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
    1.
    发明公开
    端子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490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80068291.6

    申请日:2021-11-24

    Abstract: 端子(1)具备:基座部件(10),具有端子插入孔(111);和筒状的弹簧部件(20),收容于端子插入孔,弹簧部件包括:第一环状部(21),与端子插入孔的内周面接触;多个弹簧片(26),从第一环状部朝向端子插入孔的入口(E)侧突出;第二环状部(22),与端子插入孔的内周面接触,并且配置在比第一环状部靠端子插入孔的里侧;多个弹簧片(27),从第二环状部朝向端子插入孔的入口(E)侧突出;以及第一连结部(24),连结第一及第二环状部,弹簧片(26、27)分别具有作为自由端的前端部(262、272),并且以接近中心轴(CA)的方式倾斜。

    供电连接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14754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480068260.0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供电连接器,与电动机械的受电侧连接器连接,用于向电动机械供给电力,具备:筒状壳体,具有在中心轴线方向的前端开口的前端开口部和具有形成在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后端的开口孔的后端部;连接器主体,收容于上述筒状壳体内且能够沿上述中心轴线方向滑动;操作杆部,具有配置在上述筒状壳体内的第一端和从上述开口孔向外侧突出并且位于相比上述筒状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靠内侧的位置的第二端,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上述筒状壳体;连杆机构,与上述连接器主体以及上述操作杆部直接连结,将上述操作杆部的转动运动转换为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手柄部,与上述筒状壳体设置为一体,并沿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上述操作杆部的上述第二端在上述操作杆部的转动运动时始终配置于上述筒状壳体的上述后端。

    供电连接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349200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080011188.X

    申请日:2010-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44 H01R13/6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连接器。该供电连接器具备:具有前端开口部的筒状壳体;被连接器主体,该连接器主体收纳于上述筒状壳体内,且设置成沿上述筒状壳体的中心轴线方向滑动自如的连接器主体;以及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对上述连接器主体进行操作而使其沿着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滑动的操作机构进行操作,上述操作机构具备:至少第一端突出到上述筒状壳体的外侧,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上述筒状壳体的操作杆;以及将因上述第一端的移动而产生的上述操作杆的转动力转换成仅沿上述筒状壳体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力的转换机构,上述操作杆的上述第一端的移动方向与伴随上述操作杆的转动的上述连接器主体的移动方向一致。

    供电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49200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80011188.X

    申请日:2010-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44 H01R13/62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电连接器。该供电连接器具备:具有前端开口部的筒状壳体;被连接器主体,该连接器主体收纳于上述筒状壳体内,且设置成沿上述筒状壳体的中心轴线方向滑动自如的连接器主体;以及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对上述连接器主体进行操作而使其沿着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滑动的操作机构进行操作,上述操作机构具备:至少第一端突出到上述筒状壳体的外侧,且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轴支承于上述筒状壳体的操作杆;以及将因上述第一端的移动而产生的上述操作杆的转动力转换成仅沿上述筒状壳体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力的转换机构,上述操作杆的上述第一端的移动方向与伴随上述操作杆的转动的上述连接器主体的移动方向一致。

    端子及带线缆的供电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51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80078237.5

    申请日:2020-11-25

    Abstract: 端子具备:端子主体部,其在内部形成有制冷剂流路;以及端子接触部,其从端子主体部向前方突出,端子主体部具备向侧方突出的端子扩张部,端子扩张部与端子主体部一体成型,在端子扩张部设置有用于连接冷却管的制冷剂流路的流入口及流出口,制冷剂流路的流入口及流出口相对于端子接触部而言朝向后方开口。

    自立型干式终端连接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99627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0910145626.0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式终端连接部,用于连接用于配电的电缆,其中,包括:挠性的绝缘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具有从上述第一端部向上述第二端部打开的孔部;端子部,与插入到上述孔部中的上述电缆的导体连接,与上述绝缘层一体地设置,并从上述第二端部向外部抽出;挠性的应力锥,具有能够插通覆盖上述导体的绝缘体和上述导体的圆筒形状,与上述孔部一体地设置,并向上述孔部的内侧露出;树脂管,从上述第一端部向上述第二端部以不贯通上述第二端部的方式沿着上述绝缘层一体地延伸,具有使上述绝缘层自立的刚性;和连接管,连接上述树脂管和上述端子部。

    供电连接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14754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480068260.0

    申请日:2014-1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供电连接器,与电动机械的受电侧连接器连接,用于向电动机械供给电力,具备:筒状壳体,具有在中心轴线方向的前端开口的前端开口部和具有形成在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后端的开口孔的后端部;连接器主体,收容于上述筒状壳体内且能够沿上述中心轴线方向滑动;操作杆部,具有配置在上述筒状壳体内的第一端和从上述开口孔向外侧突出并且位于相比上述筒状壳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靠内侧的位置的第二端,能够转动地支承于上述筒状壳体;连杆机构,与上述连接器主体以及上述操作杆部直接连结,将上述操作杆部的转动运动转换为上述连接器主体的上述中心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手柄部,与上述筒状壳体设置为一体,并沿与上述中心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另外,上述操作杆部的上述第二端在上述操作杆部的转动运动时始终配置于上述筒状壳体的上述后端。

    自立型干式终端连接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599627A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910145626.0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式终端连接部,用于连接用于配电的电缆,其中,包括:挠性的绝缘层,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并具有从上述第一端部向上述第二端部打开的孔部;端子部,与插入到上述孔部中的上述电缆的导体连接,与上述绝缘层一体地设置,并从上述第二端部向外部抽出;挠性的应力锥,具有能够插通覆盖上述导体的绝缘体和上述导体的圆筒形状,与上述孔部一体地设置,并向上述孔部的内侧露出;树脂管,从上述第一端部向上述第二端部以不贯通上述第二端部的方式沿着上述绝缘层一体地延伸,具有使上述绝缘层自立的刚性;和连接管,连接上述树脂管和上述端子部。

    电动车用供电连接器
    9.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2350513S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30419153.1

    申请日:2012-09-03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电动车用供电连接器。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电动车的供电连接。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的设计。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者照片:立体图1。

    电动车用充电连接器
    10.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1552562S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30567052.X

    申请日:2010-10-15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涉及的产品是电动车用充电连接器。2.本外观设计涉及的产品用于电动车电池的充电连接。3.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指定立体图1为代表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