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制造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70173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180021510.1

    申请日:2011-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B29C43/18 Y10T29/49117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线束的方法和一种线束,从而热塑性材料形成形状维持部件或用于覆盖电线的覆盖部件,并且不发生热塑性材料的不期望的变形和热塑性材料的分离。电线(91)的预定部分被安装在第一下部保持工具(11a)上,以便被第一模制体(931)和第二模制体(932)夹在中间。在将第一模制体(931)和第二模制体(932)放置的状态下,通过使用设有加热装置的第一下部模具(21a)和第一上部模具(22a)挤压在第一下部保持工具(11a)上的第一模制体(931)和第二模制体(932),第一模制体(931)和第二模制体(932)被挤压的同时被加热,并且电线(91)的预定部分的外围被第一模制体(931)和第二模制体(932)覆盖,并且第一模制体(931)和第二模制体(932)的接触表面被熔接在一起。之后,从第一上部模具(22a)和第一下部模具(21a)移除电线已经被第一模制体(931)和第二模制体(932)覆盖的预定部分而将其安装在第一下部保持工具(11a)的顶侧上。

    带保护部件的电线及带保护部件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896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443170.3

    申请日:2011-12-27

    Inventor: 村田敦 高田裕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保护部件的电线及带保护部件的电线的制造方法,用无纺材料覆盖电线时,可兼顾无纺材料之间的接合强度的提高及无纺材料的柔软性的确保,带保护部件的电线(10)具有:电线(12);保护部件,其通过在无纺材料(22)覆盖上述电线的状态下进行热压而形成,其中上述无纺材料含有主体纤维及熔点比上述主体纤维的熔点低的粘合剂。无纺材料(22)的至少一部分附着有熔点比上述主体纤维的熔点低的接合用粘合剂(28),在通过上述接合用粘合剂(28)与上述无纺材料接合的状态下,保护部件覆盖电线(12)。

    连接器结构体及连接器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6589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1862.2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阴连接器结构体(10)具备:屏蔽电线(11),其通过用编织线(14)将包覆电线(13)的外周包围而成,包覆电线(13)通过将芯线(16)的外周用绝缘包覆部(17)包围而构成;阴端子(18),具有与芯线(16)连接的线筒(22),并且具有与线筒(22)相连并与对方侧端子连接的连接筒部(23);绝缘性的介电体(19),至少将阴端子(18)中连接筒部(23)的外周包围;后外导体(33),具有与编织线(14)电连接的屏蔽连接部(35),并且具有从外方压接于至少介电体(19)的一部分的介电体压接部(37);以及前外导体(34),具有将介电体(19)的外周包围的前筒部(38),并且具有从外方卡止于至少介电体压接部(37)的一部分的后外导体卡止部(39)。

    连接器结构体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96584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3350.X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阴连接器结构体(10)具备:包覆电线(13)的外周由编织线(14)包围的屏蔽电线(11),包覆电线(13)通过将芯线(16)的外周用绝缘包覆部(17)包围而构成;阴端子(18),具有与芯线(16)连接的线筒(22),并且具有与线筒(22)相连并与对方端子连接的连接筒部(23);绝缘性的介电体(19),至少将阴端子(18)中连接筒部(23)的外周包围;以及外导体(20),具有与编织线(14)电连接的屏蔽连接部(35),并且至少将从编织线(14)露出的包覆电线(13)包围,在外导体(20)中与从编织线(14)露出的包覆电线(13)对应的部分,形成有突出部(40)且外导体(20)的外表面不向外导体(20)的径向的内方凹陷,突出部(40)的外导体(20)的内表面比其他部分向外导体(20)的径向的内方突出。

    带端子的屏蔽电线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352537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80014815.1

    申请日:2018-02-19

    Abstract: 一种带端子的屏蔽电线(12),具备:屏蔽电线(10),其在电线(13)与外包覆层(15)之间夹着编织线(14),在编织线(14)设置有折回部(18),折回部(18)通过从外包覆层(15)的末端露出的编织线(14)朝向外包覆层(15)折回而构成;金属制的套筒(19),其在屏蔽电线(10)的径向上位于折回部(18)的内侧,且压接于外包覆层(15)的外表面;以及端子(11),其具有筒(30),筒(30)在压接于折回部(18)的外表面的状态下与套筒(19)之间夹持折回部(18),在筒(30)的在屏蔽电线(10)的轴线方向上比套筒(19)的后端部靠后方的位置形成有突出部(32),突出部(32)向屏蔽电线(10)的径向内方突出。

    连接器结构体及连接器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6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80083361.8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阴连接器结构体(10)具备:屏蔽电线(11),其通过由编织线(14)将包覆电线(13)的外周包围而得,包覆电线(13)通过将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芯线(16)的外周由绝缘包覆部(17)包围而构成;阴端子(18),具有与芯线(16)连接的线筒(22),并且具有与线筒(22)相连并与对方端子连接的连接筒部(23);绝缘性的介电体(19),至少将阴端子(18)中连接筒部(23)的外周包围;前外导体(34),具有将介电体(19)的外周包围的前筒部(38),并且具有卡止于至少介电体(19)的一部分的介电体卡止部(39);以及后外导体(33),具有将从编织线(14)露出的包覆电线(13)的外周包围的后筒部(36),且具有从外方压接于编织线(14)的屏蔽压接部(35),并且具有从外方压接于介电体卡止部(39)的前外导体压接部(37)。

    连接器结构体及连接器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6590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80083361.8

    申请日:2019-12-03

    Abstract: 阴连接器结构体(10)具备:屏蔽电线(11),其通过由编织线(14)将包覆电线(13)的外周包围而得,包覆电线(13)通过将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芯线(16)的外周由绝缘包覆部(17)包围而构成;阴端子(18),具有与芯线(16)连接的线筒(22),并且具有与线筒(22)相连并与对方端子连接的连接筒部(23);绝缘性的介电体(19),至少将阴端子(18)中连接筒部(23)的外周包围;前外导体(34),具有将介电体(19)的外周包围的前筒部(38),并且具有卡止于至少介电体(19)的一部分的介电体卡止部(39);以及后外导体(33),具有将从编织线(14)露出的包覆电线(13)的外周包围的后筒部(36),且具有从外方压接于编织线(14)的屏蔽压接部(35),并且具有从外方压接于介电体卡止部(39)的前外导体压接部(37)。

    电线的压接结构及屏蔽导电路径

    公开(公告)号:CN11099898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80049110.3

    申请日:2018-07-10

    Abstract: 实现电线和压接部的固装强度的提高。构成屏蔽电线(11)的连接结构的压接部(25)具备:基板部(30),其以沿着屏蔽电线(11)的外周的方式配置;第1紧固部(31),其从基板部(30)的一方侧缘部向屏蔽电线(11)的周向呈悬臂状延伸,以将屏蔽电线(11)的外周包围的方式紧固;第2紧固部(36),其从基板部(30)的另一方侧缘部在周向上向与第1紧固部(31)相反的方向呈悬臂状延伸,以将屏蔽电线(11)的外周包围的方式紧固;以及限制部(46),其以沿着屏蔽电线(11)的外周的方式配置,使第1紧固部(31)的第1卡止部(34)和第2紧固部(36)的第2卡止部(39)在周向上互为反向地卡止于限制部(46)。

Patent Agency Ranking