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529642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80038515.9
申请日:2007-09-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69 , H01M2300/0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高温性能和防过充电性能、尤其是在高电压/高电流条件下具有改进的防过充电性能,同时使电池性能的劣化程度减到最小的二次电池电解质;上述性能通过向锂二次电池的电解质中添加3-5重量%的环己基苯(CHB)和0.2-1.5重量%的2-氟联苯(2-FBP)作为防过充电添加剂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689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80001240.1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 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1 , H01M2/0275 , H01M2/365 , H01M10/647 , H01M2220/30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袋形壳,该袋形壳包括:袋形的本体部,具有收容电极组件的内部空间;及注入部,从上述本体部延伸,而向上述内部空间引导电解液,上述注入部形成为折皱成Z字形态。
-
-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44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80044037.2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11/11 , H01M2/26 , H01M2/30 , H01M10/04 , H01M22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接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制造的电极组件,所述方法能够解决在构造二次电池的电极突片和引线部之间的焊接的同时发生的绝缘缺陷的现象。本发明的焊接二次电池的电极突片的方法包括:用于执行连接电极突片和引线部的主焊接步骤,该电极突片从设置在电池中的电极板突出,该引线部将电极突片电连接至外部端子且在其表面上具有引线膜。主焊接步骤包括在电极突片和引线部之间的重叠区域的局部部分中形成焊接部分,同时在焊接部分和引线膜之间形成非焊接部分。本发明的焊接二次电池的电极突片的方法具有显著优点:通过形成非焊接部分而显著地减少绝缘缺陷,并且防止在焊接过程期间产生的金属微粒分散并朝向引线部分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379635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780004522.7
申请日:2007-02-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4/1391 , H01M4/1393 , H01M4/62 , H01M4/622 , H01M4/624 , H01M4/661 , H01M10/0562 , H01M10/0566 ,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包括含有锂过渡金属化合物的阴极以及含有石墨碳的阳极,并向阴极与/或阳极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藉此表面活性剂的添加改善电解质在电极上的湿润性,从而提高电池容量并且改善电池的速率特性与循环特性,并且明显缩短电池制备工艺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545332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01679.4
申请日:2014-04-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8 , H01M2/36 , H01M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 , H01M10/058
Abstract: 本技术涉及能够通过防止电解液在脱气(degassing)工序时飞散来防止由电解液飞散引起的产品的污染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本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对包含死区的电池单元进行化成(formation)过程而在电池单元的内部产生气体;关闭气体去除装置的穿孔(piercing)工具而在上述死区形成贯通口,并通过上述穿孔工具来排出上述电池单元内的气体;在排出气体之后,关闭气体去除装置的密封(sealing)工具而对与上述电池单元内的电极组件相邻的上述死区的内侧部进行熔合;在关闭上述密封工具的状态下,开放上述穿孔工具;及在开放上述穿孔工具之后,开放上述密封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4685689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80001240.1
申请日:2014-06-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1 , H01M2/0275 , H01M2/365 , H01M10/647 , H01M2220/30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袋形壳,该袋形壳包括:袋形的本体部,具有收容电极组件的内部空间;及注入部,从上述本体部延伸,而向上述内部空间引导电解液,上述注入部形成为折皱成Z字形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