧结产物和已破碎的所述第二预烧结产物混合,并对混合物进行主烧结,以得到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066398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80013597.1
申请日:2021-06-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将烧制工艺分为两个步骤,在低温下进行一次烧制以及在二次烧制中添加含掺杂元素M1的原料而能够降低一次烧制产物的结块强度并提供具有优异品质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制备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包括:第一步骤:将具有特定组成的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第一含锂原料以及任选的含铝原料混合,并在400℃至700℃下进行一次烧制以制备一次烧制产物;以及第二步骤:将所述一次烧制产物、第二含锂原料和含特定掺杂元素M1的原料混合,并在高于所述一次烧制温度的温度下进行二次烧制以制备正极活性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50786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80001950.4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D15/00 , C01G45/00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B35/128 , C01G45/00 , C01G45/1214 , C01G45/1242 , C01P2002/32 , C01P2002/50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2/74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4/80 , C01P2004/84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0402 , H01M4/047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多晶锂锰氧化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化学式1:Li(1+x)Mn(2-x-y-f)AlyM(f)O(4-z),在上述化学式1中,M为Na或包含Na的两种以上的混合元素,0≤x≤0.2、0<y≤0.2、0<f≤0.2及0≤z≤0.2。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本发明能够使上述多晶锂锰氧化物粒子在结构上得到稳定,解决杨泰勒晶格收缩与Mn2+的溶出问题,从而能够提高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及充放电容量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54249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80006923.9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和由此制备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含有镍(Ni)、钴(Co)以及选自锰(Mn)和铝(Al)中的至少一种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洗涤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以除去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面上存在的锂副产物;以及将所述经洗涤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钴(Co)原料和含硼(B)原料混合,继而在6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高温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54249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80006923.9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和由此制备的正极活性材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含有镍(Ni)、钴(Co)以及选自锰(Mn)和铝(Al)中的至少一种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洗涤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以除去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表面上存在的锂副产物;以及将所述经洗涤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含钴(Co)原料和含硼(B)原料混合,继而在600℃以上的温度下进行高温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238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80004175.8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 化学
IPC: H01M4/505 , C01D15/00 , C01G45/00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B35/128 , C01G45/00 , C01G45/1214 , C01G45/1242 , C01P2002/32 , C01P2002/50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2/74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4/80 , C01P2004/84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0402 , H01M4/0471 , H01M4/36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由化学式1表示的多晶型锂锰氧化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 Li(1+x)Mn(2‑x‑y‑f)AlyMfO(4‑z),其中M为选自如下中的任一种或其两种以上的元素:硼(B)、钴(Co)、钒(V)、镧(La)、钛(Ti)、镍(Ni)、锆(Zr)、钇(Y)和镓(Ga),0≤x≤0.2,0
-
公开(公告)号:CN104995769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80002932.8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13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H01M2220/20 , H01M2220/30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包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粒子;以及复合粒子,上述复合粒子包含选自由YSZ、GDC、LSGM、LSM、及Ni-YSZ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其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当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时,上述复合粒子具有单相峰值。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正极活性物质不仅可将二次电池的容量减少或输出减少最小化,还可更加提高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